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由六篇论文构成,前三篇主要讨论原始社会的生产(部分涉及消费),后三篇主要讨论分配和交换。《原初丰裕社会》旨在破除现代人对原始社会的错误印象,指出石器时代的人们不虞衣食、闲暇丰富,相对于文明化时代的欲望无限,原始人更容易满足,其原由是关于物品稀缺性和财产占有的观念尚未潜滋暗长。《家户生产模式》是对恰亚诺夫小农经济模式的赞同以及这个基础之上的修正。看似原子化的家户模式的本质是低度生产(相对于他们的生产能力而言),但在原始社会固有的亲属关系和头人政治的推动下,家户被组织起来,生产强度提高到足以应付生存危机的层次。这里萨林斯强调的是人类内在的道德情操(亲属之间的互助)以及社会性(头人政治是集体福利的代表),在认识论上的意义则是,上层建筑足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经济基础。关于交换和分配的篇章,回应了莫斯等人的经典看法,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互惠(reciprocity)模式的分类(慷慨、等价以及消极互惠三种),同时一方面指出再分配(redistribution)也是按互惠的原则实施的,另一方面将互惠与亲属关系的距离远近、等级高低等属性、以及人们对财富的理解等方面联系起来,指出交换——或者说经济本身——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分化的领域,也不是历史的产物,而是与人的社会交往需要紧密相关,嵌入(embedded)在社会关系中并受其裁制。换句话说,交换不是为了实现交换价值,交换是社会交往的“开启机制”(starting mechanism)和维持力量。
该书初次出版于1972年,直到2003年仍在英语世界再版。萨林斯通过该书一再强调建立“人类学的经济学”(anthropological economics)的必要性,藉此显示他超越经济人类学、从根本上挑战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野心。这本书更为突出的优点是,萨林斯名为修正实则继续推崇莫斯对“礼物”概念的理解,其用意是反思西方政治哲学的话题,那就是,相比于国家对个人权利的部分剥夺,原始人高贵的交换实践既实现了和平,也让自己始终免于对利维坦的恐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