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经济发展了,民生怎么还出现了问题?
杨桂宏
作者投稿
2011-09-08

 

民生,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是民众的生计。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甚至被称为奇迹,成为中外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甚至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可谓不大,GDP总量也达到世界第二,怎么中国的老百姓的民生还成为了问题呢?

民生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到国务院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不同领域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到网络媒体的舆情民意;从官员政绩考核标准的变化,到民众的切身体会都说明了这一点。对此,社会各界没有争论,而且针对具体的民生问题都在研究对策和开具药方,很有点当年胡适先生提出的“多研究点问题,少谈点主义”的味道。但事实是,问题越研究越多,民生越来越维艰。医疗改革研究了这些年,也改革这些年,最后结论是失败。教育改革了这些年,研究了这些年,事实是从幼儿园起孩子就开始背负起高考的重任,择校之风遍布全国。虽然能够吃得饱,但是却没有什么是能够放心吃的了。就业市场化,每个人都有自由择业的机会,但是事实是自由是有了,就业的机会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说到社会保障吧,改革了这些年,还是碎片化严重。也许有人会说,不要抱怨,不要愤青,不要挑剔,要给政府、给社会时间,给他们试错的机会。不错,对于一个新生的转型社会,其复杂程度不是社会个体所能够想像得到的。正式抱着对中国社会复杂程度的这种敬畏态度,社会的大多数还是相信政府,相信社会的集体力量,还是对这个社会充满希望。

说到具体的民生问题,各个领域,不同学科都在从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着专业、细致地研究。本文对此不作过多的涉入,但却对大家都没有讨论的问题非常感兴趣,那就是为什么经济蛋糕做大了,民生还成为了问题。

民生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早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就有出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谈到的民生,责任不在政府,而在百姓自身,“勤则不匮”。那么是今天的百姓不勤了吗?我们看看现实:先从中国农村说起吧。农村中的老年人,他们没有社保,老年,儿女自顾不暇,他们的生计怎样解决呢?基本上是在自己还能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没有退休一说,一直到不能为而止。当他们身体好些时,要照顾孙辈,因为子辈基本上都在外地打工。当孙辈慢慢大了,自己也老了,但是也很难得到家庭的照顾。因为农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了。养老问题就是农村的一大民生问题。大多数农村无助的老人都是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不可谓“不勤”,但却不能解决自己的生计。农村中生活的中年一代,他们大多是有独生子女的一代,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女生活的好一点,他们极尽所能。子女有出息考上大学的,他们用尽所有积蓄,为子女能够在城市立稳脚跟,他们不得不付出比城市父母更大的代价。子女留在家里的,基本上都是为他们修好新房,备齐所有的现代电器,基本上也是花去大半生的积蓄甚至负债才能如愿。按理说,年轻人真幸福,他们一成家,什么都有了,也应该满足了吧,其实不尽然。他们的人生路不在于父辈给他们创下了多少维持生计的家业,而是他们自身的就业。大体来看,流动到城市的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以蚁族身份生存的是一大部分;流动到城市以农民工身份生存是没有考上大学的那一批。这两个人群的民生问题突出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也不可谓“不勤”。但为什么也没有解决自己的生计,反而成为啃老、甚或是城市里的“问题”一族呢?

对比一下传统的农村社会与现在农村社会,为什么现在的民生问题如此突出。在我国工业化浪潮还没有大范围地席卷农村的时候,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生活虽然不宽裕,但由于家庭和集体保障功能从实际效果来讲要比现在强,尤其是情感归属上,而这一点也恰恰是社会保障的安全功能。从教育、医疗这些方面来看,虽然从硬件和水平来讲也许不如现在,但在经济理性还没有完全占据人的思想时候,这些公益事业给百姓的感觉是安全和可靠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公共资源的机会是相对均等的。农村社会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系统,虽然也还是向国家缴税。但是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中,资源、机会与人员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能够自我安全运行。毛泽东当年讲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在某种程度上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当上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农村中的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动到城市。农村由相对封闭的系统到大量劳动力外流,独立的系统被打破。工业化和城市化像两辆大的“淘汰机”,源源不断的从农村把优质劳动力资源吸纳到城市,而把工业化和城市化淘汰掉的老弱病残又全部反回给农村。由此来看,农村的民生问题,不是民不勤而致,恰恰是大的社会流动,而且是剥掠性的社会流动而造成的。

我们顺着这个思路来看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剥夺了农村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土地和优质劳动力资源,那么是不是城市的就没有民生问题了?我们再看看城市中的众生相:从城市里的孩子(就业以前)说起吧。现在城市里的小孩按理说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群了,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独特的一、二、四家庭结构,按照经济学的原理,稀缺就是资源。因此小孩对于成人来讲就是稀缺,6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应该是得到关爱最多的一代。但是我们看看自己周边的孩子,就知道他们小小年纪背负的是什么了?他们有的是物质上的富裕,但真正缺少的确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哪里来的幸福可言?再看就业的年轻人(未成家的),他们的人生履历表进程越来越向后推,尽管也有主观原因,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是迫于城市的住房、教育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使他们不敢面对现实而造成的。三口之家的父母大多经过多年的奋斗,积累了自己在城市生活的基础成本,但是压力依然。工作上要面临逐步被淘汰危机,同时还要承担育幼养老的责任。再说退了休的吧,他们没有来自工作的压力,孩子也基本成家,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吧。但是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也很大。他们是低工资为国家做贡献的一代,但却没有享受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果的一代。总体来看城市市民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与农村相比,似乎要更快、更大一些。从小升初的儿童比国务院总理还忙,到白领的过劳死;从背负房贷的普通工薪一族省吃俭用、拼死拼活,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付各种关系、考核、检查而疲于奔命。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不能说“不勤”,但是他们从自身来讲,生计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从字面意义上的生计来看,似乎这种说法不成立。现在大部分人都能吃饱穿暖,怎么生计还有问题了呢?其实并不尽然。生计一词其基本意思是维持生存和生活状态。但是从古代到现代,维持生计的手段、方式和工具的变化,导致生计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在自给自足的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会,民众维持生计的手段主要靠男耕女织的辛勤劳动,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同时也担负着对下一代的伦理教育和技能教育。社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通过家庭这一社会初级群体基本就能够完成。而现代社会不同,家庭不再是社会个体的就业单位,个体要想在现代社会获得生存能力,不得不通过社会化的教育来获取。因此,教育问题就是现代社会最为基本的民生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就业分工的细密,就业的社会化也成为必然,其所面临的失业风险,工伤风险、老年等风险等促成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想能够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离开社会这个大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现代社会的生计,决不仅仅是生存和生活状态,还包括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在现代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即使社会个体经济富裕,其民生问题也不是迎刃而解的。因此,现代社会民生问题不再是社会个体“勤”就能够解决的了的,必需要社会作出总体安排。因为现代社会不仅仅是解决如何以最低成本最先进技术生产出合格现代的工业产品,也还要解决如何生产和维持适应不同岗位的具有现代理性的社会个体,这也就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化。只有每个个体能够各就其位,各得其所,这样的社会才是有序的。 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这些年,我们用在如何以最低成本、最先进技术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现代工业产品的力气太多了,而没有解决和关注后一方面的问题,更没有考虑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整个社会系统和社会架构的转变,因此才会积累下如此多的民生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民生问题不是社会个体勤则不匮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的制度框架设计问题,以及其设计是否考虑到每个社会个体的民生需求。

 

作者简介:杨桂宏(1972-),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满族,女,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文章来源:作者投稿

 

中国社会学网 www.sociology.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