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移民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移民与社会和谐”论坛综述
2011-08-04

 

2011 7 23-25日,中国社会学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以“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社会学会年会,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近千名专家学者与会,盛况空前。论坛全面探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引领未来社会发展新形势。

“移民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移民与社会和谐”论坛作为本次年会的32个论坛之一,由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移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移民研究中心具体承办。

本次论坛负责人为河海大学施国庆教授、陈绍军教授与江西农业大学张春美教授,于2011 7 23日下午举行。来自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河海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三峡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南女子学院、江西省委党校、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上海市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委党校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代表约50人参加了论坛。

本论坛收集论文38篇,发表论文22篇,比较全面地研讨了我国目前的工程移民、生态移民、环境移民、气候移民、跨境(区)移民、人口流动与迁移等不同类型移民的社会问题。论坛围绕移民这个世界性难题,就不同类型移民的政策、模式、社会适应、权益保障、文化、社会管理、社会稳定、后期扶持以及流动人口适应、跨境(区)人口流动与迁移的动因解读与影响分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规范或者实证研究方法,应用社会学学科理论予以解释、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综合会议期间提交的论文、发言、讨论与专家点评,在充分尊重学者们的视角和创见的基础上,归纳本论坛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一、工程移民

1949年以来,中国各类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导致的移民已经超过7000万人,工程移民(包括失地农民、城市拆迁、水库移民等)目前是国内最复杂、最敏感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次论坛共有19篇论文讨论工程移民的社会学问题,内容主要涉及移民安置模式创新、移民后期扶持、移民社会适应、水电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后三峡时代”三峡移民发展、环境工程移民等。

1、移民模式创新

河海大学施国庆、严登才的《“场域——惯习”视角下的长效补偿安置方式解读》一文,借鉴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和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移民安置的场域、资本、惯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出发,为建构了水电移民安置方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对长效补偿安置这个方式创新并实施的原因、存在的风险和可能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解读。该论文的主要特色可概括为“三新”:1)研究视角新。该文借鉴了法国社会学泰斗布迪厄的揭秘社会学理论,特别是运用了场域、惯习等揭秘社会学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此外,论文还运用了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理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等作为分析工具;2)研究思路新。研究思路中缺少理性是当下众多学术研究的通病。本文紧密结合移民实际,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分析问题,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式的套用西方社会学理论,而是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难能可贵;3)研究结论新。对移民长效补偿安置方式的研究,当下专题性研究成果不多,因为它属于一种创新性移民安置方式,当下尚未大规模采用,而且在跨流域水电工程中还存在“同库不同策”的现象。论文不仅对长效补偿安置的内涵与现状,契合推进水电移民安置的场域、惯习和资本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概念界定、现状描述和理论分析,而且从能动主体的角度解剖分析了长效补偿得以实施的原因及“同库不同策”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资本、惯习、场域等角度解剖分析了长效补偿安置方式存在的风险与可能的变化,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深度。

2、三峡工程移民

重庆社会科学院孙元明的《三论三峡库区“后移民时期”重大社会问题》一文在移民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界定相应概念、特质和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后移民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从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返流’”、“ 群体性规模集访”、“产业空虚化综合症”、“社会心态环境脆弱”和“移民‘利益群体’形成”等区域性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非自愿移民”和“介入性贫困”是产生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症结,并提出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探索减低维护三峡生态政治成本的体制改革,以《三峡库区后续规划》实施为契机偿还历史欠账,实施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放开三峡库区的议题设置和建立社会风险预测预警系统等多项对策建议。该论文的主要特色可概括为“三度”:1)选题具有战略高度。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化解社会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是当下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研究三峡库区后移民时期的重大社会问题,如移民返迁等问题,显然可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论证具有理论深度。作者在研究后移民时期社会问题上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中国社会学会200820092010年会上均曾就此发表高论。与前面几次论述相比,本文在研究的广度上有新的拓展,在理论的深度上有新的拓展,系统性、针对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3)对策具有创新力度。在问题透视、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移民安置标准。三峡库区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区、降低维护三峡生态政治成本,偿还历史欠账,综合治理等重大社会问题。建立社会风险预测预警系统等具有较强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研究立足于实证,这是社科院的主要特色。

3、移民后期扶持

江西农业大学张春美、郑瑞强的《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动因分析》系统分析了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内在动因,认为移民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利益缺失和福利损失,是导致移民安置区移民利益冲突和矛盾引发的根本原因;协调好水利水电建设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机制,是协调移民利益关系和化解各种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也是移民安置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

江西农业大学郑瑞强等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影响传导机制和效应实现》围绕当前的水库移民后期政策实施管理实践,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效应传导机制的途径与环节分析,围绕政策安排、资金配置、村组项目实施梳理了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影响,进而区域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践为例,实证分析了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效应发挥实践障碍与完善建议:后期扶持重心的平稳转移,从重视生活到关注生产;政策效率的稳步提高,实施灵活的资金和项目管理;核心目标实现的氛围营造,多举措保障移民权益等。

4、水电移民与少数民族文化

三峡大学吴正彪的《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生计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演变与调适——基于贵州省紫云自治县、罗甸县的调查》一文以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黄花电站和贵州省罗甸县龙滩电站淹没区少数民族水库移民为个案,就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生计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演变与调适进行了比较研究。该论文的主要特色可概括为三个“别具一格”:一是研究对象别具一格。水库移民是移民社会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本文不是一般性地、笼统地研究地水库移民,而是专门研究少数民族移民,而且是少数民族专家研究少数民族移民,这样的专题性论文,在当下尚不多见;二是逻辑结构独具一格。一般的论文写作多按“问题、原因、对策”,“是什么,为什么地,怎么样”等逻辑结构展开,但本文主要是依据“历史——现实——未来”的历史逻辑展开;三是研究方法独具一格。从理论上说,本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及文化学理论;从实践来看,本文运用了个案分析方法,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详细的描述了文化嬗变的细节,而且详略得当,提纲契领地论述了文化嬗变的缘由及文化建构的风格与路径。

三峡大学曹大明等的《西南少数民族水电移民文化保护研究与发展述论》在论述西南少数民族水电移民文化保护与发展问题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水电移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首先应加强少数民族水电移民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发展经济;其次,要尽可能地保存原有的村寨社区,密切与周边民族文化关系,以使少数民族水电移民文化不失其原有的根基与土壤;最后,要注意坚持保存与创新相结合,在坚守少数民族文化漪心的基础上移植、放大少数民族核心文化特质,实现少数民族凝聚力的加强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5.环境工程移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晓楠的《考虑征地拆迁移民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优化设计》一文围绕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存在施工建设滞后、处理设施闲置、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指出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干预下现行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在设计阶段存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未充分考虑征地拆迁移民因素,因而低估项目成本、引致社会风险,影响项目建设实施。提出在设计阶段应从三个方面考虑征地拆迁移民,即合理计算移民安置成本、鼓励移民公众参与和制定移民安置计划。

 

二、生态移民与气候移民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生态移民、环境移民、扶贫移民是在中国出现的新型移民。根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规划,将在2050年前进行大约1000万人的生态移民。而随着气候变化、温室效应产生的气候移民等是国际上十分关注的新型移民。这些移民的社会问题在本次论坛上得到了关注,讨论生态移民、气候移民问题的论文各有2篇。

1.生态移民

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梁福庆的《中国生态移民研究》一文在叙述生态移民的背景、阐述生态移民意义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生态移民的兴起和发展、生态移民的类型、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及政策等概况,分析了中国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中国生态移民的有关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特色可概括为“三强”:一是系统性强,内容非常丰富,非常系统,涉及生态移民的概念、历史沿革。中国生态移民的发展概况的问题研究等诸多方面,信息量非常大,但文字非常简洁;二是专业性强,不仅具有深厚的生态学、移民社会学理论基础,而且对中国生态移民的总体概况,包括发展历程、移民类型、安置模式、安置政策等有非常专业的概括性研究;三是应用性强,论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可以说是一篇独立的研究报告,包括问题、原因、对策在内,特别是对策部分,论述非常详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气候移民

河海大学陈绍军、曹志杰《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通过对社会发展进程中诸种气候变化现象导致的气候移民问题的剖析,对气候移民进行概念上的梳理和界定,并进行类型上的划分与归类,加深了对气候移民问题的深入理解与认知,从而为有效破解各种气候变化现象导致的气候移民难题,化解气候移民面临的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三、跨境(区)人口迁移

跨国(地区)边界移民问题近年来继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也日益得到关注。第六次人口普查成果和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大陆境内居住超过半年以上的国(地区)外人口已经超过100万人。本次论坛有2篇关于跨境(区)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的论文。

1.广州“非洲村”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许涛的《广州地区非洲商人聚集区的形成过程、机制及其成因》通过广州地区非洲商人聚集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说明了城市社区的形成是一个饱含经济、文化、宗教与情感因素影响的过程,同时也对非洲商人聚集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洲商人聚集区的形成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非洲人口的增长,二是空间的拓展。聚集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类聚和分化两种机制,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同的地方在于,聚集区商贸空间的拓展,先是同质化经营促使商贸空间的拓展,然后才出现商贸的专业化经营,换句话说,是资源的类聚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分化。与一般城市区域发展不同的地方在于,聚集区人口的类聚和分化不是前后相继的两个过程,而是几乎同时出现的,呈现的形态是,类聚中有分化,分化中有类聚。

2.两岸婚姻移民

福建省委党校祖群英的《两岸通婚与两岸社会》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岸通婚现象,在对福建省田野调查基础上,探讨了两岸通婚对两岸社会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对台湾、大陆及两岸关系的影响。她指出,对台湾社会有一定程度缓解台湾婚姻市场供需失衡问题、为台湾经济发展增添劳动力、有助于台湾人口的生态平衡等有利影响和大陆配偶在台湾的社会适应及家庭稳定、婚姻商品化及“假结婚”、对两岸婚姻歧视与偏见等社会问题;对大陆具有投资创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社会网络支持、增进两岸交流与融合等积极影响和婚姻观的功利化与商品化、对“假结婚”形式的效仿及对法律的漠视、对家庭的冲击与伤害等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四、人口迁移与流动、农民工及城市化

中国已经有超过2.2亿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快速的城市化、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人口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和迁移。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自愿人口流动和迁移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持续得到国内外关注。本次论坛共有11篇论文探讨此问题。代表性论文包括:

1.人口迁移与流动

河海大学朱秀杰等采用区域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域行政单元作为研究的基本空间单元,对江苏省人口集聚度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了人口集聚度分级评价的方法,依据人口集聚度的不同,将各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人口集聚区,并对其分别讨论,归纳讨论了人口汇聚机制。

上海市人口发展研究中心陈蓉的《流动人口家庭模式之探讨》对流动人口的家庭模式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基于未婚、已婚未育、已婚已育三种状态和单独居住、与家庭成员同住二种居住形态的14种流动人口家庭模式,指出应该以流动人口家庭为对象来分析其公共服务需求和制定相关的家庭政策。

2、农民工

重庆师范大学杜萍的《从社会阶层视角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冲突与和谐》一文从社会阶层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冲突与和谐问题,认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阶层结构冲突的消极表现是突出的。其主要原因是阶层之间固有的层级偏见、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阶层人群的互动结果、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的影响及农民工城市适应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干扰五方面。我们需要从加强农民工阶层自身能力建设与继续建设畅通的农民工向上流动的社会环境两方面做出努力,以促进西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阶层结构的和谐与发展。

3、移民社会适应

苏州大学叶继红的《论影响城郊农民集中区移民文化适应的因素》以江苏省为例,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发现,集中居住区移民总体上适应状况良好;在影响因素上,社区环境和配套设施、社会交往和社区参与、地区差异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对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政府部门来说,应该扩展居住区公共空间面积,加强居住区社区建设,同时在推进过程中要考虑地区差异因素;对农民来说,需要积极配合政府的行动,加强社区参与和邻里交往,以提高对集中居住的适应能力。

河海大学安文、于晶的《非同化适应:移民文化适应的新模式》认为移民社会适应过程并非仅有接受和融入迁入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同化适应一种模式,在人力资本有限性的基础上,由经济结构拉力和社会资本助力双向建构抵消了户籍政策阻力的情况下,移民非同化适应模式不仅存在,而且合理。因此,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通过适当制度安排使其成为促进移民社会适应的正式路径和自觉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城市化

广东社会科学研究院左晓斯、刘小敏的《城乡移民与乡村重构》就西方社会的逆都市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后指出,乡村越来越成为社会构件或者地理学想象,主要源于西方人口的逆都市化及其带来的大量来自都市的中产阶级移民;乡村“景观”正在由变动不居的人口重构持续重塑,并且日益偏向都市消费品味;“殖民化”可以成为考察乡村表述及其变迁的有效概念工具。论文亟有前瞻性,对将来中国社会可能出现的逆都市化现象有重要价值。

河海大学史明宇、陈绍军的《有城无市: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极端现代主义——以N市为例》一文,对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城无市的极端现代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并提出了矫正这种倾向的构想。该论文的主要特色,可概括为“三性”:一是问题的提出具有震撼性。当人们都在沉醉于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成就的时候,本文以犀利的目光洞察了当下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缺陷:城池的扩张与格式化、市场化,导致了人文关怀的缺失,市井生活的消失。中国传统说法,诸侯之宝有三即:土地、人民、民事;西方的说法是国家三要素:国民、领土、主权。二是问题的分析具有具象性。本文不仅运用了当下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而且在城市图景对比、城市和市井生活内涵描述,城市化进程中极端现代主义的表现等内容的阐述中,都运用了丰富生动的事例,把形象思维引入逻辑分析之中,以个案分析演绎整体概貌,使分析显得形象、生动和深刻。三是研究的结论具有科学性。本文的主题及最终的研究结论与科学发展观高度吻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广东,有城无市的市,主要不是表现在无“市场化”,这点与华东地区不同。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大致类似于日本式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而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大致类似于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但是,如果将有城无市的市理解为城市街坊、市井生活的消失就是人文关怀的消失,恐怕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共性。广东频发的农民工群体事件,便是本文研究结论科学性的佐证。

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围绕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家庭模式变迁、“漂族”等主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五、移民学科文献研究

1.三峡移民研究

河海大学陈绍军、蔡萌生的《三峡移民研究综述》回顾了25年来的有关三峡移民的研究,认为三峡移民研究过去呈现三大阶段、八大研究领域特征,并认为三峡移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未来进一步探讨内容可能包括社会变迁、社会建设、社会评价、后三峡时代等。

2.移民文献研究

河海大学赵加慧、高依闽的《基于信息计量的移民学科分析》以中国知网(CNKI)为来源,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民领域565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期刊、作者、机构、移民论文时间序列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

论坛期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与河海大学施国庆教授就列入“国家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移民文库系列丛书的出版召开了简短而又热烈的发布会,并介绍了已经先期出版的《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管理》(郑瑞强、施国庆著)、《水利水电移民制度研究》(朱东凯、施国庆著)。

与会代表认为:移民与社会发展论坛已经是连续第四次在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上举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论坛,与会代表增进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移民的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探讨了不同类型移民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成果。论坛搭建了更加有效的国内移民社会学相关领域交流的平台,扩大了学者的学术联系,无疑将会对中国移民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建议今后继续举办此类论坛。同时建议进一步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合作,继续深化移民社会学研究,推动学科建设,特别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移民方面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的改善。论坛介绍了将于20124月在南京河海大学举行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学术研讨会、2012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大都市会议及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移民工程学术研讨会信息,相约再见。

2011723 于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