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提出的一个著名判断。瞿秋白赴俄实地考察报道十月革命,最早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文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革命问题,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地考察与传播十月革命真实情况。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0 年10 月16日,瞿秋白奔赴俄国实地考察,“向中国正确报道俄国情况”。瞿秋白在苏俄两年多,发表100多篇报道与文章,是中国知识分子“当时研究和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瞿秋白将赴俄途中的见闻结集为《饿乡纪程》,在莫斯科期间的所闻所思收入《赤都心史》,记录了他在苏俄的心路历程和学习苏俄革命的感悟。正如他所说:“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陈独秀曾对《赤都心史》如此评价:“国人对于新俄,誉之者以为天堂,毁之者视为地狱,此皆不知社会进化为何物者之观察。秋白此书出,必能去掉世人多少误解。”
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理论。1923年1月13日瞿秋白回国后,主编了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热血日报》等,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国际报告,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文章,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文献。他最早提出并阐明“实现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基本原则”,勇于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思潮进行斗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多次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提到瞿秋白时指出:“他是这里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
瞿秋白在中国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完整的理论体系”,“革命理论必须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瞿秋白根据俄国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编写了《现代社会学》,还译介了《列宁主义概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他编译了《无产阶级之哲学——唯物论》,毛泽东曾向刘少奇推荐此书:“瞿秋白曾有译本,我看过,还好。”
确定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的方针。瞿秋白是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策划武装斗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1925年,瞿秋白发文指出,应当准备自己的武力,组织统一的国民革命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以后,瞿秋白临危受命,主持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出了南昌八一起义,两湖、广东农工起义的最终决定。瞿秋白在八七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常委会作中国共产党新任务的报告,批判了右倾机会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实现挽救党、挽救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瞿秋白主持八七会议通过的《告全党党员书》提出,土地革命中农民自己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而共产党则应当“做这一运动的领袖”。瞿秋白起草的中共六大决议指出,建立工农革命军是决定新的革命高潮的主要动力之一,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更大发展的基础。毛泽东指出,关于中国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六大又作了一次答复。中国革命运动从此提出与践行“真正的民主集中制”。
首先提出“党的建设”概念。1933年8月7日,瞿秋白发文提出,不能只有“苏维埃建设”,而没有“党的建设”,要加强“党的建设”。首先,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瞿秋白指出,只有先进的革命理论所指导的政党,才能尽革命运动中先进的斗争者之责。在延安整风期间组织理论学习时,毛泽东推荐了瞿秋白编译的《无产阶级之哲学——唯物论》。
首倡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瞿秋白反对专断独行的封建家长制的不民主作风,认为这妨碍党员积极性的发挥。瞿秋白的这些意见得到中共五大的重视并被采纳,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指导原则写进了党章。曾经与瞿秋白共事的李维汉做过这样的评价:秋白“实行民主集中制,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尊重不同意见,讨论一致后作出决定”。
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瞿秋白对袁世凯的军阀统治下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尊孔复古逆流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呼吁“反对孔教,反对伦常,反对男尊女卑的谬论,反对矫揉造作的文言,反对一切宗法社会思想,才能为革命的中国露出真面目,为中国的社会思想放出有史以来绝未曾有的奇彩”。同时,瞿秋白反对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主张辩证地分析、区分、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瞿秋白还通过批评“欧化文艺”,以及人们对“欧风美雨”的过度期望,呼吁人们“不要再做华盛顿的黄粱美梦”。“新式的欧化文艺”站在大众之上企图去教育大众。瞿秋白倡导革命文艺的大众化。他为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起草的文件《苏维埃的文化革命》中,强调“革命的文化运动的大众化”,“为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服务”。这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
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纪念瞿秋白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尉健行指出:“瞿秋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理论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系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06月23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