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郑杭生先生悼念网
2014-11-28

内容简介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是“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

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社会转型与社会学理论自觉”;第二编“发展模式转变与中国经验”;第三编“转型中的问题及文化遗产保护”。

这三编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探索了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这一议题,从总体上明确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矛盾是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这是我们现在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观点。

 

代序

两方面的重大收获——在“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各位代表:

在这个闭幕式上,此刻大家心想满洲里。敖其教授既有灵活性又有原则性。灵活性体现在她同意改变原有安排,会议结束后即上车去满洲里;原则性体现在我们的闭幕式不能少,要把我们的会议开得有始有终。

下面,我就做一个不是总结发言的总结发言。

我们会议的主题是社会转型和理论自觉。我想我们的主要收获也在这两方面。

一、推进了对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各方面的更深入的研究

首先,从总体上明确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矛盾是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陆学艺教授经过研究提出,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有15年。这是我们现在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

过去我们论证过,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摩擦的一面,现在看来,相互冲突的一面更加突出了。

其次,从不同领域来看,例如:(1)剖析了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2)研究了中国人是否自私的问题。梁漱溟先生提出,站在西方的观点会认为中国人是自私的。从中国文化、伦理和社会结构来看,这个结论是不对的。这也涉及理论自觉的问题。(3)城市中的就业、收入、老龄化等的形势不容乐观。(4)牧区城市化的新社会问题。(5)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迫切性。(6)低碳生活的问题等等。由此就给我们的社会建设、社会工作、社会政策提出了新问题。大家探讨了社会工作的新思路、社会政策的新观点。

二、推进了对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的更深入的思考

就对别人的反思来看,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整个话语气氛变了,能够用平等的借鉴的观点来看了。不把自己看矮了,不把人家神化了,也不把人家看得是天然地对的了。这种改变是好的,对中国社会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就对自己的自知之明来看,对自己的学术的自信心提高了,自知之明度提高了。自觉到我们自己有好东西。

我要补充的是,费老的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文明观。这是处理我们自己的文化文明与西方文化文明,其中包括中西社会学理论关系的准则。我强调了必须有自己的可美的东西。没有自己可美的东西,还是为别人作嫁衣裳。我们对外国的文化文明、社会学理论都要避免两个极端。我体会在中国走极端,无论哪个极端,其结果都是不好的。

这次会议在这两方面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会议取得了应取得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将对中国社会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