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0 年04期
2010-10-27

 

全球化和新学术专家: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英文)

大卫·阿什利  蒋雅蓉  

【摘要】:本文旨在区分"现代学术专家""新文化专家"的学术实践。笔者运用韦伯和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阐释相对独立自由的"现代学术专家"的活动,就其行为和社会地位与"新专家"进行比较,并以尼采和福柯的理论说明"新专家"们的动态。最后,本文探讨了新专家、全球化和关于符号与消费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G.Debord)三者的关联。本文试图建立文化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联系。

【作者单位】 University
【关键词】 全球化 知识成果 新文化专家

 

 

主观幸福感结构 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二元分类图式的诊断

王培刚  

【摘要】:传统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是由以情感要素为测量取向的快乐感和以认知要素为测量取向的满意度两种分类所构成,但近期的一项研究认为传统的分类图式存在实质性问题。本文利用CGSS2003CGSS2005城市居民调查数据,证实了传统分类图式的合理性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还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正处于逐步提升状态,且幸福观正在从社会体验向审慎认知转变。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情感要素 认知要素 主观幸福感结构

 

 

苦难与宗教增长:管制的非预期后果

卢云峰  

【摘要】:通过比较历史研究,本文揭示了受压制宗教的成长逻辑,认为压制会产生一些非预期后果:压制往往促进宗教团体进行教义创新,提高信众的来世收益;与压制相伴而生的牺牲和污名有助于降低宗教教义所蕴含的不确定性,从而让宗教变得更可信、更真实,吸引更多的追随者;同时压制构筑了一道防护栏,将搭便车者拒之门外,提高了信众的委身程度,也增加了信众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净受益;压制会促使宗教进行制度上的创新,维持组织网络,让宗教团体禁而不止,并在动荡的社会中迅猛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苦难 宗教增长 非预期后果

 

 

社会分层里的行政他性:李普瑟的结构-张力论

吕炳强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李普瑟的文本,把其对社会分层的构思阐释为一个最适用于公共行政的"结构张力论",试图得出一个社会分层理论,方便引入"行政他性"的概念;其次,套用所得理论分析一个历史个案,1966年发生在香港的一场集体行动,试图表明"行政他性"这个社会实在是如何出现在其中的;再者,分析"能动性结构"难题如何在其中化解。

【作者单位】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关键词】 社会分层 能动主义式特征化 处境之定义 行政他性 能动性结构难题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 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陈云松  范晓光  

【摘要】:因果关系是社会学分析的核心议题。然而,基于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都会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困扰,从而往往难以作出恰当的因果性推断。大量现有的社会学定量分析虽以解释为己任,但实质上要么仅仅停留在描述统计相关阶段,要么得出错误的因果性结论。本文以社会互动研究为例,详细讨论了遗漏偏误、自选择偏误、样本选择偏误和联立性偏误等四种主要的内生性问题的来源,并介绍了克服内生性问题的一系列模型识别方法。最后还基于中国综合调查(CGSS2003)问卷,提出了通过提高调查数据信息量以利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 牛津大学纽菲尔德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内生性 因果效应 社会互动

 

 

家庭、工作、金钱与道德:中国代际间的价值观差异(英文)

克里斯托弗·斯瓦德  袁浩  

【摘要】:中国快速的社会变迁从哪些方面折射出代际间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本研究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代际间在工作观、家庭观、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方面比较显著的差异性。研究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第4(2000)的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将其与2005年在上海对中年商人及其父辈所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进行了对比,试图发现两代人之间是否存在价值观的断裂或延续。结果表明:和老年群体比起来,中年群体较少关注节俭,更多关注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并且较少关心父母对规范的传递负责;中年和老年群体都很看重努力工作这一价值观。

【作者单位】 Bremen
【关键词】 代际差异 道德 社会价值观

 

 

外来工社会排斥感探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陈黎  

【摘要】:本研究发现,珠三角外来工感受到的经济排斥较其感受到的心理排斥强烈。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来看,外来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削弱其社会排斥感。但是网络的封闭性和性别趋同性特征不利于削减其社会排斥感。网络规模大、网络异质性高、强关系提供资源能力较强的外来工,其经济排斥感较弱;认为自身在网络中的位置重要及最好朋友全是企业内成员的外来工,其心理排斥感较弱;而第一次打工时多人一起外出、网络中性别趋同性高的外来工,其心理排斥感较强。可见,外来工扩大其社会交往范围,增强网络的异质性有助于削弱其排斥感。

【作者单位】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 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排斥感

 

 

再造传统 以云南省镇沅县苦聪人为例

何菊  

【摘要】:国家运用行政力量投入财力物力,全面彻底地改造云南省镇沅县苦聪人的传统。镇沅县将苦聪人的传统作为与国家博弈的资本,以争取更多的资源与其他利益。地方精英精心制作苦聪人的传统,配合地方政府博弈,迎合国家政策与理念,也树立了自己的声望。作为地方民众,苦聪人并不是被动者,他们是实践传统的主体。在"再造传统"的场域里,这四个分层力量相互作用,形成张力关系。传统的发展方向由国家、地方、精英和民众四个分层因素共同决定。在这种情境中,传统不是断裂的,而是绵延的连续体。这四个分层因素的紧张关系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传统 国家 社会 场域

 

 

2008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选题及其进展综述

马戎  梁茂春  马雪峰  祖力亚提  阳妙艳  赵蕊  

【摘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新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外来移民 作者研究 宗教 社会学研究 族群边界 种族隔离 收入不平等 制度研究 少数族群 社会分层

 

 

技术治理的运作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L街道一门式电子政务中心为案例

黄晓春  

【摘要】:本文试图从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互动机制的角度,对中国政府改革进程中信息技术促进基层公共部门革新的方式和路径做出较为深刻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发展了S.巴利和简.芳汀关于新技术与组织互动机制的模式化分析框架,建立了技术结构的时间序列互动分析模型,并进而对上海L街道引进信息技术革新一门式服务中心的复杂过程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互动机制 实践情境

 

 

政策学习的障碍及其超越 以中国国家饮用水标准为例

王程韡  

【摘要】:本文通过对政策学习理论的梳理,借鉴了Latour的联结社会学的概念,对政策学习的社会性作了拓展,并将政策学习的问题定义为政策相关的行动者网络和异质性理念的共同演化。作者认为,在政策学习的过程中,随着网络联结的固化和知识集合稳定为"共识",政策学习的障碍也由此"共生";相反,由处在不同网络联结关系中行动者的个体学习所引发的多样性的"失衡",也为政策学习障碍的超越奠定了必要性的基础。本文进而以中国饮用水标准20年演变过程为例,验证了政策学习障碍的生成及其超越的机制。作者认为新标准的推出是在新的行动者加入的情况下原有的"环保"问题被转译成"公共安全"问题所致。同时,反思了饮用水标准本身被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两次标准化繁盛时期边缘化的原因。最终针对标准执行过程中"公共"贯彻的不彻底以及没能透彻的理解"安全"的含义等社会体制方面的阻力,揭示了新饮用水标准在执行中可能面临的深层次困难。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政策学习 饮用水标准 行动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