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预告】2021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 • “老龄关怀”主题展映论坛
2021-10-14
 
 

 

我们如何老去?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仅意味着我们对于老化的茫然和恐惧,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老年群体的失声和社会漠视。老年人的情感体验、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代际沟通、生死观念、优逝行动,既是需被尊重的他者经验,又是我们自身终将面对的生活世界。

本次“老龄关怀”主题展映论坛的作品,由本届影展入围的5部老龄题材纪录片,和1部外邀的优秀纪录片组成。6部影片的主创人员,将与人类学、老年学、电影学、传播学、艺术学的学者和观众展开深入交流。我们希望通过影片现场展映和跨学科深入研讨,在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脉络中审视老年群体的生命经验,亦通过老年群体的人生体悟透视时空流动和社会变迁。吁请学界和社会对个体生命、老年群体和老龄问题的更多关注,引发对我们和他人如何老去的思考和行动。

01 论坛基本信息 

◎ 论坛名称: 

2021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  “老龄关怀”主题展映论坛

◎ 时间: 

2021年10月21-22日

◎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530室

◎ 主办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老龄社会政策实践与养老产业综合研究平台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02 日 程 安 排 

单元一 

10月21日,13:30-18:30 

主持人: 

  • 富晓星: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与谈人: 

  • 罗红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教授 
  • 庞 涛: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 孙鹃娟: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
  • 郭劲锋: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
  • 何贝莉: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讲师
 

《在一起》(导演:王宁彤,60分钟)

 

生老病死,我们终将面临告别。有时候,它来得如此突然,我们准备好了吗?是否会留有遗憾?纪录片《在一起》记录了人类学者罗红光教授对102岁母亲的陪伴,以及纪录片作者王宁彤和患癌症父亲最后几个月时光。既是拍摄者,也是被拍摄者,在居家养老和临终关怀问题上,两位陪伴者以互视的方法,深度参与,尝试打破主体的边界......

 

《余生无余之沈叔》(导演:富晓星,87分钟)

 

2013年,我在黑龙江农垦总局精神病防治院做社会调查,前后历时三年,期间与1954年出生的北京沈叔成为忘年交。沈叔的经历既普通又传奇,是那一代人的缩影。他人很健谈,身体也挺壮实,每天都闲不住,总会帮着干些活。他最烦恼的事就是出院,尽管他嘴上会说,医院挺好的,干净卫生,其实他一直惦记着出院。2018年,依托玉润基金会带老人回家的公益项目,我随沈叔踏上回农场、回北京之路……

导演简介: 

王宁彤,拥有20多年电视媒体从业经历,2004年至今中国电影频道(CCTV6)担任制片、导演、主持。2014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视觉传播,文化人类学。曾获中国民族学学会优秀影片奖、广西民族志电影节优秀影片奖等奖项。 

富晓星,人类学博士,副教授,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类学研究所。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医学人类学、青年志愿服务等。曾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一等奖、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志纪录片收藏奖、中国民族学学会优秀影片奖等奖项。

单元二 

10月22日,8:30-12:30 

主持人: 

  • 王修晓: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与谈人: 

  • 鲍 江: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教授
  • 王海飞: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 梁君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唐 丹: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教授
  • 谢立黎: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教授
 

《归去来兮》(导演:黄欣,75分钟)

 

老方年近七十,混迹于纽约华人区三十年。在台湾时曾是潜力无限的新锐导演,来纽约后是尝尽人间疾苦的孤寡老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方决定重拍三十年前自己在台湾的获奖作品。一群年轻的电影留学生无偿加入剧组,帮助老方重温那份念念不忘的电影初心。

 

《愿望晾衣架》(导演:徐秋玉,24分钟)

 

本片以英国一养老公益项目“愿望晾衣架”的开创发展,以及在中国的初次尝试为主线,通过讲述三位老人的愿望实现过程及人生故事,深入观察英国老龄化社会下,老人们孤单封闭的现象。呼吁社会给予养老院中与外界隔绝的老年群体更多关怀。

导演简介:  

黄欣,2013年起旅居纽约,期间执导多部短片,并在众多电影电视剧、广告、宣传片中担任导演,摄影和后期剪辑工作。其创作的悬疑短片《APART》获得2015年Asians on Film电影节最佳动作短片奖项,并在HBO的赞助下于AMC影院展映,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2018年起回国发展电影事业,入选第三届成龙A计划学员。现常驻北京,筹备第一部剧情长片。

徐秋玉,1995年生于北京,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民族志纪录片专业,在中英两国拍摄过多部独立纪录片作品。在纪录片创作中关注老龄群体的生存现状,及东西文化冲突交融议题。

单元三 

10月22日,13:30-18:00 

主持人: 

  • 杨春宇: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与谈人: 

  • 刘湘晨: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纪录片导演
  • 熊 迅: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 陈 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张 海: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 杨宇菲: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纪录片导演
 

《一个人的剧团》(导演:吴晓丹,94分钟)

 

自清朝末期以来,观看布袋戏是湖南西南地区普遍的一种娱乐方式。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到,它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既要有先天的好嗓子,还要精通唢呐、笛子、锣鼓等乐器,手上的木偶和乐器要无缝切换,两只脚同时支配锣、鼓和镲,嘴里要唱男女腔调,同时还要吹奏颡叫子,没有心、眼、口、脚、手的高度协调无法完成表演,是名副其实的“独角戏”。

随着时代的变迁,布袋戏已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刘永安是邵阳布袋戏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是当下技艺最高的老艺人,与布袋戏交织的几十年岁月,有过漂泊、有过谋生、有过仗义……不变的是坚守与传承。

一根扁担,挑起的是全家的生计,这一肩四五十斤的行头就是刘永安几十年走南闯北的全部身家。刘氏布袋戏,是邵阳当地群众口中“三副半担子”里最有名的一副,传至刘永安手里已是第十八代。他坚信布袋戏还有新的春天。他不愿让布袋戏在自己这辈断了根!他的儿子已经错失了成为接班人的机会,孙子刘宇成了刘永安家传技艺的最后希望……

 

《水老鸦》(导演:邓荟,37分钟)

 

杨月岗是大理洱海驯养鱼鹰的高手,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洱海中度过。大理的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凭借着嘹亮的嗓音和一手放鱼鹰的本事,鱼鹰表演项目成为了老杨新的人生舞台。但是由于洱海水质的不断变差,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一切围绕洱海开展的生产活动都被叫停,与此同时老杨被查出身患癌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身体机能的损坏将他的生活裹挟其中。鱼鹰即将远离洱海,在老杨油尽灯枯之际,他奋力歌唱,只为那即将逝去的时光。

导演简介: 

吴晓丹,山西运城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工作七年。自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采集至今,已参与了17项传承人的数字化记录。

邓荟,艺术学硕士,大学教师,曾在纪录片导演顾桃工作室工作,参加栗宪庭电影学校培训班。纪实短片作品《留守希望》入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国内赛事。

※补充说明:为了保护参展影片的版权,本次论坛将只进行线下观影与讨论,不会进行线上直播,请各位谅解。

图文来源:参展导演提供 

编辑: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