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05期
2013-11-25

论文

 

 

公民身份认同: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形成理路

郭台辉

  公民身份的认同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公民身份研究与认同研究结合而被推动起来的,是亚民族的地方认同与超民族的区域认同汇合到政治层面得以表达的结果,对西方民族国家建构的现代公民身份及其认同形态都产生很大冲击。公民身份与认同既相矛盾又可部分融合;公民身份认同主要关注个体或群体对政治共同体之成员地位(包括自我安全、归属、团结、包容或排斥)的心理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于提升政治共同体之成员的尊严和地位。公民身份认同研究从外部可以划分为宪政爱国主义、多元主义、激进民主主义这三种理论视角与政治主张,从内部可以划分为合法化构建的、拒斥性的、重新规划的公民身份认同三种类型。本文立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主要文献,旨在厘清公民身份与认同两议题的结合过程,阐释据于公民身份认同的不同理论旨趣,探讨其内在的分形结构。公民身份认同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内部分形在现实上正挑战着现代公民身份的单一认同结构。

关键词:公民身份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合法化构建的拒斥性的重新规划的

 

 

马克斯·韦伯:基于社会动力学的思考

张旅平

  德国社会学创建的年代正值经典(自然)科学处于顶峰的时代。在唯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社会学方面一度盛行因果一元论的决定论。为了改变此种状况,韦伯把“价值分析”引入社会学研究,设立了因果性说明与意义理解两种研究进路。这不仅弥补了方法论的不足,而且还形成了文化意义的社会动力学。凭借此种方法,韦伯最终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西欧不同地区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现代性变迁问题,并为后人发明“轴心文明”概念和深化这一视角奠定了基础。

 

 

论操作化: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启示

吴肃然

  “操作化”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目前许多社会学家对它的理解都源于以语言图像论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科学哲学。语用学转向后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则推翻了语言图像论,指出语词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所对应的客观对象,而在于语词自身的实践用法及其相应的生活形式。这种观点为社会学家们提供了对于操作化的重新理解,也为超越目前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存在差异 ——一项基于治理结构与政治机会(威胁)的城市比较分析

黄荣贵,桂勇

  本文结合社会运动联盟理论和城市治理理论,比较了上海和广州两个城市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形态,提出一个基于治理结构与政治机会(威胁)的比较分析框架来理解两个城市业主组织联盟形态的差异。研究发现,与广州相比,上海的物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基层治理组织架构也更加健全,体制内支持者相对缺乏,从而降低了社会冲突发生以及冲突激化为社会性公共议题的可能性。考虑到都市抗争的反应性特征以及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所具有的社会控制和利益表达双重功能,都市抗争研究应该具体分析行动限制的制度根源、国家在预防社会抗争出现以及在抗争过程中的多重角色。

 

 

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

陈云松

  本文使用CGSS2006的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日常互联网使用与群体性上访、示威、集会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考虑到互联网使用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除了广泛控制被访者的人口学特征、经济社会地位、心理和政治参与经历等变量外,本文还以被访者对信息通讯技术产品(ICT)的内在偏好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联立性偏误问题。研究表明,互联网的日常使用可以扩大城市中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互联网的使用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间的“抑制性双向因果”意味着拓展利益诉求渠道是消除社会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会网络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赵延东,胡乔宪

  个人社会网络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诸多研究的验证。研究认为,社会网络能推动人们的健康行为,从而提升健康水平,但这一影响机制尚需经验研究的支持。本研究利用一项大规模社会调查数据,检验了社会网络对“母乳喂养”这一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母亲社会网络中强关系比例越高,越可能在新生儿成长的早期为母亲提供实际的帮助和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母亲提供母乳喂养的可能性;她们的社会网络中如果有医务人员,能更有效地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也可提高母乳喂养的可能。因此,社会网络主要通过提供社会支持与信息来促进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学校环境与学生成绩的性别差异

王进,陈晓思

  近几十年来,随着女生受教育权利越来越得到重视,男女生在受教育机会方面趋于平等,但学校中却出现了男生平均成绩相比女生普遍偏低的现象,学生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本文采用学校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学习成绩落后的现象多存在于学习环境相对较差的学校。进一步加入中间变量,初步探析其形成机制后发现,在较差的学校中,男生容易在同伴群体中形成反学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女生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因而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性别差异。

 

 

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与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 ——一项基于CGSS2005的实证分析

黄嘉文

  本文基于幸福研究的社会经济视角,通过引入收入水平作为中介变量,将教育程度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也称教育回报效应),并分析它们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程度与城市居民幸福感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拥有中专、高中和大学以上学历的个体是最幸福的。在不同的空间条件下,无论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还是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教育回报对城市居民幸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教育回报在高等教育扩招前对城市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高等教育扩招后,这种影响效应则变得不显著。

 

 

英雄伦理与抗争行动的持续性——以鲁西农民抗争积极分子为例

吴长青

  在中国乡村抗争研究中,农民抗争的动机经常被理解为一种“受损逻辑”。虽然受损逻辑能够部分解释抗争行动的发起,但却不能解释在利益补偿、伦理关系修复的情况下,抗争为何会继续进行。本文在对鲁西农民抗争积极分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推动抗争积极分子持续抗争的动机是一种由抗争行动本身带来的、突出的、不同于受损逻辑的“英雄伦理”。这种英雄伦理发展出了互助连带机制、等级区分机制和友情再造机制等三种机制,从而推动着抗争的持续进行。然而,这三种机制在推动抗争持续进行的同时,也存在着各自内在的限制。最后,笔者讨论了“英雄伦理”对于理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贡献。

   

 

 书评

 

 

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 ——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吴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