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收入分配问题最需重点解决——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李培林
人民网-《人民论坛》
2011-04-07

 

民生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加以强调,这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主题。如果说“十二五”规划期间有什么民生问题需要重点和突出地加以解决,恐怕收入分配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民生工作已经纳入了政府的首要政绩指标

 

  人民论坛记者: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处处体现着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无论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还是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您认为其中有怎样的原因和意义?

 

  李培林: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写入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加以强调,这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主题。

 

  首先,这表明了我们对当前民生状况有清醒认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上也有很多捧杀中国的舆论,中国自己也有一些人飘飘然。强调民生,就是不要忘掉,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并非一种谦虚的说法,我国人均GDP还在世界各国一百多位之后,人民生活总体上还不富裕,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存在。

 

  其次,民生工作已经纳入了政府的首要政绩指标。政府工作有很多的政绩指标,包括GDP的增长、财政收入、城市建设、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绿化园区等等,但民生工作无疑是首要的政绩指标。当前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这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伴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改善民生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政策,必须千方百计落实好这项政策。

 

  第三,解决好一些涉及民生的突出难点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民生的期望也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虽然我们的民生改善了,但群众的满意度却不一定上升。当前要特别注重解决好一些突出的难点问题,如收入分配的合理秩序问题、物价房价问题等等。

 

收入分配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人民论坛记者:“十二五”期间,最需要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

 

  李培林:如果说“十二五”规划期间有什么民生问题需要重点和突出地加以解决,恐怕收入分配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为此,在我国发展的新成长阶段,要重点解决好与此相关联的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实而急迫的发展进入新成长阶段的要求。所谓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要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未来30年的经济增长必须以国内消费为基础支撑;二是要从经济增长低成本的量的扩张转变到增加技术含量的质的提高,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品牌”,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三是从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转变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从主要依靠工业推动转变到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的推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生活不断提高,但是近十几年来,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降低,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降低,居民家庭的消费率不断降低,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缓慢和出现徘徊,这些都影响到国内消费的增长。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仅对于扩大消费、转变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人民保持积极的社会心态和稳定的发展预期至关重要。

 

  第三,理顺收入分配秩序。要把调整收入分配作为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既要理顺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的比例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关系,更要发挥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杠杆在再分配中的调整作用,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等三次分配的发展。

 

第四,持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社会乱了什么都干不了。由于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变快速推进,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时并存,各种不同形式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特别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因此,要在改革和发展中重视解决这些问题,统筹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协调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低收入群体,救助困难群体。要拿出一定的财力,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集中解决一批因企业改制、集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移民、环境污染等原因产生的历史欠债问题,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重点实施全面的社会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社会改革的目的,也是要为发展继续提供强大动力。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培育大众消费能力,更多地依靠内需支撑经济增长;要通过改革和完善户籍等社会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流动的管理体制,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要通过医疗机构、教育系统和文化组织的改革,建立起有效运行、服务公益的非营利体系;要通过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使社会安全网覆盖全民,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为家庭规避市场经济和社会变迁的风险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