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陆老师家回来(2013年5月13日晚10:00),想记下点什么,所以赶紧抓紧时间坐下写点能够记忆的东西。
去世后见到陆老师的第一面。5月13日上午12时见到了陆老师去世后的第一面,泪水不禁流下,看着他的面容仍然很慈祥,恍惚在安详的睡觉,我真的希望他是在好好的休息,因为他太累了。心中的事、家里的事、学校的事、社会的事、国家的事,他的事太多,没有一天在停歇。在他的一生中为中国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与繁荣倾注了毕生精力,他总是希望,在我们国家当前社会问题和矛盾最多、最凸出是最需要社会学者做出点成绩的时候,但是,社会学学科发展还很不强,社会学的研究者力量还很薄弱。这是他最忧心的事之一。
生前见到陆老师的最后一面。每到过节的时候,陆老师总喜欢把我们这些北漂的学生召集到他家里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喝陆老师的好茶。五一劳动节,5月5日也不例外,他选择了这天找我们去他家吃饭,他亲自买的菜,而且亲自做了一个三文鱼煲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每次到陆老师家吃饭,陆老师都会做一二道他拿手的菜,南方人爱喝煲汤,陆老师很拿手,我们也很喜欢喝,煲汤里有千张结、竹笋、咸肉等等,每次吃饭必有红烧牛肉或红烧猪肉,而且每次都交我们如何去做这些饭菜,总提起自己一定要学会做饭,身体才好。当然,这些也是陆老师最爱吃的。想起这些,记得读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开始跟随陆老师走南闯北(博一的时候陆老师让我们好好看书),我今天所见所识全得益于我的恩师。那时,出去调研都要一段时间,都由我跑前跑后安排住宿吃饭,每次点菜的时候必须有肉,因为陆老师爱吃肉,他总说搞研究用脑多,不吃肉不行。这段说的多了,那天我们都吃的很饱,其实每次都这样,陆老师看着我们吃的光光的他很高兴,因为我们这里有一些人总是吃学校食堂,到陆老师家是扎扎实实地改善生活。那天他谈到未来学院社会学的发展、2011创新工程,还有叮嘱我延庆的书要抓紧时间在今年出。
与陆老师朝夕相处两段最长的日子。第一次是2010年3月26日至7月8日,为延庆县做社会建设规划,前后在延庆座谈、调研108天,陆老师基本都跟我们在一起,座谈、下村入户调研。那个时候他的状态很好。在延庆的书稿后记中,我曾写到年近八旬的老先生跟我们一起起早贪黑,真是不容易。不过我还是担心他身体吃不消。说实话,我们年轻人的体质可能都不如陆老师,我甚至病倒,输液了。第二次是2011年,也是3月多,我们课题组来到成都,为成都社会建设做规划,前后也有三个月,为了方便照顾陆老师,我被安排到与他住在一个房间。那段时间,陆老师休息不大好,晚上血压总是高得吓人,但是,就这样他仍然坚持早上8点吃饭,晚上11点讨论结束。那时他的确有点累了,我们都很担心。7月初,终于顺利结题,我们回到北京,陆老师身体也得以好好恢复。
太突然了。的确,当我13日上午10时得知陆老师走了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容不得多疑,马上赶出家门,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打电话通知师兄弟妹和认识的人,对话中,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太突然了,太突然了,怎么可能。在我与恩师相处的近五年中,今年是他身体最好、精神最旺的一年。跟随陆老师这么久,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过年去他家、过节去他家,平日开会时见到他,感觉都是如此。他这样的状况,我们也很放心。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陆老师突然仙逝。
无限悲痛。上午看完陆老师遗容后,返回陆老师家,当我看到他的书房仍然放在桌子上未完成的手稿,师妹给打完的成稿,特别是当我看到他经常拎的手提包,仍然装着满满的书,有六七本,很重的,我彻底放开了我哽咽的喉咙,泪水涌流。他总爱这样,每到一个地方,愿意把自己辛勤耕耘的果实与别人分享;愿意将自己的思想能够传播或影响到更多的人;愿意不遗余力的到处奔走呼吁正能量。因为,他毕生都在尽自己最大所能来改变社会良性发展。为促进发展与进步,他做到了;为促进中国社会学发展与繁荣,他做到了;为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他做到了,他真真正正做到了。尽管他还有很多未尽事业。
我们这些学生深深地受陆老师的影响,请他老人家放心。我们一定会继续继承陆老师遗志,传承他的思想,努力完成他未尽的事业。特别是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学问。随后几天,我们将继续为送陆老师走好最后一程。
学艺传四海,芳名留千古!
一路走好,改变我一生的人,恩师陆学艺教授!记忆为了恩师!
学生:李晓壮
2013年5月13日 晚 于宏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