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共同关注的三个命题:其一,具有个人利益的个体如何建构社会;其二,交换所实现的人的价值;其三,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和礼俗社会中的礼品交换之间的关系。尽管其学术思想的发源地在西方,但当中国开始面对西方文化的提问时,对这些命题的破解便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论支点,罗红光对陕北杨家沟的考察也遭遇到这些命题的追问。但与张文天、马洪、于光远、刘英等前辈学者的知识资源有异,罗红光的人类学背景为其对问题的破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一书中,罗红光主要基于杨家沟的田野调查分析,对包括人类学在内的传统的二元交换观进行了反思。经典作家如马克思认为只有商品化的劳动或生产才具有从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价值,无偿的劳动或礼物交换则不具备这一意义,而在财富占有不平等的前提下这种商品化的劳动势必导致阶层的对立,形成劳动的异化。但罗红光在分析了杨家沟从义务到雇佣劳动的交换之后认为:普遍存在的不等时、不等量、不等价的交换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而且交换一旦发生,便会产生文化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直接表现为交换距离,而交换距离又直接表达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这样,交换背后所实现的人的价值构成了劳动者的主体特征,并无主体的“异化”之虞。以此为契机,罗红光进一步探讨了不等价交换的运行机制,并结合田野调查的实证材料,具体分析了“等意交换”的文化内涵和人格特征。
罗红光在对前辈学者理论的经验研究和学理反思的基础上也反思了当前阶层划分中存在的重物轻人的问题,讨论了当前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管理成本”问题,提示人们注意民间社会的内在动力。总之,《不等价交换》一书行文简洁说理透彻,在严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做到了图文并茂和深入浅出,值得细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