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夯实经济社会学本土“根基”
张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08月26日
2015-11-10

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经济社会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探索和回答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许多学者表示,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学研究迎来新机遇。

 

西方经济学出现“社会学化”趋势

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现象和社会结构紧密联系起来的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看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源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但在发展过程中,各自才形成了边界相对比较明确的研究方法与基本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刘少杰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经济社会学的立场、方法和视角,可以说是与古典经济学和古典社会学同时形成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长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出现日益“社会学化”的趋势,即把社会学的视角引入到经济学中。一部分经济学者摒弃传统经济学以纯经济因素研究经济的方法,开始重视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社会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经济学“社会学化”也受到中国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的重视。

周长城说,随着经济社会学的流行,经济社会学家开始用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嵌入”和“经济制度的社会构建”来研究中国的市场转型。

 

有效预测经济社会秩序变迁

中国经验和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现象,亟待进行深入研究诠释。张翼告诉记者,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将西方在几百年间形成的现代化过程,浓缩在几十年之中,并在全球化的外围性与历史的悠久性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形塑自己的转型之路。中国社会宏大的变迁性叙事,为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与舞台。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汪和建在《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一文中认为,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学首先应当是一种能够对中国正在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即为正在发生着的经济社会秩序变迁,提供有效解释和预测的新的经济社会理论。

张翼举例说,中国社会的宗族组团居住模式,在现代化过程中既强调定居的村落化、熟人社会与血亲和姻亲影响下的经济合作社特征,也在变迁中形成乡土社会的精英更替、移民社会的乡土结构。城市新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与融合、地区差距与跨越式发展、宗教与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等,成为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范畴。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关系社会学和网络社会学,更表现出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特色。当前,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全面建成橄榄型分配体系的欲求,以及中国式老龄化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等,都呼唤经济社会学做出积极的回答。

 

加强经济社会学学科建设

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界努力的方向。张翼告诉记者,经济社会学要求经济社会学家的研究,一方面要熟悉经济领域的运行规律,另一方面要将其置于社会学方法的视野。这必然要求追随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人,在方法与理论上都有所创新。

张翼坦言,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学研究长于对西方文献的学习,却短于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学的了解,短于对经济史或经济生活史的认知,甚至也惧于经济数学和经济学方法论;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经济社会学模式解释中国具体问题的研究多,但以自我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创新元理论的研究少。“我们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还缺少匹敌于经济学的、来自于中国本土知识体系的重要著作。”

刘少杰表示,在借鉴西方经济社会学思想理论和方法原则的同时,应发掘和继承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优秀成果,总结和深化有本土根基的经济社会学思想观点,形成在中国开展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在做出充分理论准备的基础上,深入中国经济社会的各种层面,开展实事求是的事实调查和经验分析,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观点,总结新方法,为创建具有本土特点的中国经济社会学做出积极探索。

在周长城看来,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还很不够。因此,必须把经济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加强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即使是实证研究也应是规范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