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超
2010-11-19
(1901—1968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安徽徽州歙县人。主要从事都市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研究。
1915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92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28年回国,在南京金陵大学教授社会学原理及都市社会学。
1928年组织成立东南社会学会。
1930年组织成立中国社会学社,历任理事、副理事。
1931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兼任清华大学教务长。
1946年任中国善后救济总署顾问。
194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井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
1952年在中央财经学院任教。
195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吴景超在他的代表作《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一书中,提出了“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理论。他根据人口密度和职业两个标准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四种:第一种国家,人口密度颇高,农业中谋生的人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较低;第二种国家,人口密度颇低,农业中谋生的百分比较低;第三种国家,人口密度颇低,在农业中谋生的人百分比较高;第四种国家,人口密度颇高,在农业中谋生的人百分比较高。他认为中国正属第四种国家。这类国家的出路在于:①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②改良生产技术;③实行公平分配;④节制人口,并提倡“用机械的生产方法,去代替筋肉的生产方法”。
吴景超是中国社会学界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侧重于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特别是都市社会。他在《都市社会学》一书中,阐明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明确界定“都市区域”与“都市的区域”两个概念的不同,认为都市区域不但包括都市的本身,还包括都市以外的附庸,而都市的区域主要指都市本身的情形。他还进一步探讨了理想都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