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06期
2013-11-25

论文

 

 

涂尔干早期社会理论中的“社会”概念

李英飞

  涂尔干关于“社会”的理论的形成,与由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权利学说演变而来的抽象个人主义给法国社会造成的现实困境紧密相关。通过对该线索的详细考察,本文认为,涂尔干试图通过确立社会既是一个社会体又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存在,来破除自然权利学说有关人的自然权利和社会人为性的基本观点,并以此来重新确立社会团结的基础。但是,这种两重性设定同时也暴露出涂尔干早期思想的内在困境:由于社会作为自成一类的存在,而其理论框架中没有搭建起个人与社会发生关联的方式,因此无法论证社会的正当性并找到社会团结的现实基础。

 

 

脱耦中的合法性动员

王程韡, 王路昊

  脱耦与合法性重建是组织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和中国科技孵化器建设事业的重点。已有研究对组织特性和可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的强调,并不能完满地解释中国大学孵化器脱耦中的合法性动员机制。本文通过对南方某成功运作的大学孵化器的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当面对强大的环境神话压力时,无法实现经济效率的初创期组织必须首先完成合法性重建,才能进行正式的制度化。该孵化器成功的关键在于,首先移植已形成特殊信任的校友网络实现道义合法性,再进一步抓住现实机遇,借助项目的成功实现实用合法性。唯一权威领导的塑造和“四不像”模糊制度理念的宣导等都是重建中重要的意义建构的部分,这也离不开与更大的制度场域的重新耦合。

 

 

神话叙事:灾难心理重建的本土经验——社会人类学田野视角对西方心理治疗理念的超越  王曙光, 丹芬妮·克茨

  灾后心理创伤康复,本质上是一个心理—文化人类学问题,同地方性文化经验密切相关。然而,利用文化经验的议题正被心理咨询辅导治疗这种简单医患关系的临床模式所取代。“5·12”汶川大地震羌族儿童灾后心理康复本土文化实践的纵向历时研究表明,采用羌族文化语境下的叙事文本,能够极大地推动传统文化变量步入族群心理健康促进的前台;而隐藏在西方心理学文本中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导向的心理治疗策略,在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必然面临挑战。这突出表明,外来知识文本在地方性语境中迫切需要用本土视角加以全面校正的重要性。

 

 

农民维权活动的理法抗争及其理论解释——两起征地案例的启示

覃琮

  基于对广西两个征地案例的研究,本文发现,农民维权抗争的实践逻辑,不能用现有的“日常反抗”、“法权抗争”和“规则模式”框架来解释。当地农民维权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可称之为“理法抗争”,其行为理据、策略选择和目标制定都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具体表现为:对被征土地的“待价而沽”、积极运用“拖”的抗争策略、在集体行动中并用“理”与“法”的行动策略,不使事态失控,不与地方政府交恶。农民的“理法”抗争,既根植于乡土社会,也因中国政府政治合法性的转变而导致的国家对稳定的刚性需求、地方追求经济绩效和维稳工作实践之间始终存在某种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促使农民在与地方政府争取拥有平等对话主体资质的抗争过程中形成某种“默契”。

 

 

市场转型与职业性别垂直隔离

童梅, 王宏波

  在社会学研究中,把男女劳动者进入不同职业称之为职业性别的水平隔离,而男女劳动者在同一类职业中从事地位不同的工作,则是职业性别的垂直隔离。本文关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职业性别垂直隔离的趋势。笔者从2009年八大城市调查数据发现:即使在没有性别水平隔离的中性职业中,也同样存在着性别垂直隔离,且市场转型加剧了职业性别垂直隔离程度。

 

 

中国家庭幸福感测量 

王广州, 王军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是“家本位”,测量家庭幸福感在中国具有特殊意义。为克服家庭幸福感测量中存在的自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全国范围有代表性的概率样本调查数据,引入“测量锚点”和“等比例方法”对家庭幸福感评分进行标准化,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家庭幸福感自评异质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标准化与非标准化测量的评分差异,从而揭示以往主观评价变量非标准化测量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以社区融合状况对居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为例,通过分层线性回归模型比较了家庭幸福感标准化与非标准化测量在研究结论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城镇居民普遍信任的区域间及区域内差异分析——基于“资源因素论”视角

敖丹, 邹宇春, 高翔

  本研究采用CGSS2003数据分析普遍信任的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差异,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普遍信任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该发现从“资源因素论”的视角验证了普遍信任的程度差异与地区层面的宏观公共资源的相关性,微观层面的资源(包括个人拥有的资源和个人借用的资源)对地区内城镇居民的普遍信任有正向影响,这一影响会因宏观层面资源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互助合作实践的理想建构——柳青小说《种谷记》的社会学解读

罗琳

  本研究试图通过有关农民互助合作的意识形态表达来探讨这样一个社会观念史问题:合作化在20世纪中叶的中国革命语境中究竟是如何被理解的,它们体现着什么思想观念,遵循了怎样的逻辑,其理念化的构想具体是如何展开的,且在乡村社会中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结果发生了怎样的转换并形成了哪些悖论?笔者选择以描写中国农村合作化历程而著名的当代作家柳青的小说《种谷记》作为分析对象,基于文本分析的视角来透析在其作品中所建构的当时行动主体有关互助合作的理想追求及其实践,从而分析这一理想建构发生转换的逻辑和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以下两点:(1)在政治和阶级分析话语的主导下,原本旨在为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组织起来”的努力却贬损了乡村中的重要生产主体——中农,同时也使得向来对乡村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发挥着“激励劳动的因素”功能的乡村经济伦理开始式微;(2)在以“为公”取代“为私”的理想道德实践中,隐含着以“公家”取代“众人”的逻辑转换;进而形成了以“公家-代理人”为中心的新“差序格局”,由此阻碍了团体格局的形成。

 

书评

 

心灵秩序失范的艺术政治世界溯源——读理查德·克劳斯的《钢琴与中国政治》

罗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