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福利院儿童朋辈关系的探究——以某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高巍
作者投稿
2011-08-29

摘要:儿童福利院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无论是政府的支持还是社会各界的资助更多的是着重对儿童福利院的硬件改善上面,希望通过对儿童福利院硬件设施的升级和完善,缺乏对儿童之间关系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以某市儿童福利院为例,抽取福利院“大家庭”里兄弟姐妹感情的缺失和同辈关系难梳理的问题这一问题作实务探究,并力求在此实务的基础上探究成因,进而从成因出发构架出改善这种状况途径,探讨如何去寻找更能够使得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照顾模式。

关键字:儿童福利院  儿童  朋辈关系

 

     儿童福利院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无论是政府的支持还是社会各界的资助更多的是着重对儿童福利院的硬件改善上面,希望通过对儿童福利院硬件设施的升级和完善,进而实现对他们肢体的治疗和康复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福利院的儿童获得福祉。以某市儿童福利院为例,这里的硬件设施和各种配备上都让笔者感受到了我国福利事业的发展,但是放眼我国目前福利事业笔者发现在物质方面繁荣的同时伴随的是精神和心理介入的缺失。特别是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由于介入的不够全面不够完善,使得福利院的青少年儿童表现出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特性,比如社会性的失衡、习惯的冷漠和同辈群体之间关系淡漠,以及与人交往能力欠缺、自私自我等问题。本文从中抽取福利院“大家庭”里兄弟姐妹感情的缺失和同辈关系难梳理的问题这一问题作出实务探究,并力求在此实务的基础上探究成因,进而从成因出发构架出改善这种状况途径,探讨如何去寻找更能够使得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照顾模式。

(一)专业小组开展带来的问题发现  

    实践是在出发到达福利院前就开始准备的,在查找资料和自我想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的背景下,对了解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青少年的基础上制订了小组计划书,以游戏性成长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对孩子一些问题的影响、改变和帮助。

在福利院真正开展实践的工作是以工作人员角色体验来进行的,笔者的专业小组计划书在笔者第一天到来接受任务与教育科科长交流工作安排时,小组的活动方式虽然得到了他专业性很强的赞叹,但也毫不掩饰的告诉笔者小组工作在这群服务对象中不能实现的论断。笔者不相信,力求争取,最终得到的时先在接触中寻找介入点。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笔者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去接近、观察、了解他们,也终于理解了科长给与笔者的论断,至少在笔者实践的这短短时间内想要用专业的小组社会工作对这群服务对象里的每位服务对象进行帮助时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在笔者观察和不断地讨论中发现,这群服务对象中存在以下短时间不可能改变的因素是不允许笔者开展专业小组工作的,因素分析如下:

由小组的规模进行分析。

    一个小组成员的多少将会影响到小组的互动、结构和发展进程。福利院需要笔者服务的教育科有40多位成员,依据实际和笔者的服务人员的人数只能分两个小组来进行,这就出现了小组规模太大,人均参与团体互动的机会递减,人际互动关系和合作的复杂性、冲突和困难递增。小组内很难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

由小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来分析。

    同质性与异质性是对从小组成员之间共性与差异性的概括。专业上的实践表现为具有同质性的小组更容易产生正面的认同,加快凝聚力的形成,适当的异质性可以刺激团队的活力,让团队看到选择性。同质性和异质性的主要原则是根据组内服务对象共同的问题、社会文化和背景、年龄、兴趣、特征和态度组成团队。在不复杂分析那些主观的心理、行为原则外,仅仅是由年龄来分析也不能够符合小组内多同质性和异质性适当存在的需求。其中年龄看似简单,实质却非常根本,不容忽视。年龄相仿通常能提高彼此的吸引力和表达的自由度,而且越是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越显得突出。福利院中形成的两个小组,无论怎么协调,综合分析所产生的结果还是小组内成员年龄差距太大,包括最大初中三年级和最小小学一年级的成员,并且有两个年龄稍小的女孩是有智力问题的,小组内开展活动很难做到吸引全部组员的投入。把一年级的小孩子放在初中年级的组员里面,即使他们间不存在隔离,小点的孩子在热闹游戏的兴奋后对于感情的分享没有任何反应,在笔者见到小组的目的和意义时也是一脸的漠然,纪律性和自制性都不能达到笔者的小组要求,有时观察员的记录都感觉小点的孩子在小组活动中犹如置身荒岛,毫无共同语言。

由小组的凝聚力来分析。

    小组凝聚力表明着小组内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与成员对团体的吸引、认同和从属,一个团体的凝聚力越强,它对成员的影响就越大,他实现目标的努力就越有效。

    例如小组在分组时把智力有点缺陷的M分到了的小组,组内成员都不能够接受她,会想尽办法把她拜托,不让她参加共同完成的小组任务,M自然是不愿意找工作人员反应,在笔者小组讲求合作一致努力的劝说下勉强接受,但也不能够真正做到在游戏中对M的接受,还是把其排除在外。还有其他小组中体现出的由于性别不同、性格不同而造成的较低的凝聚力,很明显的在共同完成小组任务时不能达到专业中要求的标准。

    既然笔者作为服务者,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服务对象服务,一切依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主,笔者刨除自身专业上的种种要求和限制,尽力的来完成带给组员开心和一点点影响与思考的目的,而把自身来实践要求的专业目的放于次位。

(二)检讨专业小组失败过程中对同辈关系的思考

    小组工作在福利院服务对象中的失败给了笔者一点点的遗憾和挫败感,但笔者在检讨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是带给笔者更多的思考服务方向的努力探索。即为服务者就是要做到无论在何情境中都要做到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主,尽力为服务对象的需求来满足。笔者改变了专业的小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以辅助教育科老师的工作为主,但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受训社工在这个特殊群体中工作应该做出来的与普通工作人员不同的地方,笔者更多的是在服务过程中用心的去与他们交流、观察来尽力做到对每一个孩子的服务都是符合自身需求的,而不再是一对多的统一管理,只讲求同质性而完全忽略异质性。在此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始终记得把每天观察和接触的所得一起与队友讨论,在谈论中去检讨服务对象更多与专业小组不匹配和那些存在匹配与可操作性。在这个不断总结与提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最重要的一个现象,也是笔者在没真正接触了解服务对象前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他们之间同辈关系的变现。

    仔细的分析笔者之前所完成的小组计划书,笔者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的,年龄和性别都在尽力的去以跟适合中间群体但也不边缘任何人的基础上完成的,但在失败的分析中才发现笔者把他们的关系和其间的向心力、凝聚力想象的太过于理想化了。在进入福利院之前,笔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作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由于这里的孩子成长环境具有同质性(即都有过失去亲人的痛苦回忆),而且之后又都是共同生活在福利院,他们一定会团结友爱、相互照顾,大的是哥哥姐姐,小的是弟弟妹妹,在福利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可是在真正的接触中笔者看到了这样几种现象,有些费解但更多的是心酸,这是在家庭中对兄弟姐妹间感情的漠然。

    首先,院内儿童相互间的称呼。在笔者的成长生活经验中,笔者仅有的集体生活是和笔者的同学,但真正意义上像福利院孩子一样与自己同辈群体朝夕相处是在住校的生活中,笔者总是喜欢按照年龄的顺序摆列,以姐妹之称来代替。福利院孩子间对自己同辈群体的称呼完全是刨除笔者想要他们追求的兄弟姐妹之情的,他们无论大小一律直呼姓名,想象一个78岁的小孩子直呼一个178岁的孩子的姓名,关键是在一定意义上的家庭中。想象中那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亲情与温馨完全不见。

    其次,在福利院大家庭的生活中几乎很少看到大帮小的温馨场面,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他们有太强的自我性与隔离性,你就是你、我即是我,大家一样的去做所有的事情,年龄无论大小都会做同样的事情,执行同样的劳动,不谈帮助,连合作都极少。78岁的孩子努力擦地板的艰辛那些日日生活在一起的“哥哥姐姐”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做不好更会引起责骂。但是没有以大欺小的吵闹,但那种冷漠与隔离是更让人担心的事情。

    再次,在走出福利院大家庭的学校生活中缺乏归属性与向心力。试想你的弟弟妹妹受欺负你的表现,你就会更加的认为这群孩子在福利院中对于同辈群体是没有兄弟姐妹之情概念的。听院长和里面的老师都很心酸的讲起,他们同在一起上学时,其中一个遭到欺负,其余的院里孩子的漠然是让她们觉得心疼的。不是要求他们帮助打架,可是劝说时很正常的事情,可连这个都不存在的话,笔者都觉得是不可理解却又不知怎么言说的难过。

(三)兄弟姐妹感情缺失的原因分析

    兄弟姐妹间感情的缺失让笔者明白为什么在这个原本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形形色色不同的变现,也在福利院工作人员对此问题变现难过和困难的表情中明白笔者自己肩上应该有的压力,笔者要在自己专业素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去努力探究这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总是先要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一个问题的产生总是在并非短期的时间内有着千丝万缕的因素影响,笔者社会工作在对服务对象行为的分析中总是喜欢分析生活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生理环境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多的倾向于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产生的各种影响之上。

1、缺乏早期的家庭教育。

    不论在任何社会中, 家庭始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 一方面童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中正是家庭承担着社会化的重任, 儿童也正是在家庭里建立起其最初的亲密感情联系, 开始学习社会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化场所,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一种紧密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儿童在家中可以不知不觉地学会谦让、孝敬、责任、回报、权利与义务等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 但是福利院的孩子却在很大程度上缺少这一环, 家庭氛围的缺乏成为他们以后社会化过程的巨大障碍。福利院的工作重心是养重于教让孩子吃饱穿暖、能够安全顺利地长大, 不再出什么令人操心的大事情, 不走向危害社会的道路,是工作人员的普遍心态。福利院的孩子与工作人员阿姨、叔叔的关系却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关系。福利院工作人员所承担的是母亲似母亲或父亲似父亲的职能, 悉心地照顾着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工作人员与孩子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这点孩子们在市区父母后对此有着很深的芥蒂, 因而在情感上两者之间很难产生一种共鸣。加之福利院工作人员由于待遇问题而造成的流动性较大, 使他们很难与儿童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 因而要培养出象家庭里的那种亲密而自然的亲子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2、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创伤经历,缺乏家庭关爱。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个体早期经验影响甚至决定个体当前行为,因此由于家庭环境方面的不健全容易给其性格和行为方式带来负面影响。亲子间的正常接触和交流, 可以缓解青少年的恐惧焦虑, 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 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育, 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 孩子从小就缺少温暖和爱, 他们的心情处于紧张、焦虑、恐惧之中, 惶惶不可终日, 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他们不愿意受伦理道德的约束, 富于攻击性。在福利院的孩子,尽管福利院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但是由于人员和资源的限制,还是停留在一对多的照顾模式上,现在实行的结对父母也是形势大于实质。当然,事情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至少它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够与朝夕相处的同辈群体建立起亲密的感情,必将走向另一个相反的方向。

    在独生子女占主导的社会下也越来越多的人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行为模式下,使得这些儿童在与同辈群体相处的过程中很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这就使得福利院儿童在相处过程中很难建立起彼此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同辈群体之间感情淡漠。

(四)增进福利院儿童同辈群体之间互动和信任的建议

    首先,根据儿童形成当前彼此之间关系冷漠的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应当在整个大环境上为福利院儿童提供一个更为温馨充满关爱的环境,可以尝试将福利院模式和家庭寄养模式等进行结合,从而满足福利院儿童对于家庭关爱的渴求。

    其次,通过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小组,诸如可以通过开展信任背摔等一系列旨在增进团队成员协作信任为目的的游戏,通过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以及游戏之后的分享来增强这种互动和感情。

    第三,倡导加强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方式,采取精神分析疗法如沙盘治疗来对福利院儿童进行创伤治疗,从而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福利院儿童的心理障碍。

最后,可以通过行为主义疗法,通过改善福利院儿童的行为方式来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在具体实施落实上,可以通过对一些奖惩措施来进行正强化和负强化来实现。还要通过直接学习以及模仿等方式进行改善诸如可以从日常称呼上入手,彼此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而不是直呼其名。

以上是笔者关于如何增进福利院儿童朋辈群体之间感情的一些建议,若实施得当,相信不仅会改善每一个个体的状况,也能增进整个福利院儿童彼此之间的互动以及改善整个福利院环境。

 

文章来源:作者投稿

 

中国社会学网 www.sociology.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