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用各种方式想象社会学,每个社会学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社会学,作为当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最著名的理论家之一,齐尔格特•鲍曼无疑是杰出的,他以在现代和后现代的社会学理论中的工作而闻名于世,其著作《社会学之思》更是一部难得的学术佳作,在本书中,鲍曼在何为“思”与“思”为何的脉络下,巧妙地从个体身边的各类现象入手,用深入浅出的笔调将主要理论家的贡献和对社会学重要概念的介绍编织在一起,以其新鲜而有穿透力的视角一一解读生活话题,为我们揭开了社会学思考维度下的世界。而《社会学之思》绝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佳作,他以社会学视角对当代社会诸多现象问题解读,是当代人尤其是热衷思考的读者难得的启迪性著作。阅读此书,你会倍感亲切,书中所举事例正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正被我们每个人所经历;而阅读此书,你会豁然发现,原本再熟悉不过的每个日常事件都有其存在的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正是我们身处“社会”之中;你更会茅塞顿开,一些你不曾想通甚至没有想过的困惑在社会学思维下,在本书的内容中得到了解答。
何为“思”?“思”是产生于人类的大脑意识,是基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观念;“思”是人类行为源发的动机,甚至主导着人类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学术理论必然与“思”息息相关,任何理论范式的发展与传承、哪怕是一个概念都离不开最初之“思”。然而“思”绝不仅仅是静态的、不仅仅是固定的学科程式以及结论观点。面对不同时代、不同情境,尤其在矛盾频发的当代社会体系之中,动态之“思”便尤为必要。此处之“思”绝非简单的念头,而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思维过程。“思”需要更新,需要深化,“思”可为我们揭去常识表面那层华美的面纱,真正走入我们生活的实在世界,从而思考个体、他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正是运用此基础上的“社会学运思风格”[P1],本书在“个体自我—社会关系”的结构中展开了社会学思维下的解读,而社会学思维核心为理解之“思”。
理解贯穿于本书的始终,鲍曼强调,“我们的宗旨在于从这些角度激发思考,而不是校正知识,我们希望扩展理解的领域,而不是用所谓不可置疑的真理的观念”[P13]。
则“思”为何?此处可被解读为两个层面,一为“思”的对象是什么?二为“思”可有意义?而这正是鲍曼与梅用全书为我们展示的社会学魅力所在。
首先,“思”之对象为当下生活状态中的人类行为以及交往关系。21世纪给了人类什么?高科技?高产量?高效能?还是贫富分化?生态危机?情感冷漠?正如席卷全球的“麦当劳”快餐又被称为“垃圾食品”,追求高度经济快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未来走向会不会是片片废墟坟场?市场经济转型为我国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大幅提高,而人类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泛滥究竟是“在享受”还是“受折磨”?人们行为动机越发出于自我利益的满足,我们看到当代社会人际关系愈发冷漠、信任危机重重、疾病种类上升、心理问题频发,一系列失衡现象都是单一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付出后的惨痛代价,而这也正是对生活之“思”的呼唤。在书中,鲍曼引入“交换与馈赠”来深入探索人们行为互动。他提出,前者是“自我利益主导一切”,后者则是“从他人的需求和权利的角度所促动”,并界定馈赠为“人性化的”,而交换是“非人性化的”。鲍曼否定非人性化世界中的冷漠与憎恨、渴望“深切、健全”的人性化关系,声称市场经济关系下的当代社会,爱的关系面临危险,“非人性化的契约远远超出了适合于交换交易的限度”[P78]。在此基础上,鲍曼呼唤爱、被爱、亲密的人性世界回归。而梅从当代人对健康、健美、欲望与性的关注入手,提出人对自身身体的修饰改变,是由于当代社会的安全场所正在逐步缩减,而通过照看自身便支撑了求取安定感的希望。但由于老年阶段必然来临,身体始终是“不安定的场所”。而这种“不安定”的根源在于社会对人类身体标准的塑造。这种塑造毫无意义却令当代人乐此不疲,其关键便在于社会理解与包容的缺失,这也恰恰验证“社会学运思风格”之价值。
其次,“思”之意义在前文阐释中明显体现,但远远不止于此。书中带我们游历了日常生活体验的世界,阐释了身边司空见惯却不曾“思考”的种种现象,看看当下的人们,“我们的自我认同与我们所属的群体密切维系,”而往往对陌生人采取“礼貌性的不关注”,尤其在都市社会中这种隔离愈发严重,而“从礼貌的不关注到道德冷漠、麻木不仁、无视他人需求,其实只有一步之遥”[P43]。情感缺失的社会下,人们更容易受到符号的驱动。人们不再是因为生活需要去购买消费品,而是消费品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便是“消费主义逻辑驱动的社会”[P162]。可见,“思”可以凸显潜在的东西,并非只理解我们如何应对生活,而是关于我们的生活如何与别人的生活相维系[P178]。而这种理解便是社会学之思的关键,而社会学的价值也随着本书的完成得到了清晰地展示,“在以更好的方式理解我们自身的努力中,社会学因此居于核心位置”[P181]。
社会学这一学科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出现激烈矛盾应运而生,至今始终坚持着人类社会的理解与关怀这一宗旨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关系展开思考。“思”是动态的的过程,社会学带给人类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思考维度,形成一种能够了解自我、他人、群体与社会的理解方式。正如书中所言,“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学可以比以往更多的提供给我们所需的知识。说到底,理解当下的我们,就能把握当前的处境与关系,否则的话,要想塑造未来是根本没有希望的”[P116]。
参考:《社会学之思(第二版)》,【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蒂姆•梅( Tim May)著 ,李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7月出版。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