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工程与工程社会学”论坛综述
2011-08-23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社会学会 2011年学术年会“社会工程与工程社会学”论坛于 2011 7 24 日下午于南昌市滨江宾馆5号楼3小会议室举行。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家学者,还有年轻学者以及学生共计30余人。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等近10所全国高校的33篇学术论文。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尹海洁教授负责,论坛分为 4 个阶段,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景天魁教授致辞后,分别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唐魁玉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李伯聪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永胜教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尹海洁教授主持,其中有 12篇论文在论坛上宣读。

本次论坛所涉及的论文兼纳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分三个部分阐释了本论坛的主旨。

1、论坛深入的探讨文化与实践视阈下的技术与工程,强调工程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从理论探讨和研究方面来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的李伯聪教授在简要地回顾了科学社会学发展历史的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简要地阐述和分析了开拓工程社会学与研究工程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指出工程共同体的组成和基本类型,并着重分析了维系“工程活动共同体”的四种主要纽带。从理论的应用方面来看,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的授鲍欧副教授以“角色行为目的论”为基础,以工匠到工人、从工匠到工程师、以及工程投资者的角色变迁为研究内容,把工程演化和文化变迁相互结合对于分析现代工程工程共同体的复杂、立体的角色变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黑龙江省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工作系的关胜梅副教授则以风险社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制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2、论坛建构与批判社会工程学的知识体系,突出了社会学的学科自觉性。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永胜教授强调,社会工程学是适应历史实践发展要求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维护的建设型形态的重要范式,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新形态;杨建科讲师认为,社会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形式,从社会工程实践和研究中总结经验,汲取理论营养,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郑中玉从布洛维的“系统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当前的社会工程学更多地关注工具性知识,忽视反思性知识,两种社会工程学知识在相互依赖和共存之中建构完整的社会工程学知识体系。

3、论坛将社会工程与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社会问题,突出了研究的应用价值。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的尹海洁教授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庞大的城市贫困社区,采用结构式访谈与实地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以定性为主、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哈尔滨龙东社区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从经济、政策以及文化三方面总结该社区贫困形成的机制。唐魁玉教授从集体行动的视角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北T厂工人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所形成的维权的集体行动为研究对象,来剖析影响工人在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过程中形成维权的集体行动的内外因素。白淑英副教授分析了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和公众关系类型,对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与公众协同关系网络进化进行了探讨。讲师邵力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微观层面研究网络舆情中的政府介入。肖玲诺教授关注循环经济型城市的研究,并指出与一般城市发展理念相比,循环经济型城市知识资本的价值取向更加凸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价值。西安交通大学讲师贾宝云将治理理论和社会性别研究相结合,对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意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揭示。

在论坛讨论阶段,同济大学贾广社副教授提出改变视角,将工程和社会学统一起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刘军教授认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共同体不同层级的研究演化成对共同体内部利益的博弈关系;西安交通大学讲师杨建科认为,社会学的方法、社会学的理念和社会学的其他领域展开对话,从而研究社会工程的问题;西安交大的李永胜教授认为社会工程与工程社会学的研究要借助于社会学已有的理论、研究方法,并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得到启发,对新概念进行提炼。同时,各位老师对组织社会工程与工程社会学分委会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具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