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中国社会学会政治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25-26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此次会议为纪念复旦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9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代表中国社会学会宣布了政治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刘欣教授当选首届理事长。
开幕式现场
会议历时两天,由大会主题报告和12个专题会议组成。会议以经济新常态为背景,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有关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宋林飞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刘欣教授,分别就“社会发展的新成长阶段”、“小康社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治理困局:个体与公共的组织化关联”、“阶层分析与政治社会学研究”,作了主题报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谢立中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对主题报告进行了评议。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教授做主题报告
在大会主题报告中,李培林教授认为,当前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在城市化、劳动力结构、职业结构、老龄化、收入分配格局、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在面临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转型没有结束,而在进一步推进。社会学家应该抓住这个空间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宋林飞教授指出了小康社会理论的内涵和战略意义,深入分析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挑战。
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宋林飞教授做主题报告
张静教授认为,单位是解释基层社会情绪政治化的重要中介机制,近年基层社会情绪的政治化是由于单位制中介失灵导致个体和公共连接中断、社会成员的需求和问题无法得到回应的结果。刘欣认为,随着单位制衰落、阶层结构转型,原有的国家通过单位直接与个人发生关系而管理社会的模式,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阶层及其利益关系之中蕴含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阶层政治式微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现实。在“国家-社会”关系的研究中要找回阶层分析,具体探讨阶层、国家与政策输出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做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刘欣教授刘欣做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主持大会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谢立中教授评议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评议主题报告
在12个专题报告会上,每个专题都有四到五位学者发言、两位学者进行评议。
第一专题“社会学理论与国家建设”现场
第一专题围绕“社会学理论与国家建设”展开。复旦大学的谢遐龄老师在题为《为理想政治制度奠定人权基础——培育国民尊重他人人格、财产态度》的报告中对当代中国人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的理想政治制度做了讨论。中山大学王宁老师随后从本土主义与普世主义这一对概念切入讨论了全球化参与的中国模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吴毅老师则从中国治道变革的制度背景出发,对改革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上海财经大学的刘长喜老师最后做了题为《金融化与资源集聚型国家治理》的报告并提出,提出金融化是一个解释资源集聚型国家治理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国家主导的金融化、财政项目制、国企资本化直接和间接导致了资源集聚型国家治理的形成。
第二专题“社会治理模式”现场
第二专题的主题是“社会治理模式”,学者们对当前社会治理的改革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杨雄教授指出,处理好政府、市场与社会这三个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上海大学仇立平教授对中国社会治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和内在逻辑做了梳理,指出了强国家逻辑、市场逻辑与平民主义的社会逻辑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上海政法学院章友德教授探讨了超大型城市的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并提出在一个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风险社会,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与发现机制的问题。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讲述了她对社会组织项目中“创新”问题的观察与反思,并认为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组织的统一管理与多元创新之间存在冲突。
第三专题“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现场
第三专题的主题是“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华东理工大学徐永祥教授指出基层建设需要理顺和重新定位政府、社会组织和居委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结构性定位和功能关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林曾教授通过对美国大学生的访谈,发现美国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呈现出国家本位、普及率高等特点。清华大学晋军教授发现公租房导致的政策性聚居虽然改善了租户的居住环境,但却提升了其生活支出,同时极大弱化了其社会互动和情感联系,使得公租房可能成为未来的贫民窟。上海师范大学的张宇莲老师强调了社会工作研究对制度化环境的改进作用,并指出倡导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使这一群体的诉求得到一定的回应和解决。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陈琳老师则试图引入客户导向(consumer-directed)和客户忠诚度分析两个概念策略分析上海老年学会作为新型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在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中的作用。
第四专题“社会学理论与社会治理”现场
第四专题围绕“社会学理论与社会治理”展开。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做了《“阶级”分析与“分层分析”:谁更“正确”或“适用”?》的报告,对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和韦伯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两套话语系统做了分析和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冯仕政老师梳理了“群体性事件”概念发生了从无概念到治安概念再到政治概念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其背后社会冲突与国家治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华东师范大学的文军老师认为,现代大都市存在发展奇迹与文化危机并存的结构性危机,提出要把都市作为一个整体,放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重新定位。中山大学王进老师从美国的宪法出发,指出货币的参破坏了言论自由的合法性,钱使言论自由成为了特权。南开大学宣朝庆老师师由社会学研究从社会建设转向社会治理这一现象出发,提出社会学的学科意识问题。
第五专题“人口与城镇化”现场
第五专题是“人口与城镇化”。南开大学赵万里教授从技术-制度分析的视角剖析了汽车社会面临的流动性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治理转型的问题。复旦大学程远教授试图通过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进行模拟来减减小大型调查数据的偏误,从而正确观察经济增长与贫困,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上海大学孙秀林老师描绘了上海不同地区的房屋类型分布情况并计算了相应的居住隔离指数,得到越到远郊区隔离指数越高的结论。复旦大学沈可老师利用数据探讨了中国公共转移支付的收益公平性问题,发现俺公共教育在初级教育阶段是平均分配的,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倾向于高收入群体;医疗和养老明显倾斜于比较富裕的老年人;公共转移支付更多惠及老年人,老年人享受的资源是儿童的两倍。
第六专题“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现场
第六专题的主题是“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华中师范大学的江立华老师认为,社会工作服务对公共性的重构需要一种非极端的个体主义方式,要寻找个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平衡点。为此需要创新社会工作元理论,给予原子化积极的意义,反思社会工作中的治理和服务的关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尹海洁研究了原生家庭的收入、父亲的学历、个人的年龄、学历、换工作的次数等对贫困者工作质量的影响。复旦大学赵芳老师利用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家庭信念以及父母参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当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介入,从而促进其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积极的家庭信念和父母参与。复旦大学陈虹霖教授通过对上海城区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养老照料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复旦大学张梅胤老师对聋人群体的污名化进行了研究,呼吁尊重聋人文化的特殊性和自主性,抛弃对聋人的正常/非正常的二元论。
第七专题“社会不平等”现场
第七专题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李煜研究员讨论了性别代际流动问题,发现女性在代际绝对流动率上的收益得益于结构流动,女性向上流动相对比例增长优于男性,但相比男性,女性父代家庭间的机会不平等更为扩大。南京大学吴愈晓教授对两性就业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就业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性别差异,就业男性的生活满意度高于不就业的男性,就业的女性生活满意度低于不就业的女性。河海大学王毅杰老师则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要强于城市居民,教育、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回报大于对城市居民。复旦大学胡安宁老师考察同质婚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发现同质婚与收入不平等之间高度相关。复旦大学骆为祥老师考察了收入不平等与人口健康直接按的关系,发现收入不平等带来了健康损失且这种损失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健康损失要高于女性。
第八专题“社会心理、网络民意与社会治理”现场
第八专题围绕“社会心理、网络民意与社会治理”展开。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以“双权共治:中国基层腐败治理的心理学思考”为题,提出以基层科室为方向,两个科长制度性的职务轮换轮流掌权共同治理的制度设计方案。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教授探讨的是“感性国家与情感治理”,他以政府逢年过节对群众“送温暖”为引子,分析国家治理的情感逻辑。华东政法大学何明升教授以“网络社会治理的‘工具箱’建设”为题研究了国家在选择治理网络的策略及其逻辑,指出治理往往是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上海政法学院石发勇教授以“集体抗争中的参与群体状况与暴力行为”为题,发现暴力行为具有多重的社会后果,一个集体抗争事件是否发生暴力,与普通参与者的理性程度、组织领导者的存在及其行动策略、积极分子的数量及其执行能力等因素有关。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朱磊老师通过实验研究权力的内隐表征以揭示微观的权力实践。
第九专题“民族志与社会治理”现场
第九专题的主题是“民族志与社会治理”。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在题为《民族志视角中的族群治理实践》的报告中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做了分析,指出当代族群治理应当重视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做到守望尊严、守护尊严。武汉大学徐炜教授对社会治理概念的内涵做了分析,并且通过对两个社会治理案例的深入考察,指出了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复旦大学潘天舒教授回溯了政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政策-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案例做了简要介绍。东南大学李林艳老师通过对典型公共事件的舆论考察,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变,个体-社会之间的边界在当代中国正在被重新厘定。朱剑峰老师则根据自己近期从事医教政策研究的经验,对人类学家在政策研究中的作用和角色进行了反思,并指出人类学家对细节的敏感、对本土概念的重视和跨界合作研究的洞察力能够对政策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第十专题“城市空间与基层治理”现场
第十专题的讨论围绕“城市空间与基层治理”展开。复旦大学于海老师以广场舞为考察对象,认为广场舞代表着私人生活的兴起,代表着民间活动的自发社区化,国标的退出意味着国家对已经去体制化集体主义的私人生活和自我社群生活的再规划和规范。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从阶层分化、不平等、冲突和空间的隔离等方面指出了全球城市面临的主要矛盾、经验启示以及未来30年全球城市社会架构变化趋势、对文化融合和社会和谐的影响。同济大学朱伟珏教授发现居住时间与互惠和社会网络呈正相关,保证居住地的稳定性能有效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开放式社区社会资本总量高于其他居住空间类型,封闭式社区不利于居民间的互惠行为,社会资本流失严重。复旦大学黄荣贵教授指出,媒体和新媒体对塑造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抗议行动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的使用者和媒体使用的活跃者更关心环境问题,数字媒体的使用者更倾向于支持环境友好型行动。
第十一专题“社会组合与公众参与”现场
第十一专题的主题是“社会组合与公众参与”。上海交通大学陈映芳教授反思了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研究,认为中国的社会生活秩序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间地带都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南京大学的肖唐镖教授通过纵贯数据发现农民的权利意识与程序意识的断层与逆向发展,农民的选举期望在提高,但规则意识不强;取向的理性化在增强,但对选举的功能理解以及参与性不高。上海财经大学耿曙教授做了“要素短缺还是制度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分析”报告,梳理了新古典视角和制度视角下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及其不足。同济大学孙明教授研究了腐败对民众改革态度的影响,认为改革解药说较改革诱因说更具有解释力,改革是根治腐败的良药。复旦大学俞志元老师从政治资源、制度环境和组织职业化的视角分析了NGO资金获取能力,发现组织的职业化水平、草根组织身份和以当地政府官员对NGO组织的认知态度为基础的制度环境对NGO组织的资金获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第十二专题“社会资本与社会治理”现场
第十二专题围绕“社会资本与社会治理”展开。厦门大学胡荣教授作了题为《社会资本、政治参与和城乡居民对警察的评价》的报告。胡老师发现,当代中国居民对警察信任的区分不同于西方国家,工具性关注和表现性关注都会对警察新人产生影响,且工具性关注影响更为直接。复旦大学的刘欣、田丰两位学者指出,宗族网络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制于外部市场机制和产权制度环境,市场制度未完善时,宗族网络支持私营企业发展;市场制度完善时,宗族网络抑制私营企业发展。复旦大学周怡教授则发现中国存在的两个发展悖论即稳定而低度的一般信任和稳定而低度的公平感,发展和一般信任或公平观之间需要道德和绩效两个变量的中介。中国信任和公平感维持不变背后的理由是道德伦理上家本位的特殊信任与威权的顺从文化,和发展过程中的绩效利益红利及其合法性问题。
此外,各个专题的评议人对每篇报告做了十分精彩的点评。同行专家的评议,对报告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除了这些专家,会议其他参与者的评议、讨论也非常热烈。这些讨论不仅针对所宣读的论文展开,有些讨论还延伸到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发展走向、方法运用、联系中国现实的研究议题和研究者的政策关怀等重要议题上。与会者普遍认为,政治社会学是当代社会学的重要分支,中国社会学会政治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海内外学界,搭建了又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中国社会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此次盛会,既是社会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推进,也是对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学科建设90周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