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重新思考公民与公共生活基于儒家立场和中国历史经验
姚中秋
《社会》2014年第3期
2014-08-21

  :重新思考公民与公共生活基于儒家立场和中国历史经验

  :姚中秋

  :《社会》2014年第3期

  :本文基于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儒家理念,重新思考公共生活与公民概念。在西方,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在理论中,公共生活的基本载体都是城邦,这是一个点状的政治共同体。不过,至少从尧舜开始,自觉的中国就呈现为超大规模的文明与政治共同体,由此也决定了中国的公共生活形态和公民身份与西方不同:中国存在着多中心、多层级的公共生活单元;所有人在不同层级上参与公共生活,多少都具有公民性;作为积极公民的古典君子或者儒家士君子的公民身份是多层次和可扩展的,是真正的国家公民。这一中国经验提醒我们,应该超越基于西方经验形成的关于公共生活和公民的地方性概念和理论,发展更为普遍的共同体、公共生活和公民理论。

关键字:公民 公共生活 儒学 君子

  重新思考公民与公共生活基于儒家立场和中国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