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疫情视角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线上高峰论坛举行
人民网
2020-04-02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万鹏 吴兆飞 任一林)3月27日,“疫情视角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线上高峰论坛举行。针对疫情大考中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及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等课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地方单位代表在线进行理论研讨与案例分享。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在致辞时表示,此次高峰论坛响应国家号召,探索疫情暴发期间凸显出的社会治理问题,探索社会治理的科学规律,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在主旨发言部分,几位社会治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针对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数据的助力作用、疫情防控中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议题展开讨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李强在“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创新”主题发言中称,此次疫情防控特别体现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意味着共建、共治、共享,既需要中央统一指挥、全国资源的统一调配,也需要每个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夫指出,此次抗击疫情充分体现出了基层社区这个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巨大优势,他提出,应从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完善动员机制、以专题活动形式激发基层社区活力等三个方面将社区公共治理的模式延续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书记、副院长赵秋雁剖析了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分析了从立法层面规范社会信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完善多元主体制度体系、完善全过程信用体系、完善信用责任体系等方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大数据防疫”“数字化生存”成为热词,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教讲结合抗击疫情中科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在当今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进行社会治理的创新,社会治理创新必须以高科技作为支撑工具和手段,建立以创新为目标的社会治理体系。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严飞围绕“疫情社会学:数字化生存与治理”进行阐述,探讨了未来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向,指出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数字学习行为正在发生深度改变,新家庭主义的内核不断升华,社会情绪大面积凝聚并带来信息的集中和收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针对“疫情防控中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总结了前期防疫过程中社会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问题,指出应化危为机,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强弱项、补短板、谋长远,交出社会建设更好答卷。

  在疫情防控体系中,舆情应对和处置是重要一环。公众对疫情进展和防控的关切,是疫情防控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社会治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傅昌波分享了“完善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的研究成果,指出在融媒体时代更要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完善舆情应对机制。

  疫情中,基层政府部门经历着社会治理能力的大考,来自重庆市武隆区、辽宁省鞍山市、山西省吕梁市、河南省汝南县等地方单位代表,针对疫情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与创新的模式进行分享。

  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人民网理论频道联合主办。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成岗主持,他表示,专家学者的观点弥补了风险研究领域、应急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治理交叉领域的理论赤字,探索和丰富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政策工具箱。

  本次论坛与会者提出诸多社会治理能力领域的深刻见解,面向未来,社会治理领域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维度的研究,推动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转向,为应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