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综述
2011-08-04

 

723,由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组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保障学系共同举办的“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在南昌滨江宾馆胜利召开。这次论坛是继2008年、2009年、2010年之后的第四次论坛。

本届论坛的目标是:响应党中央一再强调的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为国内专家学者搭建进行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进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提升研究层次、为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不稳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交流自上届论坛以来国家重大项目“从稳定到有序:社会管理机制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总结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稳定的基本规律。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50篇,其中有40篇载入论文集。论文紧密围绕会议主题“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哈尔滨、深圳、辽宁、江西、吉林等地的14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多名学者作了即席发言和评论。研讨会气氛热烈,讨论问题深刻,颇有见地,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直到论坛结束前的最后一分钟,仍然座无虚席。

论坛在总结前三次会议的基础上,采取主题报告、自由探讨、单元总结的模式进行,收到了积极效果。论坛共分为两个单元,分别由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王爱丽研究员,论坛负责人、吉林大学宋宝安教授主持。学者们在限定的10分钟发言时间里,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对会上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商榷。

论坛第一单元的主题: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及其相关议题。

与会代表们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体制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梳理了社会管理概念,对社会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社会治理理论的应用条件与范围、社区社会管理机制的完善、社会资本的建构与社会管理绩效、社会管理对物价稳定的作用等视角,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简介如下:

论坛负责人、吉林大学宋宝安教授在论坛主题报告中,对影响稳定的物价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他根据社会燃烧理论、风险预期理论、利益冲突理论、心理平衡理论等,从经济、社会、体制创新等角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物价问题发生的根源、发展的趋势和应该采取的对策,提出了物价过度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最为严重,甚至会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冲突,进而降低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影响社会稳定的观点。他认为,由物价的社会性所决定,稳定物价应当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将物价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已成为协调各方利益、熨平社会心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明智之举。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关系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上海行政学院周耀虹研究员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发展和作用日益扩大,但由于社会领域的改革滞后,致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应该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扩大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多元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机制。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伍俊斌副教授提出,引导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着力健全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素质、塑造政治文化。

吉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付诚研究员从后全能主义的视角,深入研究了社区社会管理的创新,指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仍具有较强的行政全能主义色彩,成为新时期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发展的障碍因素。认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区应该是后全能主义的,即超越行政全能主义,进入自组织状态。在分析了后全能主义的解构与建设双重功能及多元性品质后,提出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创新,在实施路径上应该满足社区行政管理需求、发展社区经济的需求、完善社区福利的需求。

南昌航空大学的田先云老师指出,新世纪农民上访高潮的出现,并型塑出越来越多的谋利型上访者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推动的乡村治理转型使得基层治理模式发生了从间接治理到直接治理的转换,导致了剧烈的利益格局调整,削弱了集体权力,扩展了个体权利,使90年代所形成的信访治理依附于乡村治理、信访工作服务于乡村基层政权工作大局的局面不复存在,基层信访治理深陷困境之中。谋利型上访的蔓延和上访“专业户”群体的形成,既是国家权力无法有效归化社会的表现,同时也在极大地消解国家基础权力的效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学者刘敏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探讨社会资本的建构命题,认为在“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式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使得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社团活动空间与公民参与网络得以构建,跨越私人关系的社会资本得以生发。不同于西方社会,在中国建构社会资本,需同时导入国家与社会力量,进行政治与社会的双重建构。

论坛第二单元的主题: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稳定的思路与途径。

代表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不稳定事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围绕社会稳定机制的内容、原则、实施主体以及不稳定事件发生的机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观点和主张,充分体现了热点与前沿的结合。

在这个单元中,天津工业大学阎耀军教授向论坛汇报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认为,随着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和运行速度的日趋加快,人类为了避免或减少反馈控制的时滞效应,势必要更加重视发挥前馈控制的作用。尤其在我国,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创造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更需要加强前馈控制。前馈控制虽然是一个现代管理学概念,但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却古已有之。教授深入挖掘和梳理了我国古代先贤具有的超强的前馈控制意识和深邃的前馈控制智慧,这无疑会对我们当今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思路和启迪。

吉林大学徐晓海副教授提出,只有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公正原则,才能使社会稳定机制真正得以实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顺利、健康、和谐发展。在当代中国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公正原则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各种专业化领域的制度公正作为建构的前提;二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把确立普适性制度公正原则作为建构的基础;三是以不同专业化领域的对话、包容、融合与合理的制度补偿作为建构的基本途径。

哈尔滨工程大学刘军教授的研究颇具新意。教授对无处不在的强制关系特别是间接强制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基于要素论探讨了直接强制结构和间接强制结构的含义、分类,构建了直接强制及间接强制关系的模型,利用实验法,从强制的幅度和力度角度,检验间接强制结构是否像直接强制结构一样有效。他的研究表明:在实验的范围条件下,间接强制的效用与直接强制的效用都接近最大的剥夺率,间接强制是起作用的,影响间接强制效果的诸多因素,包括强制者的贪欲与受制者的抵抗、强制者联盟及受制者联盟的信息效应等。

鞍山师范学院赵廷彦教授将东北区域群体性事件置于东北社会特定的社会转型时空场域下,深刻分析了东北区域群体性事件发生成因的特殊性,指出社会离心、制度摩擦等转型性成因日益突出,成为东北区域群体性事件生成的重要机理。

上海市委党校刘中起副教授提出应该通过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后世博”时期维稳工作进一步落实,利用新载体实现防范风险关口的前移,全面健全事前防范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效,降低维稳成本。

中国传媒大学张鹂老师从几条普遍存在的客观定理出发,诸如“主流价值观的联结倾向”、“越联结越强大,越强大越联结”、“谐和音与不谐和音”、“人类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囚徒的困境实验”、“磁体与相变”等,分析公众参与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指出由于公众的参与以及公众理性的逐步提升,全社会的“整体趋向”很有可能将在各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会更加和谐有序。

本次论坛在总结前三次会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交流模式。为了让整个论坛交流期间气氛更加活跃,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扩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本论坛增加了询问和讨论的环节,使不同意见交叉,让真理越辩越明,让讨论更加深入,让年轻学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与总结。在自由讨论环节中,代表们分别围绕“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两大主题畅所欲言,分享经验与心得、挖掘亮点与学术增长点。代表讨论的观点颇具突破性,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临时参会人员也积极参与研讨,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和谐,达到了交流学术,开拓视野、启发思路、提高研究水平的目的。

在自由讨论环节,吉林农业大学的崔永军教授从伦理、民主、公平三个向度探讨了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教授指出,社会管理的创新只有从这三个向度出发才能达到整体社会的共识,维系社会的合理运转。教授认为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社会稳定,而当前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不能采取西方的公民社会的方式,而是要采取本土化的方式,要将民主作为一种工具性手段,使社会管理形成一种多元合作共治的局面,在重点解决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更要从伦理的视角关注精神贫困的问题,心灵境遇的改善对于社会的和谐是很有作用的,而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将公平作为目标手段,社会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多是利益的差别过于失衡,只有回到公平这一向度上来,将其上升到制度的层面,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沈阳师范大学的刘平教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议题。首先,要改变国家对待社会管理、社会稳定、上访、群体性事件等理念上的滞后状况,提出应该在信访机构中建立群众工作部,将信访接待的职能日常化,巩固执政党的基础地位。尽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初衷体现了对执政处境的忧患意识,体现出保护老百姓的动机,但信访工作中所使用的概念十分陈旧,运用的大都是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中使用的标志性概念,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管理理念与社会变迁的脱节;其次,当前的社会是一个“蜂窝化”的社会,是一个体制二元的社会,体制内与体制外则有着不同的社会调解机制。认为进行社会结构分析是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预设,是社会管理方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教授从“沈阳模式”的地方经验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扼要介绍了沈阳模式信访改革的具体情况,并指出“沈阳模式”显现了进行局部性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回答了如何在政府管理体制内建立能够覆盖原有体制之外的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参与和利益表达机制问题。

云南大学钱宁教授对最近发生在的几次群体性事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管理机制滞后导致了维稳的真空,不能用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来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社会管理机制亟需创新。教授认为,突破当前体制机制的瓶颈,在体制内部解决维稳问题,实现由传统的管理向现代服务转变,将维稳经费投资到社会服务当中来,将当前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的场域下沉到基层,通过社会服务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积极回应老百姓的诉求,尽量减少矛盾的聚集,才能减少维稳成本提高维稳效率。

除了大会发言的论文外,本论坛论文集收录的其它文章也是紧紧围绕探讨实现社会从稳定到有序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问题展开的。国家行政学院丁元竹教授从理论、历史和国际视角分析了社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社会管理的历史进程。吉林大学贾玉娇讲师指出,进行社会建设,不能简单的、想当然的给出结论,而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支配逻辑——双向运动,以此重塑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天津社科院的冯希莹助理研究员深入分析了“舆情”这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本土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概念的关系及区别。鞍山师范学院讲师梁华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通过文化范式透视风险社会,在对乌尔里希·贝克与安东尼·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以斯科特·拉什,玛丽·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为代表的风险文化。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于景辉认为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的异质性增强,我国社会出现了地区发展失衡、组织分化、贫富分化和价值观念分化加剧的新情况,需要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使社会成员能公平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本论文集收录论文涉猎最多的,是依据各地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探讨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一一赘述。

最后,论坛负责人宋宝安教授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宋宝安教授认为本次论坛交流和检验了重大项目课题组一年来的科研情况,也为国内同行搭建了进行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的平台,宋宝安教授对论坛的论文学术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感到由衷的欣喜,他认为此次论坛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论坛讨论问题集中而深刻,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反映了中国社会学界在该领域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宋宝安教授感谢与会人员给予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了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把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论坛继续办下去,在此基础上组建条件业已成熟了的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管理机制专业委员会,共同推动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壮大,为国家解决某些重大问题做出学术界应有的贡献。

总之,每个单元的发言者都在力求展现自去年哈尔滨会议之后一年来的最新实际调查和理论创新研究成果,努力回答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学的重大理论需求。我们认为,本次论坛对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解决涉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的现实问题,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本次论坛也云集了一批热心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的专家学者,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达成共识: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理论研究上有很大的空间,在研究中更应侧重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际的调查研究,尽力体现创新与实用相结合、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特点,增强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与会者仍然希望论坛主办单位,把社会管理机制论坛继续办下去,使之成为中国社会学会的名坛,为国内同行搭建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

 

(供稿:张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