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书由《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前言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一版距第三版(2003年)的出版已是十年之久了。2009年出版过该教材的精编版,第二版和第一版分别出版于1998年和1994年,如果算上它的前身《社会学概论新编》(1987年出版),本书已有26年的历史了。
本书首版以来,得到各个层面读者的厚爱,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学爱好者的欢迎,被国内各类高校较为普遍地用作社会学教材或参考书,已经累计发行近百万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书和以本书为基础的一些成果这些年来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奖励和荣誉。其中有北京市和国家优秀教材奖、精品教材奖、精品课程奖、教育成果优秀奖。1992年《社会学概论新编》获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年《社会学概论新修》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996年本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2年和2003年本书第二版和第三版都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本书的精编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本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7年获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3年,以本教材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概论”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奖,2006年又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奖;由本书主编牵头和以本书为基础的教学研究成果曾四次(分别是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四次(分别是1997年、2001年、2005年和2009年)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以本教材和课程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在教育部开展的三次一级学科评估(2004年、2009年和2012年)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都名列全国第一,这与本教材及其所奠定的基础无疑有密切的关系,也与中国人民大学在社会学人才培养中一贯注重规范而系统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不无关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书的主编,我于2012年荣获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其中颁奖词中提到我“通过组织和编写的社会学教材,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这是对我个人的肯定,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社会学概论新修》的充分肯定。
这里,本书主编要向关爱本书的广大读者、对本书提过建议的有关人士、对本书给以批评指正和评价的有关专家、对本书作过其他实质性贡献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述历史情况,对我们准备新版既是一种鼓励,又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因此本书主编、副主编提请全体参编人员注意:珍惜荣誉,高度重视;集中精力,舍得投入;质量第一,提高一步。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本版编写的有关情况。
2010年7月,本书主编和副主编洪大用确定了本版的修订章节安排,原计划在2010年9月份就向出版社交稿。由于种种身不由己的原因,一直拖延到现在。这是我们深感歉意的。
第四版充分保留了以前各个版本的基本特色,仍以社会运行论为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贯彻社会学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导向,更加强调理论自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做了若干增补,以使教材能适当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和趋势以及中国社会学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尽我们所能提高教材的前沿性、可读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可选择性。对上述五性,我们向参编人员作了如下解释:前沿性——与时俱进,取材新颖,学人之长,不失特色;可读性——文字简洁,生动活泼,循序渐进,雅俗共赏;规范性——概念清楚,定义明确,条理分明,前后一贯;完整性——较为系统反映社会学奠基以来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便于参考;可选择性——学校多样,要求各异,重点不同,各取所需。
与第三版相比,第四版主要变动如下:
(1)本版由第三版的5编25章两个附录,变为现在的4编20章1个附录,字数也由原来的75万变为现在的60多万。
(2)新增加章节:
本版增加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二十章“社会建设”等内容。
(3)删减合并的章节:
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内容,鉴于现在各学校普遍都有研究方法方面的专门课程,这方面的教材也较多,因此本版将第三版中第二十一章“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第二十二章“个案研究与问卷调查”、第二十三章“抽样技术与数据处理基础”和第二十四章“社会指标”共4章的内容,改变为本版的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上述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章的原执笔者是
第三版中第十六章“社会问题概述”和第十七章“主要社会问题分析”合为本版的第十七章“社会问题”。
删去第三版中第二十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其中部分内容在本版第十九章“社会政策”中体现。
删去第三版中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将第三版第六章“社会角色”与第七章“社会互动”两章合为现在的第七章“社会互动”,删去原来“社会互动”一章中“集合行为”一节。
(4)其他各章节的主要修订情况: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增加“个体化”内容。
第三版第八章“社会群体”改为“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增加“社会网络”,“社会群体分化、冲突及其管理”等内容。
其他各章节在基本内容和数据等方面都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与更新。
(5)各章在附“思考题”和“阅读书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本章要点”、“关键概念”等内容,以方便学生掌握各章要点。
(6)将本书前三版的前言或后记作为附录放在书后,供读者了解本书的来龙去脉、各版修订增删的考虑、译名的变动、执笔者更替等情况,以便读者更好了解、把握和使用本书。
(7)关于译名这里要做一些说明。在一版前言中,我曾提出:“本书对一些译名做了改动。例如,为了使中国读者更易于接受,减少误解,我们把gap of generation译作‘代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沿用‘代沟’。英语gap一词,本义为‘裂口’、‘缺口’等,转义也有‘分歧’、‘隔阂’和‘差距’等含义;而‘沟’在汉语里容易引起‘不可逾越的鸿沟’之类的联想,引起种种不必要的麻烦。又如,我们把social institution译作‘社会设置’,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沿用‘社会制度’。本书第十二章‘社会规范与社会设置’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认为这种译法更确切、更能反映social institution的实际含义,还能避免‘制度’一词在汉语中引起的许多人为的困难。”这些论点,我认为现在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在本书第四版中,我也从众,只是在“社会制度”这一章中加上一句:social institution,也译作社会设置。其实凡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都可以换成“社会设置”。因此,本书其他一些章节,也是社会设置和社会制度通用。这一点也希望读者注意。
本书各章的编写人员均是长期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15位作者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3人,他们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各自的领域内各有所长,在所撰写的各章节中都融汇了他们多年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此外,本书有多位作者同时也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社会学概论》的编写工作,其中我和副主编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本书仍有不少不足,留下一些遗憾,由于出版时间紧迫,只好留待新版加以弥补。
本版各章执笔者如下:
郑杭生:第一章;
洪大用:第二、二十章;
李强:第三、四章;
陆益龙:第五、十二章;
杨敏:第六章;
奂平清、饶旭鹏:第七章;
洪大用、奂平清:第八章;
潘绥铭:第九章;
于显洋:第十章;
胡鸿保:第十一章;
林克雷:第十三章;
李路路:第十四章;
李迎生:第十五、十九章;
冯仕政:第十六章;
郭星华:第十七、十八章。
本版由主编统改定稿。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努力和人文分社社长
2013年3月1日
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