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适度普惠福利社会与国际经验研究论坛暨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昌市滨江宾馆11号楼2号厅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77篇,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台湾四个国家和地区的71余位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参与了此次论坛。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景天魁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日本社会福利协会会长白泽政和教授、韩国社会福利协会会长白钟万教授等人出席了论坛。作为本次论坛的坛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景天魁研究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彭华民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论坛。
7月24日,中国适度普惠福利社会与国际经验研究论坛分五个单元、四个专题进行。首先,彭华民教授主持了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接下来景天魁研究员、王思斌教授、白钟万教授、蒋金法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适度普惠福利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建构——补偿机制与发展视角”、“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发展与政策课题:韩国经验”和“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与公共财政支持”的主题发言。主题发言之后,与会专家围绕四个专题展开讨论:
第一个是适度普惠福利社会理念与制度研究专题。本专题主要围绕着普遍主义福利思想和福利模式、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基本维度、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社会福利制度转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建构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交换了学者们对适度普惠福利社会的想法。韩国社会福利学会前任会长梁玉京教授首先以“韩国社会福利实践现场与实践方法”为题,从政府层面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民间层面的社会福利事业两个方面集中探讨了韩国社会福利实践现场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福利服务活动、韩国社会福利实践过程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潘屹副研究员解析了西方福利国家困境。他指出,普遍主义已经不再被西方福利思想家强调,反而,更加实用的、折中的、妥协的福利理论在增长,这些已经远离普遍主义的宗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树强教授在分析威伦斯基、黎贝克和米什拉研究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结构型社会福利的模型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威伦斯基和黎贝克的最初阐述以及米什拉后来的扩展性阐述,为我们了解何为补缺型福利和普惠型福利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提供了原始材料,对全面地、多维度地建设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钱宁教授在他的发言中指出,19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政策发展的重要变化是“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策思维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引发了社会政策研究的“范式革命”,将社会政策从一种社会再分配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投资,从而彻底改变经济政策唱主角、社会政策当配角的传统观念。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尹忠海副教授从文化社会学视角诠释了福利国家叙事的合法化危机。认为,福利国家政治子系统对经济、社会文化子系统的渗透及其可能带来的不合理后果成为福利国家合法化危机争论的起点。其中,因文化子系统无法提供充足意义和动机而导致的合法化危机成为制约福利国家合法化的重要因素。社会的文化价值与政治秩序的合法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自罗伯特·平克提出“福利文化”概念以来,福利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文化转向”。然而,这种复苏的文化转向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杰弗里·亚历山大等人为凸显文化的自主性而倡导一种“文化社会学”cultural sociology,主张用“结构解释学”structural hermeneutics的方法来研究文化。通过“文化社会学”视角,将可能对解释福利国家因社会文化系统而导致的合法化危机有所助益。此外,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张军副教授对中国、日本、美国、瑞典四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高苑敏从老年人福利事业视角切入,探讨了提高城市机构住养老年人媒介接触率的低成本策略,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刘峰副研究员就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设想。
第二个是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专题——老人福利与慈善专题。本专题主要围绕老人福利与慈善进行卓有成效的探讨。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成海军教授就中国普惠型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国老年人福利需求多样化与供给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的居家养老力量不足,迫切需要建立适度普惠型老年人社会福利,推进社会化养老,切实改进和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逐步实现老年福利的适度普惠制,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西南财经大学韦克难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许传新副教授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仍然较强,且更倾向理性与务实,并逐步认识到女儿与儿子具有同等的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简单地认为城市化、市场化、人口流动、家庭小型化等等导致家庭养老观念的弱化缺乏事实依据。长春工业大学高春兰副教授比较了日韩两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的背景,回答日本和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的各种环境因素与政策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刘军强副教授分析了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福利与就业的关系,以及社会支出是否可控三个议题,从而否定了社会政策是短视国策的结论。山东大学高鉴国教授认为,中国补缺式老年福利供给呈现非正式性、渐进性、滞后型、多轨制等特点;目前中国福利政策界所倡导建构的“普惠型”模式仍属于“补缺型”范畴。有效解决福利制度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论观念的提升和治理结构的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侯慧丽的分析发现:现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代际间的再分配,消化转轨成本,在制度范围内虽然抑制了逆向再分配,但是对缩小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如何在社会保障体系内实现适度再分配、剥离转轨成本、整合制度来减少不平等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房莉杰探讨了老年健康服务的东亚模式。她认为,中国应借鉴日韩三个方面的做法:一是健康服务模式应从“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二是长期照护应重视家庭的作用;三是将社区作为整合服务的平台。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余桔云针对江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有效缴费水平测算提出了“有效缴费水平必须同时满足‘养得起’和‘缴得起’标准的看法。江西财经大学兰世辉分析了台湾农村养老对大陆的四点启示,提出应该尽快完善大陆农村养老法律制度、加大对农民保障力度、发展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养老和探索农村社区“多元化”养老服务等观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朱力教授研究了我国现代慈善资源动员机制的三大要素,认为我国慈善资源的筹资动员机制将更加注重社会交换和信息传播的策略。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王丽以萍乡市为例分析了该市农村留守老人和非留守老人的福利状况,认为,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不足状况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值得给予关注的民生问题。
第三个是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专题—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专题。南京大学朱力教授、博士研究生吴炜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状况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农民工的个人特征中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工龄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有显著影响;在企业特征变量中,企业性质、工种和企业规模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现状有显著影响。江西财经大学银平均副教授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福利。他指出,除了政策体制性因素外,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他们能否适应城市,能否实现在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实施选择性教育福利政策,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投资,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转型,既可以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城市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也能重塑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性,改变其身份认同的模糊感,形成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能提升我国整体竞争能力,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深圳大学周林刚教授提出,要从社会权利重度配置和深度配置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马洪路研究员提出,珠三角地区逐步形成了“三结合”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模式,即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生活保障与其他保障相结合,适度普惠型服务模式已经呈现出社区化趋势。残疾人社会工作正在成为珠三角地区推动残疾人福利政策发展和实践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大学韩克庆副教授、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博士研究生郭瑜的城市低保制度研究表明,虽然部分劳动能力丧失者对现行的城市低保制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福利依赖。但总体上看,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中尚不存在“福利依赖”效应。江南大学吕青副教授指出中国适度普惠福利社会的家庭政策选择,要形成全社会支持家庭、投资儿童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体系,发挥政府、市场组织、社区及公民社会组织的责任、功能支持家庭更好地行使其责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周良才教授认为,儿童家庭寄养有利于实现儿童社会福利管理模式、服务队伍及责任主体的社会化,必须加快儿童社会福利的立法进程,规范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加强家庭寄养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科学的家庭寄养评估体系。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蒋国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王菊英归纳了美国、英国、墨西哥学前教育体制的三种主要类型。认为,世界各国关于学前教育的体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甚至与经济发达程度也无必然联系,而是出于各自的国情选择公立、私立或混合模式;不管是采取公立学前教育为主的模式,还是私立学前教育为主的模式,一个普遍的趋势是,各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干预力度越来越大;不断健全完善法制法规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江西财经大学唐斌副教授实证分析了江西社区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主要问题,提出建构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分工与协作的长效机制。此外,中南大学李斌教授、研究生卞姗姗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农民主体性困境;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肖萍副教授探讨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江西财经大学吴军民副教授就新农村建设运动中的“五保供养”分享了他的看法;南开大学吕杰发表了对职业生涯变动与就业制度建设的观点;江西财经大学苗春凤分析了幼儿园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第四个是中日韩社会福利特别专场。本专题由中日韩社会福利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发言。南京大学彭华民教授首先就中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理论进行了辨析,指出适度普惠社会福利是中国社会福利之重大转型。社会福利有补缺型与制度型,选择型与普惠型两对重要的理念类型。中国社会福利形成了普惠的制度型社会福利。她分析了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背景、基石、理论支持、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构建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与最基本的原则。她指出了国家与社会其它部门的责任,社会成员拥有权利、责任义务;我国要分需要、分目标、分人群和分阶段逐步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日本樱美林大学大学院白泽政和教授分享了应对地震灾害的社会工作的方法与经验教训,指出了应对灾害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①灾区以外地区的社会工作者的调派;②关于针对社区复苏的援助。韩国中央大学金渊明教授对韩国社会保险的普遍主义路径、经验、韩国社会保险发展过程以及制度的特点作了介绍,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化是韩国普遍型社会保险制度的障碍物,同时分析了韩国社会保险的普遍主义战略与争论焦点。日本福祉大学野口定久教授以“大地震与社会福利——政策建议”为题分析了与社会构造相关的三个危机。他指出,社会福利领域里亟待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他有针对性地提出四点建议。
论坛专题发言结束之后,中日韩三国学者于24号晚聚集一堂召开了中日韩三国社会福利协会专业委员会会议。三国社会福利协会负责人就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困境交流了看法,决定建立正式的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参加交流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福利学者景天魁研究员、彭华民教授、陈树强教授、田毅鹏教授、钱宁教授、方巍教授、高春兰教授、日本社会福利协会会长白泽政和教授、日本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野口定久教授、韩国社会福利协会会长白钟万教授、韩国社会福利学会前任会长梁玉京教授等。
本次论坛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果:首先,中日韩三方建立了正式了社会福利学术交流机制。其次,中日韩三方社会福利学者针对三国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福利以及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对适度普惠福利社会与社会建设、灾害救援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分享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观点。本论坛的研讨活动将成为中日韩三国社会福利协会交流的新的起点和平台,为各国社会建设与福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