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三届社会学青年论坛会议在长春举行
邓之湄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08-23

青年社会学者应有历史担当

全面建成小康 促进民生共享


 

  8月13—16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共享民生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三届社会学青年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培林在致辞中说,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空前广泛深刻的时期,中国社会学应有自身的历史担当,在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领域,发出社会学者应有的声音。他勉励青年学者将目光始终投注于最鲜活的社会现实当中,坚持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导向,为探寻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围绕“社会管理体制转型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文化变迁与传承”、“基于群体视角的社会治理”,以及“基层社会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社会组织与制度创新”、“新常态下的城市与农村发展”、“群际关系与文化认同”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中国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主持开幕式。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壮志,分别就哲学与科学异同中的方法论问题,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周边政策与上合组织的新发展作了主题演讲。

 

  探索东北社会转型发展新思路

  此次论坛在吉林召开,东北地区的社会转型和发展议题自然成为焦点之一。

  作为新中国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单位制是其长期以来社会运行组织的一大特征。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北逐渐从“单位社会”进入“后单位社会”。然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田毅鹏研究发现,单位制在看似走向消解的同时,却伴随着一种“反向运动”。在一些大型国企和村落等地方,单位制反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强化,出现“新单位制”现象。“旧的制度未完全退去、新的制度又到来,东北社会便呈现出一种‘重层结构’特征。”

  在此背景下,部分社会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假若东北地区因历史惯性和自身属性,无法短时间从单位制完全向市场化转型,我们能否转换发展思路——“基于东北区域大型国企为主体的典型单位制度资源,因势利导,凝练形成自身发展的独特优势,从而扬长避短,将市场化与东北区域的单位制特性、重工业特性和后工业特性紧密结合,为东北社会发展创新提出有效对策。”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王文彬说。

  棚户区改造后的回迁社区是东北社会治理的盲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芦恒从上述同样视角出发,经过十年跟踪研究,探索如何通过发掘单位社会自身在组织、动员、社会空间、单位人主体性等方面的优势,从单位人再组织化、健全动员机制、重塑社区认同感、激活单位人抗逆力等方面,对棚户区进行优势治理。

 

  关注城市化中的社会群体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人口大规模流动和城市面貌急剧变迁,伴随着诸多社会议题的发生。

  面对大城市发展中“城市病”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城市中产阶层选择逃离大城市,形成了“逆城市化”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张慧以云南大理的“逆城市化”现象为例,提出以生态、文化和生活价值追求为特征的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更能适应大城市选择回归人群的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病”带来的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小城镇或农村的文化吸引力,将更有利于均衡地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除了中产阶层之外,白领新移民、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农村失能老人等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也成为论坛上社会学者们观察的重点。

 

  增强社会学后继者使命感

  此次论坛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社会学青年学者与博士后。大家在热烈的碰撞交流中,启迪了研究,增进了思考,增强了身为社会学发展后继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与会青年学者代表吕鹏表示,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研究逐渐领悟到,社会学者既要通理论又要接地气,既要有情怀也要懂技术,唯有将四者融会贯通,才能让社会听到更有力的社会学声音。

  博士后代表谭旭运表示,在诸多社会学杰出前辈引领下,后辈学者定要努力做“顶天立地的学问”——既要追求前沿,运用世界眼光积极探索,努力构建经得住考验、具有自身文化特色和现实基础的原创理论;又要深入基层、扎根田野,为中国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吉林大学承办。第三届社会学青年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