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面对我国发展新形势新特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个时代的重大课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紧迫性。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怎样制定科学之策应对社会领域的新变化?怎样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在哪里?这些,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多美元。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在中国短期内同时展开。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我国相对集中的较短时间里显现出来,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有些问题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我国社会管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活动。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必须搞好社会管理,也只有加强社会管理,才能促进科学发展。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趋于明显,全国刑事犯罪、社会治安案件居高不下,群体事件易发多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城乡社区治理思路不够明晰,社会组织、基层自治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不顺,社会服务需要加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协调各社会阶层、群体、成员间的利益关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和基层社区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包括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社会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远远不如我们对经济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这里十分重要的,是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持。这就要求,必须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和特点,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强调要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在思想观念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在管理主体上,重政府作用、轻多元参与;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在管理环节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制规范和道德自律。这些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准确认识社会管理的内涵
科学认识社会管理的内涵和边界。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对管理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社会管理的内涵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界定。有人认为,社会与自然界相对,社会管理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管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和范围。有人认为,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管理是对人类活动的社会领域的管理。有人认为,社会是指与政府、企业相对应的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性组织,社会管理是指社会组织所进行的社会协调与管理。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都不尽然。我认为,在我国社会、政治体制下,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其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创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正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原则是根本性的问题。不同的原则会产生不同的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视野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所遵循的原则,一方面应当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和总结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一些共性的原则和有益做法,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出发,根据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基本国情,找到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深入探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任务和举措。
全面总结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新鲜经验。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使他们也进入城镇社会管理工作范围;对特殊人群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构建大协调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基层社区建设,建立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枢纽型组织”,增强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提高公民社会管理参与度、在社会管理中引进专业社会工作,等等。我们要善于总结升华这些鲜活的经验,从中找到可以推广的思路和做法,为社会管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服务。
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既要加强社会管理,也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关键是要从思想上、工作布局上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依靠法律来规范个人、组织的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健全社会规范体系,弥补社会政策的不足;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行为的规范体系,探索建立公民个人信用制度,健全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的惩戒制度。二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提高效率和水平;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力度。三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通过集中培训和基层实践锻炼等途径,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和社会领域其他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决策能力、处理社会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和激发创造社会活力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社会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加强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快速反应力。四要加强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对社会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对社会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为社会管理提供人才保证;积极营造尊重、支持社会管理人才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搞好社会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引进,多渠道、多方位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加强社会管理队伍。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服务更到位、管理更有序、社会更和谐。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其次,要创新管理主体。要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主导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第三,要创新管理方式。要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坚持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第四,要创新管理环节。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第五,要创新管理手段。要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并加强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第六,要创新管理制度。要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社会管理格局四位一体、相辅相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四位一体,有机联系,不可分割。这是对我国多年来社会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切实加以遵循。
党委领导,就是要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引导各种社会组织、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善于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不断提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政府负责,就是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做到职能到位,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行业和中介组织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去干预,而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则应当管住管好。国家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政策、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和管好社会组织、畅通公民参与渠道等,来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考核机制,研究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社会协同,就是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基层单位是社会协同管理的基础,要加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在基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切实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各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协同管理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坚持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提高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能力。要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企业事业单位负有社会管理的重要责任,要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鼓励和支持它们继续承担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包括发挥好各类所有制企业在社区建设、安全生产、处理劳资关系、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公民参与,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国家人民管理的作用,引导公民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大力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履行公民义务,探索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拓宽公民参与渠道,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要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快组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大力发展信息员、保安员、协管员、巡防队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力量,真正把社会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健全社会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