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历史沿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月18日,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学恢复、成立最早的社会学研究所,是中国社会学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其方针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双百”方针,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研究。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研究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探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家庭、群体、阶层、组织、社区、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城乡协调、区域发展、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社会心理等进行专题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性和对策性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大力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社会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担任本所首任所长,其后,何建章研究员、陆学艺研究员、景天魁研究员、李培林研究员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为陈光金研究员。

  建所以来,经过几代社会学工作者的努力,已经成为在中国社会学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员规模最大的社会学研究机构。截至2010年1月,社会学研究所共有10个研究室,1个编辑部,2个职能部门;设有社会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主管全国性学会2个,院级研究中心4个,所级研究中心5个。共有在职人员80人,离退休人员64人,共计144人。30多年来,社会学所的研究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

  一、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社会学从恢复、重建走向蓬勃发展  

  早在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以紧迫的语气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1980年1月正式成立了社会学研究所,停顿了近30年的中国社会学开始恢复、重建,并逐步走向蓬勃发展。

  进入新世纪之后,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2005年2月21日,社会学所李培林、景天魁研究员(其时分别担任社会学所党委书记、所长)为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做关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讲解,胡锦涛总书记在会后对他们说“现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也可以说是社会学的春天吧!你们应当更加深入地进行对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查研究,加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思想的研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些都为中国社会学的繁荣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2008年,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向胡锦涛总书记致信,建议在新形势下加强对社会学学科的扶持,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8年7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来信上作出批示:“专家们来信提出的问题,须深入研究。要从人才培养入手,逐步扩大社会学研究队伍,推动社会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自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批示恢复重建社会学之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专门为社会学的发展给予指示。它充分说明了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在新形势下加快社会学的发展是实践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处于“而立之年”的中国社会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社会学的恢复、重建与社会学所的建立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学受到错误的对待,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断了近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百废待兴,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呼唤、需要社会学。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精神的指引下,社会学研究所开始筹建。1979年春节,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同志约见社会学界前辈费孝通教授,请他主持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和社会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79年3月15~18日,社会学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乔木到会讲话,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平反,恢复名誉,并就若干重要的社会理论问题作了讲话。3月18日,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宣告成立,选举产生了60名理事,推选费孝通为首任会长。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社会学研究所筹备组,费孝通教授任负责人,着手筹建社会学研究所。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编制委员会于1980年1月18日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费孝通教授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由此,社会学所的成立与中国社会学会的成立共同成为中国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志而载入中国社会学的史册。

  费孝通所长在建所之初就提出,“成立一个学科,要有‘五脏’、‘六腑’。这是说:“要成立一个学科,一是要有个学会,第二要有专门研究发展这门学科的机构——研究所;第三要培养人才,大学要有社会学系;第四要有一个图书馆;第五要向社会发表研究成果,要有刊物、出版社。这五脏全了,学科就成了。”在费孝通教授等中国老一辈社会学家的筹划和努力下,于1979年3月和1980年1月先后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由学会和社会学所合作,先后于1980年和1981年联合举办了两期社会学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一百余人参加了学习,并协同南开大学开办了为期一年的“社会学专修班”,为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播下了种子;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设立社会学系。建所以后,社会学所建成了专业图书资料室,并先后出版了《社会学通讯》、《社会调查与研究》、《国外社会学参考资料》、《社会学研究》、《国外社会学》、《青年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社会学这门重要的学科已经恢复建立起来,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在各个社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建所以来,社会学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承担了多项国家、院所级重点课题,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  

  30年来,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承担了大量国家专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院重大和重点课题、所重点课题等,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质量的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研究成果,扩大了社会学所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

  早在建所初期,由首任所长费孝通带领的课题组,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的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小城镇的发展对乡村社区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费老在80年代初期发表的《小城镇  大问题》和《小城镇 再探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也随之成为中央的一个“带战略性”的“大政策”。

  在雷洁琼先生指导下,社会学所婚姻家庭研究室组织开展了对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成都五大城市婚姻家庭问题调查研究,进行了建国后首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其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等一批著作,得到好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主持、陆学艺所长协助组织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从1988年启动至1998年结束,动员了全国近3000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发展程度的具有代表性的108个县(包括县级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出书105卷,成为国情调研的第一手资料。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学所组织科研人员集体撰写的《社会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等专著,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993年,社会学所启动院重点课题“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之后每年出版一本《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至今已出版18本,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学研究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陆学艺主持的“中国社会分层调查”、“中国社会流动调查”,单光鼐主持的“社会稳定和预警系统研究”,沈崇麟主持“中国社会变迁调查”,苏国勋主持的“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共生”,李培林主持的“中国社会学基础理论建设研究”,景天魁主持的“社会监督机制及其效度研究”,李汉林主持的“和谐社会中的组织团结研究”,黄平与王晓毅主持的“公共资源与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制研究”,折晓叶主持的“社区转型的制度建构过程:乡村工业社区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李培林主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跟踪调查研究”,罗红光主持的“公共服务义务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类学分析”等国家、院级重大课题研究,都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建所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社会学所共承担了各类课题459项,其中,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2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8项,院级课题121项,所级课题74项,其他委托课题205项。

  30年来,社会学所研究人员在小城镇发展、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变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阶级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家庭结构、小康社会、社会发展观研究等诸多领域,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如《小城镇  大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苏南模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社会学》、《三农论》、《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中国近代社会学》、《中国社会学百年史》、《中国社会指标的理论与实践》、《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的实证研究》、《村落的终结》、《中国单位社会研究》、《社会理论与社会现实》、《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职业结构与流动》、《不平等的交换》、《城市社会学》、《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缺席与断裂》、《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等一批专著;同时借鉴国外社会学的成果,编译了一批国外社会学家的著作,如《家庭》、《发展社会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系列著作》、《社会思想名家》等,并出版了《中国社会学》、《社会理论》、《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社会政策评论》、《家庭与性别评论》等系列学术出版物,以及一批工具书和学术资料,如《社会学词典》、《中国社会学年鉴》、《社会学原著导读》、《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等。

  截止200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社会学所共出版专著379种,学术论文2791篇,研究报告496篇,学术资料388种,译著96种,译文198篇,教材97种,普及读物64种,工具书74种,编辑出版各种刊物达827期。在这些学术成果中,获得国家、省部级及其他各种奖项16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38项,获得国际社会学协会、全国性学会或期刊优秀论文奖23项,获得其他优秀图书奖或优秀论文奖10项,获得所级优秀成果奖83项。

  四、人才队伍建设长足发展,学科建设、机构设置逐步完善  

  在队伍建设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巨大而快速的社会变迁,社会学所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所之初,除了与中国社会学研究会联合举办二期社会学讲习班、与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社会学专业班培养人才外,从各个渠道广罗人才,调集了一批科研骨干,建所当年即达到30人。1982年后开始陆续接收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重视培养中青年科研人员;1985年,原青少年研究所的部分成员调入,达到88人的规模。以后又经过逐步发展,特别是注意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高峰时人员曾达到近百人的规模。90年代后期因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员流失情况一度比较严重。2000年以来,社会学所在人才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不断充实研究队伍,努力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使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人员结构不断改善。通过接收优秀毕业生、国外引进人才、鼓励在职攻读学位、出国进修访问、举办学术论坛、加强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截止2010年1月,社会学所共有人员137人,其中,在职人员84人,离退休人员53人。有院学部委员1人,荣誉学部委员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博士生导师12人。在现有研究人员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所占比重达到94%,其中博士超过55%;高级专业人员比重达到65%;40岁以下人员占35%。

  在机构设置方面,建所初期,社会学所只有理论研究室、城乡研究室、婚姻家庭室3个研究室,现在已经形成学科门类比较完备的学科布局,设有社会理论、社会学调查与方法、组织与社区、家庭与性别、农村与产业社会学、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发展、社会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等10个研究室,还设有《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科研处、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成为国内外社会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机构。除了传统的优势学科农村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外,社会理论、应用社会学、社会政策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外,社会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社会政策被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学科。此外,在社会结构与分层研究、组织与社区研究、私营企业主研究、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调查方法研究等方面,社会学所也具有独特的优势。2009年,又设立了四个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即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农村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变迁与社会心态研究;组织与社区研究。

  社会学所逐步建立、健全了培养研究生、博士后的各项制度。1982年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授予点。社会学专业是研究生院较早获得批准的一级学科之一。迄今为止,社会学系已经培养了博士115人,硕士64(含外国留学生1人)人。1998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至今进站博士后达到11批75人,已经出站39人。多年来,为研究、教学机构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研究和管理人才。

  五、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取得新进展  

  建所以来,社会学所不断开拓与国内外社会学界的广泛联系。先后接待了来自美、日、英、法、德、俄、东欧、澳、加、印度、泰国、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学家。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如“亚太地区家庭未来研讨会”(1990)、“中日家庭比较研究研讨会”(1991)、“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1995)、“家庭与社会保障国际会议”(1993)、“经济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国际讨论会”(1995)、“当代中国农村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研讨会”(1998)、“中国-瑞典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学术研讨会”(2005)、“中国-印度社会学研讨会”(2006)、“中国-欧洲社会政策论坛”(2007)等。特别是2004年成功举办了“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会议代表1200多人,其中国外代表600多人,专题论坛近百个,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社会学所与国外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课题研究。先后同美国芝加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筑波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多个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此外,社会学研究所还接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露斯基金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德国洪堡基金会、德国汉斯—贝克勒基金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资助,开展学术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自建所以来,社会学所先后有736批848人次出访,接受来访488批2100人次。

  六、刊物、连续出版物的出版  

  刊物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阵地,办好社会学刊物,是推动社会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早在1981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创办了《社会学通讯》(1981-1984年),由社会学所专人负责编辑。《社会学通讯》是一个动态性及资料性刊物,主要任务是普及社会学知识,介绍社会问题调查研究的情况,反映国内外社会学界动态,同时发表一些社会学研究的文章。1985年,《社会学通讯》改为由社会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学会联合主办的《社会调查与研究》,逐步转向以发表社会学研究文章为主。同期,社会学所还陆续出版了4个内部刊物:即以推介、编译国外社会学为主要内容的《国外社会学参考资料》,1986年更名为《国外社会学》;以研究青年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青年研究》;由社会学所主管的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刊《社会心理研究》和青少年犯罪学会会刊《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年转出)。1986年,《社会调查与研究》改刊为《社会学研究》,正式对国内外出版发行,以促进学术交流和中国社会学学术进步为宗旨,经历了引鉴西方社会学,促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开拓东西方社会研究学术对话渠道,培植中国社会学学术新秀的过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专业刊物。《社会学研究》创刊20多年来,对推动学科发展、社会学队伍成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994年,《青年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以启迪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发展中国青年社会学为宗旨,成为青年研究领域的重要专业期刊。

  社会学所还出版了系列出版物。为了扩大学术出版物的影响,2003年《社会理论》取代《国外社会学》(内部刊物)以书代刊定期公开出版,由社会理论研究室负责编辑,在继续评介国外各种社会学理论的同时,鼓励和催生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关注中国本土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已出版5辑。《中国社会学年鉴》由社会学研究所编辑,自1989年创办以来已出版六卷。年鉴以学术借鉴价值高、导读性强、信息密集、资料浓缩为原则,突出学术精品意识;以准确反映中国社会学研究动态与现状,展示社会学优秀科研成果,介绍社会学机构,记录社会学重要事件,不断推出社会学学术精品和新人为主要内容,是社会学专业的权威性资料工具书。《中国社会学》由社会学研究所编辑,按专题选编了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主要成果,旨在纪念前人,推进积累,探索方向,至今已出版7卷。此外,各研究室或研究中心还按学科出版了一批学术连续出版物。《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是由社会心理学研究室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目前已经出版5辑。社会政策研究室编辑出版了《社会政策评论》2辑,家庭与性别研究室编辑出版了《家庭与性别研究》2辑等。

  七、科研基本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学研究所建所伊始,就非常重视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工作,首任所长费孝通教授亲自指导有关社会学图书和资料的采集工作。复制了1957年以前国内出版的社会学著作以及国外社会学杂志,补购港台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图书,通过图书进出口公司选购外文版社会学著作、接受国外学者赠书等多种途径,使图书资料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原日中社会学会会长福武直先生、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十时严周教授都把自己多年的藏书和刊物捐赠给社会学研究所,为此专门建立了福武直文库和十时严周文库,形成了独具的馆藏特色。截至1994年,社会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已拥有中外文藏书及其他专业资料5.7万余册,成为国内社会学专业图书资料比较齐全的中心之一。1995年组建院图书馆,社会学研究所图书整体划归院图书馆,图书资料室审时度势,将图书资料工作向信息网络工作转向。

  1998年着手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开始建立社会学研究所网站,2002年在全院网站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此基础上,通过竞标,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第一批试点单位,之后以网站建设为龙头,不断推进研究所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从2003年起,网站全面更新改版,建立以“中国社会学网”为主体的网站群,优化网络结构、更新网页内容、增加网站的功能,更好地展示社会学研究所乃至整个社会学研究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最新学术动态。同时,搭建信息化系统的框架,开发建立社会学研究领域较为完善的网络化信息资料数据库。先后建立了“社会学专业文献数据库”、“社会学文献题录库”、“社会学研究生论文库”、“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论文(中英文)库”等若干数据库,研发了社会学所电子所务系统。2006年全院网站评比中社会学研究所再次获得一等奖。2007年伊始,又与院网络中心合作,建立“社会科学研究调查数据支持平台”。从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运行应用以来,社会学研究所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以“中国社会学网”为核心的网站群已经建立,科研办公自动化平台已经运转,国情文献资料和国情数据资料两大系统框架已经搭建,数字化研究所初见成效,2008年获得院网络运行十周年一等奖。

  八、学会活动健康蓬勃发展  

  社会学所作为中国社会学会(CSA)秘书处所在单位,努力使学会成为团结社会学界同仁、推动社会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平台。1979年3月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成为社会学恢复与重建的标志之一。研究会推选费孝通教授为首任会长,选举产生了由60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1982年5月,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学会,选举费孝通为会长,雷洁琼等为副会长。1990年8月召开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选举费孝通、雷洁琼为名誉会长,袁方为会长。从1991年开始,中国社会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形成制度。每次会议确定一个主题,展开学术讨论和交流,并对参会论文进行评奖,会后出版论文集,对于协调社会学工作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发现培养人才,组织社会调查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96年,中国社会学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选举费孝通、雷洁琼、袁方为名誉会长,陆学艺为会长,学会实现了新老交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7月,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推举费孝通、雷洁琼为名誉会长,陆学艺、郑杭生任会长;2005年10月,中国社会学会召开第六届理事会,推举雷洁琼、陆学艺为名誉会长,郑杭生为会长,李培林为常务副会长。2008年中国社会学会召开第七届理事会,推举陆学艺、郑杭生为名誉会长,李培林为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29个省市自治区团体会员、16个专业委员会、理事286人、会员2000多人的全国性社会学工作者的专业学术团体,对于推动社会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CASP)秘书处也设在社会学所。作为中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组织,该学会成立于1982年4月。现有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应用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青年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委员会等五个专业委员会;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安徽、黑龙江、河北、江苏、内蒙古、山东和山西等省市自治区级16个团体会员,2200余名个人会员,主要分布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社会心理学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著出版社会心理学期刊和书籍;开展社会心理学咨询和服务活动;为普及社会心理学知识开展多种活动。

  社会学研究所还有非实体性研究中心8个。其中院属中心4个,分别为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国情调查与研究中心、私营企业主群体研究中心、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所属中心5个,分别为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研究中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利用研究中心这个平台,我所与国内外科研、教学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及社区组织合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和实践活动,使社会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推动社会学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