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要有归属感 更要有幸福感——访安徽省省长王三运
张小溪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0日
2011-03-10

 

  王三运,1952年12月生,山东单县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2007年12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党组书记;2008年1月至今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央的精神、安徽省的部署已经明确,关键是进一步落实,特别是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用行动与成效来赢得群众。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两会”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了安徽省在“十二五”的工作计划。

  1 抓管理促和谐实现黄金发展

  “十二五”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请问安徽在这方面有何考虑?

  王三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进一步落实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前不久中央举办了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全国“两会”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点。从安徽来讲,“十二五”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只有做好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真正实现黄金发展。结合工作实际,我感到,必须努力做到“四个切实”。

  一是切实转变理念观念,真正确立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在发展观上,既要看到人民群众对加快发展的要求,又要看到人民群众对更多分享发展成果的需求。在政绩观上,既要关注发展指数的变化,又要关注幸福指数的提高。在管理观上,既要重视进行周全的管理,又要重视提供周到的服务。

  二是切实做到惠民利民,尤其是注重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安全感和稳定感。增强归属感,重点是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和避免弱势群体的边缘化倾向。增强安全感,不仅有生产的安全、生活的安全,还应当包括社会的安全,让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有一个较高的满意率。稳定感,不仅指整个社会生活要稳定,还有各项政策也要稳定,消除人民群众对政策、对政府、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增加群众的社会预期和安全预期。

  三是切实创新体制机制。当前最急迫、最根本的,就是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调控与社会协同互联、行政职能与自治功能互补、管理力量与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管理网络。我们在培育引导社会组织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社会组织由2005年的8854个增加到2010年的13960个,增长57.7%,吸纳就业29万人,特别是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行业、领域的611个调解组织,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有效的群众利益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特别是坚持“村排查、乡化解、县终结”三级调处工作制度,就地预防和吸附矛盾纠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2010年,全省调处矛盾纠纷27.58万件,调处成功率达97.8%。

  四是切实强化基层基础。社会管理抓得怎么样,终端显示在基层。但现在的情况是,基层社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与繁重复杂的任务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亟待加强。一是要加强基层机构的社会管理职能,把该由基层机构行使的社会管理权限,能下放的尽可能下放。比如我们两次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87项,并在150个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强化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极大地激活了市县、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二是要加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加强村委会、居委会建设,有效发挥它们在满足群众需求、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疏导群众情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基层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能力。

  2 做群众工作 走群众路线

  立场、观点、方法都要靠近群众,思想、感情、作风都要贴近群众,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据我们了解,您曾经说过要凭“四靠”做好群众工作,请问这“四靠”该怎样去落实?

  王三运:社会管理和创新的过程,是做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的过程,是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的过程。我们做社会管理工作,立场、观点、方法都要靠近群众,思想、感情、作风都要贴近群众,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一是靠为了群众去理解群众。只有真正的理解,才有真正的沟通;只有真正认识到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群众,才会更加小心、更加用心、更加耐心地去做好群众工作。比如我们建立健全了信访和网络问政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问必答、有答必果。2010年,对人民网网友在安徽省长留言栏目内留言的办结率达到99.6%,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我省实施的民生工程,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50多亿元,2011年还将投入388亿,共有33项,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在解决“生活难”方面,累计有400万困难群体得到补助;在解决“就业难”方面,累计有900万学生、农民享受免费教育培训;在解决“看病难”方面,累计有5600万城乡居民享受医疗保障。

  二是靠相信群众去宣传群众。只有相信群众,才会自觉地宣传群众;只有相信群众,才会把政策交给群众。工作中碰到复杂矛盾、棘手问题的时候,就应当把正确的主张、政府的意图、所做的工作,包括对群众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虑,原原本本地向群众交代清楚。比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开始阻力比较大,但我们尽量事先考虑了各个环节与可能出现的问题,注重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合理引导群众的心理预期,跟广大基层医护人员讲清楚、跟群众宣传说明白,从而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保证了改革在全省稳步推进。

  三是靠发动群众去团结群众。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创造奇迹、干成大事业。这些年,安徽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靠的就是充分调动和释放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求进、思富、图强的巨大能量。比如我们注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定重大决策措施都坚持把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法规、重大决策,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项目、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等,都坚持通过论证会、座谈会和向社会公示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力争作出为群众接受、拥护,能落实的正确决策,把政府的行为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是靠尊重群众去赢得群众。就是要敬畏人民,尊重群众。只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只有扑下身子为群众的期望服务,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才能在人民心中树起丰碑,得到群众的认可。这方面,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在省里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里,我们明确了6个方面、16项具体措施,体现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坚定决心和真诚态度。特别是要求各级严格执行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省及省直部门的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市县及其部门的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这些举措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3 办群众满意的教育

  建立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和机制,不断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促进教育公平,要靠教育改革。作为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安徽进行了哪些探索?

  王三运:我们抓教育工作,总的思路是“四个着力”:着力夯实教育基础,着力创新教育机制,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促进教育均衡。总的目标是“两个不断提高”: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现实基础和工作优势,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索推进了教育统筹综合改革。

  一是探索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以工程的理念抓教育,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高校和中职困难学生资助、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五项重点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强化组织领导、考核奖惩和投入保障,整体推进。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291亿元,占全部民生工程投入的34%。

  二是探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和培训等方面向农村倾斜。2010年全省义务教育保障资金36.41亿元,其中29.11亿元用于农村,约占80%。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地区、城市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构建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的机制。

  三是探索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紧紧围绕就业需求特别是皖江示范区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立了“两个机制、一个模式”: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合作机制、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校企一体办学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打造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品牌,4所中职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省财政增加职业教育专项投入1500万元,支持骨干职业院校建设。

  四是探索深化省级统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质量工程,建立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特色办学、多元发展的高等教育管理新机制,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建立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和机制,不断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4 改革要做到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

  通过改革来激发人的创造力、解放文化的生产力、释放产业的拉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题中要义。安徽的文化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请问安徽的文化体制改革有何特色?

  王三运:文化的发展繁荣,关键要靠“两个力”,就是市场竞争创造的活力、政府投入形成的推力。过去的体制下,市场“缺位”、政府“越位”,导致活力不足、推力分散,“两个力”都使不上劲。所以我们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的是市场化的取向,改变的是文化生产的模式,就是要通过改革来激发人的创造力、解放文化的生产力、释放产业的拉动力。主要做法是“三个全”。

  一是转企改制全领域推行。不管是出版、发行、电影生产发行放映,还是演艺院团、重点新闻网站,只要属于经营性文化单位,都坚定实施转企改制。共有401家文化单位注销事业法人,22000多人核销事业编制。同时,还将省直广电系统经营性资产、业务整合起来,成立了广电传媒产业集团。

  二是配套改革全方位跟进。力推“三局合一”,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机构总数减少124个,管理效率、效能得到提升。力行“两台合并”,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为新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也完成整合。

  三是保障措施全过程到位。省里制定出台20多个文件,形成鼓励支持改革的政策体系,明确提出改革成本要支付到位、遗留问题要解决到位、促进发展要支持到位。转企改制后,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对底子薄、包袱重的省属院团,不仅大幅提高演出补贴,每年还投入50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精品创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王三运:我们感到,改革确实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使全省文化发展呈现出事业产业两翼腾飞、主业辅业齐头并进、城市农村统筹联动的良好态势,而且有了“四个新突破”。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5年达30%以上,省属文化企业经营性资产由改革前不足30亿元增长到近300亿元。安徽出版集团、皖新传媒位列“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占据中国服务业500强出版发行类企业前两位。特别是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合肥、芜湖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马鞍山、淮南两个动漫产业集群,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芜湖方特动漫主题公园游客数和门票收入超过黄山、九华山。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全省提前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目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三馆”建设等加快推进。合肥大剧院等49个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安徽广电中心等32个大型文化设施正在建设。

  三是精品创作生产实现新突破。5年来,195部作品获得各类全国性大奖,涌现出电影《人民至上》、话剧《万世根本》、新编黄梅戏《雷雨》等一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江淮情”大型演出和“中国农民歌会”也成长为富有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

  四是文化“走出去”实现新突破。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到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由单纯版权贸易出口到文化产品实物出口、由文化贸易到在境外兴办实体的转变。安徽出版集团5年输出版权项目890种,是“十五”时期的7.7倍,并在俄罗斯兴建了印刷企业,在斯洛伐克建立了电子传媒产品生产基地。

  5 让农民工体面地工作 尊严地生活

  共同培植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精神关怀的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点。安徽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请问对关爱农民工、帮扶农民工,有哪些考虑和措施?

  王三运: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离开家乡、辛勤工作,成为“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基石,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徽是农民工大省,2010年,全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3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9%,其中跨省流动近900万人。我们更应该满怀感情地关爱他们,满怀热情地帮助他们。实践中,我们针对农民工的现实需求,采取了四条措施。

  一是帮助农民工解决权益保障的“燃眉之急”。强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清欠,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资应急周转金和工资卡发放三项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10年,全省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571件,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03亿元,涉及8.02万人。2006年以来已经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8.24亿元,涉及41万人。

  二是帮助农民工打破就业创业的“瓶颈制约”。加强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指导,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意见》,完善省内劳务合作机制,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2010年还特别安排皖江示范区与皖北地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组织3500多户企业与24万农民工直接对接,一次解决近10万农民工就业问题。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2008年以来建设了300个农民工创业园,吸引917个企业入园创业,吸纳5.6万人就业。2010年还对32.5万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是帮助农民工纾缓家庭后院的“后顾之忧”。农民工在外打工,最关心、最牵挂的就是留在家中的子女。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对农民工最大的关怀和帮助。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建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体系,计划用3年建设2万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并配备电视、电脑、电话和图书。大幅增加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去年安排农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2.95亿元,并拨付9900多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我们还努力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将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招生计划,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在父母身边学习成长。2010年拿出7000万元支持城市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

  四是帮助农民工构建温馨温暖的“精神家园”。 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生活无定所、精神无寄托、缺少归属感,在遇到不公、情绪波动、利益趋动的情况下,很容易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关爱农民工,既要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也要为他们构筑在城市的精神家园。我们一直比较关注这个问题,也出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比如我省合肥市从去年开始,专门为农民工建设集体宿舍,街道和社区对散居的租赁房实行统一管理服务,最近他们又出台了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的18条新政,在出行、就医、工资、住房等方面,全面对外来人员开绿灯,对长期在合肥就业的农民工允许全家落户,为农民工新建公租房18000套间。要求企业要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各自实际,拿出一定的经费新建娱乐文体设施,或组织农民工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

  关爱农民工,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城市如何对待和接纳农民工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统筹和政策设计,在为农民工提供相对集中的城市居所、加强面向农民工文化娱乐服务设施和产品等方面,继续作出不懈努力。同时,将广泛发挥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企业和用人单位、街道社区、社团组织的作用,共同培植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精神关怀的体系,让农民工不仅体面地劳动,而且尊严地生活,不仅有归属感,更有幸福感。(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70期8版“对话”文章之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