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年04期
2012-08-06

从“大众社会”到“社会学的想像力”

理解米尔斯的一条内在线索

 

     摘要:本文试图阐明,在米尔斯对美国社会的经验研究与其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纲领之间存在着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通过对米尔斯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经验研究成果,即由《权力新贵:美国的劳工领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以及《权力精英》所组成的“美国社会分层三部曲”的考察,作者发现,从这些研究中所浮现出的“大众社会”图景深刻地影响了米尔斯关于“社会学的想像力”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揭示了米尔斯的社会学著述所关注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对于社会变迁可能性的探寻,以及对于现代社会中人的意义的关切。

 

 

 

帝室与外家:西汉政治中的家族伦理

杭苏红

 

     随着先秦封建宗法的衰败,秦汉帝国建立了皇帝制度。与之相随的,是西汉外戚势力的极大发展。从这一现象出发,本文试图探寻出一条理解中国传统政治中“家国关系”的新思路。基于对“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等史料中外戚受爵人数及方式,外戚为官者人数等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具体历史文献,本文认为,西汉外戚通过“以亲受爵”的方式广泛地占有社会身份等级中的上层地位,并占有三公九卿、“大司马***将军”等官职中相对大的比重,影响着整个西汉政治的发展。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同西汉分封同姓诸侯国所造成的中央势弱的“形势”有关,另一方面根源于以“亲亲”与“义”为根基的家族伦理,后者维系着姻亲家族间的支持,从而为西汉帝室与外戚之间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我们可以一窥西汉政治中“家”与“国”的同构性。

 

 

社会结构与儒家理想:瞿同祖法律与社会研究中的断裂

     瞿同祖的早期与晚期著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与《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二书中,社会结构与儒家理想通过法律严密地搭合在一起,但是这一严密的结构在晚期著作《清代地方政府》之中被极大地颠覆了。本文通过考察以亨利·梅因为代表的西学对于瞿同祖思想的影响,指出瞿同祖对于法律的考察有着“去自然法化”的特征,即忽略法律的道德内涵,并且以研究协变为历史考察之要点。在《汉代社会结构》一书中,瞿同祖试图将这套机制分析与儒家理想“亲亲”与“尊尊”相结合以解释社会结构的维持和变化,却发现这一机制导致了结构的极端不稳定。这极有可能导致了瞿同祖在《清代地方政府》中忽略儒家经义而赋予社会条件本身以高于一切的重要性。

 

 

 

农民工收入与村庄网络

基于多重模型识别策略的因果效应分析

陈云松

 

 

     以往基于家庭网和社交网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没有影响。这些结论的得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民工个人网的范围界定不准,且对内生性问题解决不够。本文采用22个省份的农户调查数据,针对中国农民工频繁返乡的特点,证实同村打工网的规模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收入具有正向因果关系。为解决影响因果判断的内生偏误问题,本文采取赫克曼二阶段法和工具变量方法组合使用的多重模型识别策略,把村庄遭受的自然灾害强度作为工具变量。

 

 

 

资源分布、阶层地位与社会支持

基于东亚华人社会的比较

    已有研究大多从网络结构角度讨论社会支持,本文基于2006年“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的数据,从地位结构观角度探讨了东亚华人社会城市居民的社会支持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资源分布格局的华人社会中,阶层结构对城市居民在社会支持选择上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在正式支持和混合支持的选择上,与中国大陆相比,教育地位对港台地区居民选择混合支持的几率有更明显的正向作用;在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的选择上,教育地位对中国大陆居民选择正式支持的几率的正向作用更强。

 

 

 

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

吴愈晓

        一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最近甚至开始出现女性超过男性的趋势。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本研究探讨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并着重检验影响教育获得的各主要因素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第一,性别不平等存在城乡差异,农村户口居民的性别不平等程度高于非农户口居民;第二,父亲的职业地位指数(ISEI)或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低,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第三,兄弟姐妹人数越多的群体,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最后,不同教育层次入学机会的性别不平等程度也不相同,教育层次越低,升学机会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笔者认为上述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模式来源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父权制观念或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认同感的差异。

 

 

 

 

父母期望的自证预言效应农民工子女研究

高明华

     自证预言效应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本文在概要评述自证预言概念的缘起、发展及其实现过程的基础上,运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三角测量法,考察了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期望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认为,父母期望具有强有力的自证性影响。在“父母感知”与“孩子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中,有3/5是源于父母期望的自我证实。研究还发现,亲子沟通质量是父母期望正确性的调节变量,父母期望存在着言语报告和行为表现上的不一致。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 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 以鄂中桥镇为例

田先红

    本文以桥镇为个案,运用国家、基层政权和农民博弈关系的三层分析框架,阐释了乡村基层信访治理中“包保责任制”的实践逻辑和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尽管“包保责任制”能够强化包保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访治理工作难题,但监控环境与空间隔离、监控技术与社会基础、监控强度与道义压力这三大矛盾使得这一制度的运行陷入困境,滋生了越来越多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的“目标替代”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阐释了中国科层制运作的三大矛盾,即理性科层制与非理性运作的矛盾、专业化与综合性的矛盾、常规运作与非常规任务的矛盾,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本研究强调,在中国基层权力运作中,长期而广泛存在的名实分离的矛盾现象,不仅仅是科层体制内部各行动主体博弈的结果,也不纯粹是一个组织激励问题,而是由科层体制与乡村社会的合力所催生。由此,在推进基层政权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就不能局限于制度建设层面,还要考虑是否具备支撑现代基层政权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

 

 

 

流散研究的兴起及其基本动向

朱敬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跨境人口急速流动,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乃至冲突在深度与广度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流散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兴起和发展的。目前,流散研究虽然涉及了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且在各领域中其相关研究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但从根本上说流散研究具有社会学的学科特征,种种流散问题研究的分支领域都离不开社会学的视角,其主要概念如族群、移民、族群特性、跨国主义以及多元文化理论等,向来为社会学所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流散研究产生的渊源和基本概念变化的辨析及其发展史的梳理,勾勒出流散研究的历史轮廓和现实流变,把握其当前的具体动向并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什么最重要?生活世界的回归

评凯博文《道德的重量》

薛亚利

  

 

“污秽”与道德秩序

评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

刘宏涛,潘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