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
樊平
2013-08-13

 

樊平(农村与产业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

陆学艺老师走了。他走的太突然,太匆忙。15日在他家他的书房,手稿和材料还摊在桌上。几天前我们还在他这儿讨论北京人口结构。直到19日追悼会,那么多的学界以外的人来悼念他,来送别,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一位学者的胸怀和贡献,得到大家认可和肯定,他在大家心里。而以前所有的相处,点点滴滴,都已成心中的深深怀念。

陆学艺老师是以研究农村和阶层著称的学者,是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社会建设是老师持续研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作为老师第一个入门学生,我感受很深。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两个主线。一是社会转型,第二就是以人为本。对人的需求、尊严和公平的关注,规范表述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老师所有研究所针对的问题,都是在社会转型和以人为本这个大的框架内展开的。老师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阶层研究的领军人物,十大阶层论是其代表作,实际中他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研究专家,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人的境遇、人的群体特征、人的分类、人的流动,这对他不仅是责任担当,而且是旨趣,是快乐的源泉,他真爱干这个事。他关心职工,关心同事,1985年我跟他在山东陵县驻县下乡,他帮助当地办农村发展学院,从开学典礼到人事安排、老师授课,各种事务找他,白天晚上忙,他一一认真安排条理。老师讲过此前当地一单位汽车到德州拉煤,三十里路回单位时一车煤只剩下三筐,三个老师一抢就完了,他说,这怎么行!他为哲学所在当地采购牛肉,大冬天我跟车送回京。从他的言行中,我体会到学院管理要严格,办事要细致。陵县招待所那个平房小院,是课题组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白天调研,晚上汇总讨论,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同学科的人交流讨论,这种跨界交流很开眼界。老师当所长后,还带着所里同志来过这里。社会学所和地方合办调研基地,由老师开始形成了传统。

调研中当地农民的生活智慧和生命感悟,也成为引导我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引导路标。后来跟老师做河北香河农村调研,在行仁庄,我看到一个妇女抱着孩子在运河大堤上站了很长时间,我问妇女为什么站在风口,她讲心里烦,我说烦就找人聊天,她讲聊天会有人说闲话说挑拨人家家庭关系,惹麻烦,在运河吹两个小时冷风,心理静下来,啥烦恼也吹没了。我讲给老师,他说这也是民间智慧,有什么样的困难,民间就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由此我学了一招,以后有什么事过不去,先找一个凉快地方吹一下,心静了再处理,效果略好。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紧睁眼,慢说话”,比如“三天算请,两天算叫,当天算吆喝”,了解这些,调查农村就很方便了。

老师很重视研究团队建设。团队就是一个队伍,有相互欣赏、相互打量,共同做一件事,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有批评也有鼓励。我记得我写的农村社会学学科九五综述,得到了老师的认可,经济学会为他和张卓元几位老师共办75寿辰研讨会,各位老师有一个学生致词,我讲了老师在课题研究艰难时刻的担当和坚持,讲时有些动感情,下来后陆老师给别人说我讲得用心了。在研究方面,老师给我们开了很大的路,跟着老师我们和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部门,地方院校有了各种合作和交流机会,从课题开会打下手到逐渐的独挡一面。也学会了尊重和注意各种社会场合的规矩和规则,他教导我们,课题组开会平等,但在外面交往时要注意不同场合的既有规矩和惯例,做人要有规矩,办事要有程序。这些使用我们在研究中和生活中受益很多。

景天魁老师刚才讲要所里的年青人努力向陆老师学习和看齐,我自己感受,老师这样的人可能空前绝后了。老师完全是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了解中国,也积极力图了解世界,他有开放的眼界和视野,对于国外研究中国、研究阶层、研究农民的理论成果和前沿趋势非常敏感,这是他的长处,也可能是他的局限。以后的学者如果想走老师的路,需要补上对国外深入和直接了解这一课。老师研究的课题在他那里并没有终结,老师关心的农村发展问题,户藉管理问题,中间阶层问题,城乡统筹问题,随着时间和条件变化,都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新的探索和解答。在与老师讨论时我讲,户口本身不是问题,本质是与户口捆绑和所附带的资源配置。举例,城乡统筹方向是对的,但北京应该不应该,是不是需要一个外来人口适宜的边界。2013年,北京市政府统计2013年北京教育有30%的小学生、40%的初中生、8%的高中生已经是外地人了,下一步怎么办,北京学校外地人比例的合理边界有没有,在哪里,支持条件是什么,都需要研究探讨,不是简单一句城乡统筹就能解决的。否则,中国的城市化人口集中如果以城市入学为导向,城市不可能支撑得了这样的城市化。

老师开拓的事业仍然在继续。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原有的研究问题也在更新和深化。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研究发现都不是最终真理,而是学术进步的台阶。老师的学术成就都是当代题目,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需要新的求解。前辈们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和榜样。为学科计,为国家计,为民族计,我们当效法师长,尽学者的本份和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