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或许会认为,人类学家的研究对象必定是某个地区或部落;如果这个看法正确的话,法国人类学家路易·杜蒙(Louis Dumont)在《从曼德维尔到马克思》(From Mandeville to Marx)这部著作中,研究的正是“经济人”这个囊括了整个现代世界的巨大部落。为了理解现代人如何成为“经济人”,杜蒙像其他人类学家从部落信仰发展史和远古神话的角度理解原始思维那样,研究了17世纪以降的经济思想史。
杜蒙发现,经济绝非在人类历史上一直“自然”存在着的范畴,而是近代以来一系列思想发展的结果。因此,诸如“柏拉图的经济学思想”或“传统印度社会中经济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题目都是伪问题;事实上,西方历史的过程恰恰是,政治从原本统摄一切的宗教中独立出来,其后经济又从政治中分离而出并成为世界的最高价值和人们的基本思维方式。这部于1977年问世的著作《从曼德维尔到马克思》,其副标题正是“经济意识形态:从起源到全盛”,杜蒙提问:经济范畴是如何出现的?哪些思想家对于建立“经济”并将现代人造就为经济人,起到了核心作用?
杜蒙的分析从18世纪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魁奈开始。魁奈首先提出经济领域自身就足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呈现在他所画的《经济表》中──国民经济的流动循环像人体血管一般,既连贯又自主。洛克虽然分离了经济与政治领域,但仍强调道德(宗教);而曼德维尔则通过论证“个人之恶”能成为“公众之福”的《蜜蜂寓言》把经济从道德中解放了出来。到了亚当·斯密,人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马克思一边批判着古典经济学,一边仍然与经济学家共享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生产的主体同样是个人而不是社会,他批判异化恰恰是因为异化否认了个体的特异性和最高价值。因此杜蒙说,马克思学说的出现可谓是“经济意识形态”的彻底胜利。这样,一系列经济思想步步论证着经济的独立自足特征,经济不仅分离于宗教、道德和政治,而且更重要的是,“个体”这个概念成为现代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逐步成为历史主体的过程,也就是平等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世俗世界观替代了等级主义和整体主义社会的过程。因此,经济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独特范畴。
《从曼德维尔到马克思》这本书表面上以经济思想史为主题,实际上探讨的正是人类历史从传统的等级/整体主义社会,到现代的平等/个体主义社会的变化。这种意识形态的变化是杜蒙理解中所谓“现代性”的关键,这种传统与现代比较研究的角度,也是这位人类学家的思想史研究的独特之处──杜蒙的基本方法,正是一再地拿“现代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尤其是他长期研究的印度等级社会作比。等级不仅是印度社会的特点,也是除现代社会外,人类历史上存在的一切社会的特点;只有到了现代,平等才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因此杜蒙说,他遵循的是法国社会人类学传统中自己的老师涂尔干和莫斯的道路,用“初级形式”来理解现代社会,理解“现代”这种对人类极其特殊和陌生的社会状态发生的原因。因此,《从曼德维尔到马克思》的法文版题为《平等人》,正是杜蒙研究传统印度社会的著作《等级人》的对应。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类学硕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