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9》。
2011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持续对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状况进行全面跟踪研究,每年通过蓝皮书平台发布课题研究成果。《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9》是2019年的研究成果之一,展示了课题组问卷调查、国情调研等研究成果,由总报告、地区报告、专题报告、企业报告、评估报告、创新实招和附录组成。总报告对2018年10月以来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践及其成效进行全面梳理。课题组认为过去一年我国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有效推进,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和惩治职务违法犯罪力度不减,源头防腐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监管进一步规范,诚信道德建设不断强化,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针对社会公众和干部反映的行贿惩治力度仍然不够、“围猎”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基层监督体系力量薄弱、地方纪委监委信息公开力度不够、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依然比较突出、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顽疾难治、诚信道德建设任务艰巨、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并存、干部能力不足和不愿干事现象令人担忧等问题,建议加快打造“不需送”和“不敢送”的清爽环境,重视基层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地方纪委监委信息公开步伐,持之以恒反“四风”,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加强城市小区物业监督管理,提高问责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深化公职人员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地区报告以湖南省打造三级“互联网+监督”平台、沈阳市正风肃纪和大数据监督、邯郸市推行“互联网+监督(评议)”工作为例,研究了互联网和大数据在监督领域的应用与成效,同时介绍了四川省达州市针对群众痛点、联系服务群众和回应群众方法不够精准问题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的活动。
专题报告对一年来社会反响强烈的学术不端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介绍了最近我国针对学术不端采取的措施,提出了治理的对策和思路;梳理了党内问责的历史沿革与特点、主要做法成效,指出党内问责存在实施不严谨、效果不明显、尺度不精准、主体不统一、力度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强化“两个责任”落实,改善问责方法,实施精准化问责,问责与激励并重,严格监督制度执行,做好问责“后半篇”文章;分析了物业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从“建”与“管”两个维度提出治理建议。
企业报告选择国网新源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国网新源公司建设“三不腐”机制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对妨碍国有企业健全“三不腐”机制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对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入构建国有企业“三不腐”机制提出针对性建议。
评估报告专门研究设计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网站公开的信息,对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了当前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公开的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
创新实招通过专家推荐和评比,从《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等平台2019年公开的资料以及国情调研中搜集和筛选了19个做法,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附录是通过专家评选方式确定的2019年中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十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