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论坛综述
2011-09-22

 

“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论坛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这是北工大人文学院连续第五年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主办论坛,也是第四次以“社会建设”为主题主办论坛。

在“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筹办期间,筹备小组收到了相当数量的专题学术论文,经过学术优先、兼顾地域原则下的认真筛选,共接受了56篇论文编辑成册,并代表年会筹备委员会向论文作者发出了会议邀请函。

2011723日下午和24日下午,“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论坛分两次开坛活动,来自20个省/直辖市属27个城市、31所高校、16个研究机构、2个政府机关的近百名(实名签到者98名)专家学者(包括研究生)及实际工作者参加了论坛的研讨活动。论坛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兼社会学学科部主任唐军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陆学艺教授首先做主旨演讲,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学者先后在论坛的四个单元上发言,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论坛发言及讨论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这也是本论坛今年的重点主题,第三个方面是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建设方面,就理论而言,与会学者讨论了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内容:有学者认为当前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都属于结构性问题,社会建设的核心也应当是社会结构建设,其重点在于建设公正合理的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建设的内容在常见的改善民生事业、完善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优化社会结构之外,重中之重还在于制度体系建设,特别是真正实现社会机制的定形和稳定运转,这些机制包含了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及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机制。就社会建设的实践而言,有学者阐述了现代公共意识的养成与当代青年社会建设参与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探讨了公共意识养成与社会建设参与的具体手段与途径;还有学者通过回溯历史,论述了民国时期地方精英的状况,透过定县士绅群体与平教会之间的冲突,去分析并诠释国家与民间社会在社会重建过程中的紧张互动。

在社会管理方面,就理论而言,与会学者集中探讨了社会管理的内涵、内容、途径等理论问题:有学者基于社会学经典的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从社会子系统内部四个基本要素的内涵及实质内容出发,去说明社会管理的性质和内容;还有学者结合新中国社会管理的实践及概念的演变历程,就重新认识社会管理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特别强调包容性增长与社会政策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基础,与之相关,也有学者说明了社会协同是健全社会管理格局的现实路径。除此之外,多位学者将眼光投向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从中离析出能够启发当今社会管理创新思路的理念和模式,如礼法合一、前馈控制等。就社会管理的实践而言,多位学者基于区域社会管理的实践,包括具体的城管执法、村级公共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问题,对中国各地摸索提炼出的精细化管理、软性管理等模式的形成原因、具体内容、特点等进行了说明和评价,进而提出了各自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策略的认识。

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方面,与会学者应当说在以下观点上有着基本的共识:一方面,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有着共同的目标,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科学发展,这也高度契合着社会学的经典主题——秩序与进步;另一方面,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又处于不同的层次,社会建设包含了社会管理,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内容,具体而言是与民生事业、社会事业、社会结构相平列的内容。当然,在作用、机理上,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也还存在着其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探讨也还有深入的必要。

经过主办方及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的举办实现了既定的交流思想、提升认识、推动研究、促进合作的初衷,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领域的学术创新与社会实践。这一努力得到了年会组织者的肯定和认可,在闭幕式上,本论坛与其他六个论坛一起获颁优秀组织奖。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