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注重现实思维的调研模式
陈光金
2013-08-13

 

陈光金(社会学所副所长):

刚才老师、老师都从各自的角度追思老师做学问和做人的种种,我听了也是非常感动。在这里我不再说跟老师这二十年,他是怎么教导我们,怎么培养我们,怎么督促我们,怎么样批评我们的,主要谈谈他的学风,尤其是他的调查研究方法。我感到,老师在几十年的调查研究中形成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调研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在调查研究中要同时具备两种思维。一是学术思维。我们去调查时,总是要围绕着我们的学术问题去收集资料,思考现实。二是地方思维,或者说现实思维。去地方调查,不能单纯考虑调查者自己的研究目的,不能只是为了到地方挖掘材料,回来之后写一篇文章和写一本书,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研发现和思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找适当时机,与当地党政领导一起座谈,认认真真地把思考结果以及相关的建议,报告给当地党政领导,帮助当地党政领导发现他们可能没有发现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子。

我们会看到,陆老师运用这两种思维做了几十年调研。表面看起来他朋友满天下,到任何一个地方人家都是欢迎他,不只是说欢迎他这次来,还欢迎他下次再来。这其实正是他的实际调研风格或调研模式的一个结果。对于中国社会学者来说,这样一种结果是非常有用的。

他这样一种调研风格和模式告诉我们,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包括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不应该做一锤子买卖,而应该努力与地方建立一种比较长期的、友好的、合作的、互利的关系,这样才能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

20年来,我跟随陆老师做过不少实地调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感觉到,在调研中,当我们思考地方的问题或者帮助解决地方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办法的筹谋,一定要放眼整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得一个地方的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具有地方性,也具有国家发展前瞻性或未来启示的意义。

这样一种调研模式,这样一种努力帮着地方解决问题的良苦用心和努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效果,就是能够真正引起地方党政领导的兴趣,甚至接受调查者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这些办法是具有开拓性或者探索性的,这种开拓性和探索性背后还考虑到地方政府的实践逻辑和动力机制,也就是让地方领导感觉到,这样或那样解决当地问题,可能是在创造一种既具有当地意义又具有全国意义的经验,这就是一种可能产生全国性影响的政绩实践。

老师的调研模式告诉我们,即使开展学术性调研,我们也要认真把握各级政府的行动逻辑和动力机制。有了这样的把握,就能够做到使我们的建议和政策主张既是有全国性又有地方性,并且能够让地方政府有兴趣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建议的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路一旦得到接受,就可以为当地的人们谋福利,可以在为国家发展探索新的路子方面进行具有实践价值的有益尝试,同时也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

在这个意义上,老师的调研实践确实独具风格,已经形成一种值得我们思考借鉴的模式。这是老师在几十年的调研实践中形成的,我们不可能完全照着这个做,我们可能也没有这种照搬的能力,但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借鉴他的调研模式的精神,这就是把为学术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谋进步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成为调研工作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