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社会政策为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江治强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20日(第224期)
2011-10-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发展社会福利作为重要战略支点,既要使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又要通过增进社会福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内生动力。

 

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

 

1995年,中央在“九五”计划建议中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我国实际出发,将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比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和宽泛。根据中央文件的提法和有关研究,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指促进经济发展从落后的、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向高效的、合理的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往往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的变化。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投入、高消耗,没有摆脱技术优势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增长模式粗放的问题。如果说这样的发展模式利用了我国劳动力低廉,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国内市场尚未饱和等优势,随着后工业化、全球化迅猛发展,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双重压力不断加剧,过去的比较优势逐渐耗尽和减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将面临严峻挑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出一条增长与发展相协调,具有发展后劲的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战略抉择。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须社会政策协同

 

虽然目前经济发展方式不太适应资源、环境约束和社会发展要求,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和条件还有很多。

 

一是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仍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潜在的人力资本大国,过去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优势,如果能够妥善应对“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终结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行压力,把提升劳动力素质放在首位,加强劳动者就业保护和职业投资与扶持,必将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优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大幅度提升人口素质已是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

 

二是与近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相联系,中国过去依靠扩大投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降低了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并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如果能够积极适应工业化中后阶段工业贡献率逐步下降的趋势,变压力为动力,整合和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使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和升级。

 

三是目前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倍,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广大中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普遍较高,有着巨大的消费意愿。如果有效实施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的内需战略,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必将极大地扩大社会即期消费、稳定社会消费预期,出口、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经济的局面就能形成。

 

四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已刻不容缓。如果能把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一个能创造产值的产业来规划和发展,积极引导和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增强社会养老服务功能,对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所起的作用将是巨大的。

 

五是我国的发展理念正在由如何“做大蛋糕”向如何“分配蛋糕”转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在深入贯彻,这是执政和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创新。如果能够坚持分配正义原则,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创造一个稳定而有规模的中产阶层,使经济方式转变带来的社会成本最小化,并使之在不同社会成员中合理分担,确保不同阶层群众共享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不难形成良好的社会基础。

 

正是上述基础和条件,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巨大潜力,但要把优势和条件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济发展方式不持续,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缺乏社会政策的协同,过于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弱化了社会发展指标,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割裂。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不能仅局限于经济领域,需要从社会政策领域找着力点。

 

(作者单位: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