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温饱后公众诉求“升级”趋向
青连斌
人民论坛杂志
2012-09-18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由贫困达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以前那种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贫困状态,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已经一去不返。国人普遍贫穷,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大家的追求很简单:吃饱饭。在已经实现温饱后,国人的心态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又如何积极主动地引导这种变化朝着理性、文明、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温饱后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成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马克思认为,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一同发展起来的。人们的需要是靠发展生产来满足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们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提出更高的需要。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又会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比如吃、喝、住。二是安全需要,比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医疗保障和退休金等。三是社交的需要,人是需要友谊和群体归属感的,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四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具有内在的自尊心。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需要(如食物和住房)发展到复杂的需要(如自我实现)。当人的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开始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们持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当孩子向父母提出要买点什么东西时,父母常说的一个句话是:“你要那个东西干什么?能当饭吃吗?”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饭都吃不上、吃不饱的情况下,吃上饭、吃饱饭,这是最要紧的事情。因为这是人的需要中最起码的层次。但是,在已经能够吃饱饭,基本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的需求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人们开始追求享受。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凸显。因此,在当下的中国,尽管形形色色的饥民心态、饥民作风、饥民文化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人们从追求生存需求或生理需要的满足开始转向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性需求和精神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执政党和政府认真解决的现实课题。

  温饱后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求变化的一般规律,既同我国的实际相吻合,但又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国民需求变化的客观情况。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社交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再追求受人尊重的需要,最后才会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当温饱问题解决后,或者说生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后,国民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不同层次的需要都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且,在同一层次的需要中,不同的社会成员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总之,社会成员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就是吃和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吃法和讲究,穿着就更是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多样化的需求同社会的多元化密切相关,同温饱基本满足后社会成员多层次需求共时态共存也有关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比单纯满足人们温饱的需求要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需求,是摆在执政党和政府面前的又一个现实课题。

  温饱后的不满足感愈加强烈

  当一个人连饭都吃不上、吃不饱的时候,他的需求很简单,也容易满足,能够吃上饭就很满意了。但是,当一个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满足于吃饭穿衣这些单纯的生理需求时,不满足感将比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时要强烈得多。

  前些年,人们常常议论为什么大多数国人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发牢骚的人其实并不多,而现在却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实际上,在这里起作用的一个因素正是所谓的“收入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收入的满足感不仅取决于他的绝对收入,而且取决于他的相对收入,即他与其他人收入相比的相对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对收入都增加了,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确确实实拉开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意味着一部分人的绝对收入可能并没有减少,但相对收入水平下降了,因而引起部分社会成员的不满。

  第一代农民工工资很低,基本上没有享受到什么社会保障待遇,劳动条件又差,但他们比较满足,因为同他们在家务农时的收入高了,比那些仍然在家务农的农民收入也高,出来打工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赚点钱回去养家糊口。但是,现在的第二代农民工,不论是劳动条件、社会保障,还是工资收入,都同他们的父辈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不满足感更强了。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城乡二元劳动力体制的不公平性,萌生了应该享有同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国民待遇的意识。这种不满足感,更多的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和渴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诉求。

  温饱后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

  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不再为自己的生存问题而担忧,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吃饭穿衣等个人自身的问题,而是更多地把关注焦点向自身以外延伸,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公共领域,社会参与意识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上升。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公民参与意识增强,更多的人热心慈善和其他公益,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意识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强烈,人们的社会参与水平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和社会成员参与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更大利益,更为重视自身权利的发展和维护,更为重视结成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更为重视使用新的维权工具。面对这种变化,一方面,执政党和政府要保护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引导其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温饱后的思想越来越活跃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人们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监督意识明显增强,以实现人的发展和幸福为中心的观念逐步树立,但也出现了集体观念淡薄、公德意识弱化、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抬头等问题。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明显增强,开放、竞争、效益观念深入人心,但也出现了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甚至不择手段进行竞争的现象。多种文化交流交融,人们思想空前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自信、包容、多元观念逐步树立,科学、民主、文明、公平、创新等理念日益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尺度,但也出现了盲目崇外、追求“西化”和所谓“普世价值”的思潮。这种变化同社会的开放程度有关,同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跨越了从贫困到基本温饱,并进而到总体小康的转变。面对人们思想越来越活跃的现实,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和肯定这种变化的积极的方面,又要充分认识和警惕伴随积极变化而出现的消极的一面,要加强正确引导,尤其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