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卷首语
克里斯马
克里斯马(charisma),是马克斯·韦伯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原出于《圣经·新约》的《哥林多前书》,特指因蒙受神恩而被赋予的一种天赋。韦伯则用以指称社会世界中一切具有超自然神圣特质的人与物。它是与世俗相对的超凡,更是与庸常相对的神奇。
尽管历史长河中的“瞬间克里斯马”,会转化为“常规克里斯马”;电光石火会凝固为恒常稳定;先知们的合理化预言亦已融进建制化的常规社会结构之中,但透过对世界各大文明的潜心研究,韦伯对于悠悠千年里那些具有克里斯马特质的先知人物,依然充满了神往之情。
在韦伯看来,现代性的当下世界,是一个诸神退位,也不见先知的时代。一切终极性的崇高价值,都已经从社会生活中消退。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克里斯马这一概念忽然在欧美社会流行起来,从政界人物、演艺明星到艺术大腕,从披头士乐队到一块上好的名牌手表,举凡对于公众略微具有吸引力的人与物,都被人们冠以克里斯马之名。老韦伯若从地下醒来,放眼望去,看到满街都是克里斯马,到处都是以先知自居的人物,恐怕会惊异得说不出话来。
尽管论韦伯学术成就与造诣,在20世纪中罕有人能够与之比肩,但他却首先是一个以政治家自我期许的人。他熟谙政治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脉络,洞察这一领域的幽暗精微。身处德国转型期的艰难时世,他慷慨陈词,为现代政治领域高标英雄式的伦理,既批判只看到权力光鲜外表徒慕虚荣的浅薄青年,也嘲讽只知升官发财而规避责任伦理的票友政治。然而,能够对政治志业作出如此透辟分析的韦伯,其自身的从政生涯却终竟落空,不免令人唏嘘。韦伯以政治为业,是寄希望于具有克里斯马品质的政治领导,能够振衰起弊,将生存的意义重新注入社会世界。
1920年6月,韦伯写下了自己的遗嘱,他将毕生心血所凝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三卷,分别题献给他的妻子、女友与情人。韦伯在生命将终之际显露的这一面相,多少令人感到讶异。其实,他很早即已指出,在世界被理性化的进程祛魅之后,作为卫护自由与个性的屏障,那最后尚存的魔魅(enchantment),只残存于公共领域中具有克力斯马特质的政治人物,以及私人生活领域中的爱欲了。政治与性爱,这在常人看来性质迥异的两个领域,在韦伯这里却被赋予了某种同一性。这禁不住让人联想起清代文学家袁枚所作的两句诗:
“苏小坟邻岳王墓,英雄儿女各千秋。”
王 焱
2009年7月29日
目录
卷首语 | FOREWORD
001 王 焱 克里斯马
随 笔 | ESSAYS
004 赵法生 故乡的狼
007 李道刚 兄弟合家与娜拉出走
010 汤 军 狐狸精是怎样炼成的
013 张慧瑜 一块布的寓言
015 于爱群 胖子国里的瘦总统(伯克利札记)
聚 焦 | PERSPECTIVES
银幕上的社会
018 胡晓梅 唐 浩 人人都爱梅兰芳
027 赵 峰 回家——一部电影和一本书
033 郝 建 烈日之下,安有完人?——俄罗斯影片《烈日灼人》观后
043 王澄霞 民族耻辱与大国风范——我看《南京!南京!》
社 会 | SOCIETY
048 柳士同 仇恨、暴力和苦难
053 翟学伟 诚信危机的社会根源
057 黄帝荣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难
066 王 利 家国关系的现代重构——《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
071 方 刚 30年来中国家庭中的性变革
社会思想 | SOCIAL THOUGHT
080 陆兴华 印度的“多样”与中国的“搞活”
090 邵铁锋 君子的积极自由与公共领域
093 吴万伟编译 不讲效率的公民(下)
世 相 | MASSES
098 陈季冰 一场标签化的战斗
102 张志平 “谣言”的词源学和现象学释义
107 张天潘 将“脑残”进行到底——90后的非主流行为状态
学术圈 | ACADEMICAL CIRCLES
112 刘洪波 知识界需要校准定位
115 冼 岩 公共话语权的天下三分
117 陈占江 知识分子福柯先生
阅 读 | READING
123 王学泰 老北京胡同的最后留影——序赵铁林《老北京话城南》
134 王玉珏 刘怀玉 空间:控制工具抑或希望之乡?——评勒菲弗《空间与政治》
文 化 | CULTURE
142 余凤高 浪漫主义与“肺结核情结”(疾病的社会史之九)
149 高成鸢 被遗忘的“悌”
资 讯 | INFORMATION
◇克鲁格曼:世界经济恐怕将衰退十年◇亚洲发展模式破产了◇中国悖论◇黄亚生论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解决权、钱、民冲突刻不容缓◇千万不要轻言超越日本◇中国百姓到底有多富裕?
封二 赵铁林——老北京胡同的最后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