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环境心理学注重人与环境关系的最优化
吕晓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24日
2011-03-02

        环境心理学因与建筑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等学科领域密切相关,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概念。目前,环境心理学呈现出更多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发展态势。

  透镜模型和生态知觉理论

  受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布鲁斯维克提出透镜模型(Lens Model)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建立新的兴趣点,或忽略一些方面而将有机体的批判能力归因到识别生态学中关于输入和输出方面的多样的、复杂的选择。由于未来是不可预期和不确定的,个体只能通过已有的经验,对感官获得的近刺激特性与相关的线索进行联系比较,即运用经验的法则实现对远刺激的认识。但是,由于人们的经验、时空的限制以及采用线索的差异,通过近刺激获得对环境本身的认识并不是绝对的。因此,该理论强调个体对环境的积极主动的知觉,重视后天的经验和学习。

  由于个体的经验和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感官获得的环境刺激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环境的知觉是动态的、变化的,难以采用现成的知觉经验加以认识,只能采用经验和线索递进实现对远刺激的精确认识。布鲁斯维克将“环境的概率”引进心理学领域,因而,透镜模型也可称为概率知觉理论。他认为,心理学忘记自己是一门关于机体—环境的科学,已经变成了只关注机体的科学。基于此,他提出的生态效度就在于实现对现实环境和知觉环境之间一致性的认识。

  与之相反的是,吉布森的生态知觉理论认为,人们直接知觉已存在于环境之中的意义,并通过社会化习得这种意义。个体无需通过中介的建立和解释就能认识环境刺激的意义。对此,吉布森提出了重要的可得性概念,也就是环境对象所具有的功能性特性。因此,环境知觉的重要作用在于发现对象的功能,并利用其功能。

  对比二者的理论观点,布鲁斯维克重视个体在与环境的交往中主体的作用,人与环境分离,环境是主体逐步获得准确认识的被动的客观存在;相对忽略了环境客体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对经验、认识手段等产生影响的反作用。吉布森则更加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环境中客体的呈现是即时的,个体只是在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下获得了刺激的可得性意义。即便如此,二者均强调对现实环境整体取向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与知觉环境的一致性。

  人—环境交互作用模型

  斯图克尔斯提出的人—环境交互作用模型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交互作用的认知和行为形式、交互作用的作用和反作用阶段。将两个维度的分类两两匹配,就获得人—环境交互作用的四个模型:解释的(认知、作用)、评价的(认知、反作用)、 操作的(行为、作用)和反应的(行为、反作用)模型。

  解释的模型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表征和结构有关,涉及空间环境的认知表征和人格与环境两个方面。一直以来,环境认知和环境知觉都算是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此时的研究工作使大量的概念得到鉴别区分,譬如环境认知与知觉的、认知的和情感的过程、基本的空间认知(如空间客体的知觉)与宏观的空间认知及认知地图与认知图式等相近的概念。关于人格与环境的研究则关注特定个体在解释环境过程中独特组织的结构和表达。克莱柯指出,环境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至少有两个主要方面:环境倾向的概念和测量;利用已有的人格测验来预测人们对物理环境的使用和改变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评价的模型是人们针对预定的性质标准对情景进行评价,包括环境的态度和环境的评价。评价过程或者是人们对周围环境质量判断的方法在环境的态度和评价中得到最直接的检验。关于环境的态度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公众对环境问题(如污染、资源损耗)的态度和了解;与改善环境条件有关的个体的态度、信念和行为的一致性程度。环境的评价不仅与人们对当下环境的态度有关,而且与他们塑造未来环境的偏好有关。评价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们根据环境质量的预定标准判断存在的或者潜在背景的适合度。近年来,随着公众对环境污染关注的增加,环境评价的研究也在扩展,只是在环境评价的结果方面,存在着个别和组别的差异。

  反应的模型是环境对个体的行为和幸福感的影响,包括物理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心理学。该领域的研究关注环境压力源(如噪音、污染和高密度)、建筑环境(如房屋和城市设计)以及自然环境(如气候和地形)的行为、健康后果。压力源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鉴别出调解压力源对人们产生影响的认知和心理的因素。建筑环境方面,已有研究检测了居民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空间的临近性对友情模式的影响以及校舍的设计形式对拥挤感的影响。至于自然环境方面,在环境心理学出现早期,人们则很少注意到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生态心理学中的基本分析单位是行为背景,它更强调特定的环境在人对环境的反应中所起的决定作用。

  实现人与环境关系的最优化

  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研究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社会特色。如何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最优化一直是环境心理学秉承的理想目标。

  学界对其发展的趋势作出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考虑。就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而言,有人认为,环境心理学可能朝着环境的灾难事件对心理的影响、文化在人类理解行为中的作用以及环境对犯罪行为和犯罪恐惧的影响等三个方向发展。在具体的研究层面上,需要根据地区特点进一步细化,比如日本重视自然灾害中的地震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方面的研究。也有人从学科的发展角度认为,环境心理学将会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这种认识是基于环境心理学本身的研究内容所辐射的范围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作出的推测。

  此外,有人主张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应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转至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融合。如果从治理环境污染角度出发,这一主张对解决实际问题作用明显。从巴克的生态心理学研究甚至更早的研究以来,定性分析与定量技术的融合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特色。因此,这种技术上的融合将继续延续,而且在两种不同取向的逐步深化趋势下,融合的程度可能更加紧密。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8版心理学文章之一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