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试(下) 渠敬东
本文系统梳理了社会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权研究,试图从占有、经营、治理三个经典理论概念出发,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文章指出,乡镇企业在占有关系上汇合了公有制、共有制和私有制等多重因素;在经营关系上则充分利用双轨制的体制环境,将土地承包、企业承包经营和财政包干结合起来;在治理关系上将体制的、知识的和民情的等多向度的治理机制相融合,解放了家庭、宗族、习俗等各种传统资源,并以此寻求实践中的改革与创造。乡镇企业作为社会运行的多重因素和多重环节的交集点,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出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
从类型学到动态研究:兼论信仰的流动
卢云峰
自从杨庆堃提出“混合宗教”与“制度化宗教”概念之后,类型学建构成为华人宗教研究的主流。本文尝试进行视角的转换,用“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研究”来分析华人社会中信仰的流动。该视角一方面强调类型学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中国宗教时有必要对“灵”、“义”等本土概念予以社会科学化;另一方面它强调揭示类型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将静态的类型学考察转化为动态分析。本文认为,动态的视角有助于关照到被类型学忽略的过程以及隐匿于其中的趋势,继而发展诸多经典理论,即研究神灵的流动有助于理解“神灵的诞生与竞争”,研究信徒的流动可以丰富“改教”理论,对宗教组织流动的研究则可以拓宽“教派—教会”理论的视野。
文化、历史中的“民族精神”——陶云逵与中国人类学的德国因素
杨清媚
本文通过民国时期人类学家陶云逵这一个案,来梳理德国“文化”概念经过中国学者的思考和运用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历程。作为第一位运用“文化”理论进行实地经验研究的中国学者,陶云逵在实证研究中思考如何保存“文化”自身的神圣性,肯定人的精神价值,对各文化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和理解问题展开过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仅在人类学内部有意义,而且构成了人类学、社会学与哲学和历史学对话的可能。本文跟随陶云逵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脚步,呈现他在文化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索,并试图指出,陶云逵对“文化”如何制约“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提出有力的现实和历史证据。
对宗教组织之信任的探索性研究——以上海数据为例
李峰
本文利用上海市的调查数据,从宗教归属、人口学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和其他机构信任等方面对宗教组织信任进行分析,了解人们对宗教组织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回应。结果显示,与对其它机构的信任相比,民众对宗教组织的信任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宗教归属、社会信任、组织参与和对世俗机构的信任对宗教组织信任的影响最大;阶层、社会参与也有一定的影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等无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劳工收入差异与分解——基于珠三角、苏南与浙江三地数据的实证研究
魏万青 | 谢舜
本文基于珠三角、苏南地区与浙江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珠三角、苏南和浙江三大发展模式对劳工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工月均工资水平苏南地区最高,珠三角地区最低。通过进一步研究三种发展模式工资差异分解发现,苏南地区劳工工资高于珠三角、浙江两地,主要是由劳工的人力资本等禀赋特征造成的,苏南地区发展的特点对劳动者人力资本要求更高,由此导致了苏南地区劳工月均收入更高。但从人力资本等禀赋特征的收入回报率来看,苏南地区却是“效率”最低的,浙江、珠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价格”高于苏南地区。
关系网络与地下经济——基于上海一个自行车黑市的研究
强舸
本文以一个自行车黑市为案例,考察关系网络与地下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自行车黑市活动衍生的关系网络促进了信息传递,提升了信任水平,降低了安全风险,增加了黑市的效益,塑造出互惠的交易模式。随着黑市的运作,关系网络继续演化,当信息和信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黑车贩子间达成了关于货源收购和价格同盟的卡特尔协议,黑市的运作方式再一次被改变。关系网络对潜在违规力量产生威慑,起到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农业“去集体化”过程中的乡村治理与底层政治——对一段乡村历史的分层解读
李洁
本文采用底层史观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去集体化进程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江淮地区某村庄口述历史材料和文字档案材料的并置后发现,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讲述存在不同层次的叙述文本。乡村共同体的隐藏文本揭示了集体化末期基层村庄的行动能力仍然是权宜而分散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仰仗外部局势的变化。然而在上层精英的叙述中,群众及其需要却被赋予附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主流历史的叙述方式与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的合法性需要密切相关。
经历乳腺癌:从“疾病”到“残缺”的女性身体
黄盈盈 | 鲍雨
在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背景下,本文关注女性乳腺癌问题。基于对14位有乳腺癌经历女性的深度访谈后发现,经历乳腺癌女性的身体与其说是一种患病的身体,不如说是一种被视为残缺(了乳房)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别态身体。“残缺”表现在身体机能与感受(疼痛感与行动受阻)、身体形象(掉发与切乳)、个体认同(患者身份、女性身份及正常的社会人身份)和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本文展现了女性在经历乳腺癌的过程中(尤其是被切除了乳房之后)如何面对、管理被医学与社会标定为“残缺”的身体,如何努力恢复身体和“正常”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身体从医疗空间走向社会空间时,“残缺”感与正常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以及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多重性与政治性。
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问题——议题转换与范式变革
孟庆延
土地革命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战争动员并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有关近代中国革命的诸多研究中,土地革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本文在细致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问题意识、理论范式与具体议题三个不同层面,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有关土地革命的研究做一批评性回溯,以此澄清土地革命的问题化过程,进而理清学术的内在理路与发展变化过程,洞悉不同研究传统与理论视角所存在的问题与局限,为新的学术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
综述
“总体性”与社会学的历史视野——“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学前沿:社会学的历史视野”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