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报道】“息壤学者支持计划”一期总结暨二期迎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3-05-12

20234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万科公益基金会和沃启公益基金会联合主持的“息壤学者支持计划”一期总结暨二期迎新交流会在深圳大梅沙成功举办。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区研究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马伊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劼颖,万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兼项目总监刘源,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付涛,以及来自重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息壤学者等30余人参与了交流会。


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开启有机废弃物循环之旅

在万科公益基金会伙伴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访了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在这里,学者们了解了被称为“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的万科中心背后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水收集再利用、外窗遮阳设计等节能环保系统,以及园区内黑水虻站、屋顶花园、堆肥示范区等有机废弃物在地循环利用实践等,帮助与会人员更真切的感受到万科公益基金会在社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满足绿色生态需求等方面的努力。靠山面海的自然美景,搭配会呼吸和有生命力的建筑,带领息壤学者一同踏上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发展之旅。




论道生活废弃物治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效路径

上午9点,大家齐聚会议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劼颖担任主持人。在交流会正式开始之前,“你的秘密?或囧事?”的破冰游戏,把交流会再次带入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者和专家们依次自我介绍,并分享自己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技能或者囧事。一件件好玩幽默的故事,引得有同感的人连连点头以作同意,活动现场不断发出阵阵笑语声。轻松的气氛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也使得大家彼此熟络起来。




万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兼项目总监刘源致开场辞。她首先向参与会议的顾问、专家和息壤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期待这次的实地参访能让大家了解万科公益金会“可持续社区建设”的使命,对各位学者的研究有所启发,丰富学者们的学术研究道路。

上海市社区研究会专家会成员马伊里作为息壤项目的顾问代表进行了线上致辞。首先,她对项目组以及万科公益基金会的邀请表示了感谢。其次,她对两期息壤项目的选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肯定了学者研究视角的多样性和研究意义。最后,她表示,期待各位学者通过大梅沙碳中和实验园区的参访,并借助息壤项目提供的良好平台,能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激发思考,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低碳发展之路贡献智慧,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作为专家代表进行致辞。首先,他表示了对息壤项目组织方的感谢。其次,他认为,由基金会支持的息壤资助模式提供了宽松和自由的研究环境,并期待探索更多样的机制来促进人才成长和成果产出,将学术和实践相结合。最后,陈老师为息壤学者们提供了学术成果发表和传播机会,在其主办的期刊中设置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处置的专题,促进息壤学者间更多的合作和创作可能。


一期学者的经验分享环节共有4位息壤学者参与分享。第一位分享者是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吴金芳。她从选题、研究目标、主要调查依据点,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寻求解决方案等进行了经验分享。她建议二期的息壤学者可以缩小研究范围,深化研究深度。第二位分享者是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蒋培。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缘起、调研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对于息壤项目的感受。他建议,二期学者可以多和专家团队的老师联系,争取多学科交流,多调研。第三位分享者是来自重庆大学的钟兴菊。首先,她感谢了息壤项目对自己研究的陪伴、沃启基金会对其调研的帮助以及研究环境的宽松。其次,她介绍了研究缘起、与专家组老师沟通后对选题和研究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以及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反思。最后,她指出,垃圾分类的背后涉及生活方式转变、绿色转型等系统性和长久性的问题。社会组织在实践过程中作为桥梁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这种作用的可持续路径值得探讨。第四位分享者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李雪石。她首先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成果,主张将系统的观念带到食物浪费的研究中,以及影响个人对食物浪费不同看法的各种机制。其次,她建议二期学者细化题目,在研究中有明确的数据来源和框架。1045分,4位一期学者的分享结束。其余学者就4位报告者的研究发现和调研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开放性讨论。




两期息壤学者根据研究议题分为四组,进行了圆桌讨论。第一组的议题是本土经验与地方性知识。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万科公益基金会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劼颖、安徽师范大学吴金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张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于琴。该组讨论的关键词是现代化语境下的垃圾治理,是否存在一种本土经验和地方性支持,能够有助于我们去解决或者去重新看待垃圾的问题。学者们从理论资源、传统知识与现代问题的盲区、理论的增长和废弃物研究方面进行了具体讨论。




第二组的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与废弃物治理。参与讨论的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晓毅、浙江农林大学蒋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刘齐、中山大学夏循祥和山东女子学院孙旭友。王晓毅首先抛出了两个问题:政策针对性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有一些扩展议题?学者们在讨论时强调行为要素,一是政府和村民的行为,二是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行为。




第三组的议题是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与协同治理。参与讨论的学者有:同济大学杜欢政、重庆大学钟兴菊、上海开放大学王晓楠、上海交通大学刘悦美和西安交通大学范丽娟。学者们具体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社会组织在社区垃圾治理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二是目前城市里的垃圾分类政策受制于整个考评机制,如何改变评估体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三是如何形成有效的多元主体模式。




第四组的议题是多元场景及类属的废弃物。参与讨论的学者有:河海大学陈阿江、沃启公益基金会付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李雪石、同济大学肖培源、华南师范大学许辰佳和天津师范大学杜凤梅。陈阿江关于学理研究和行动导向研究的提示,启发学者的讨论分为两个线索。前者围绕着希望厘清食物浪费成因和具体机制的讨论展开,后者则提出传统垃圾分类从人为监督向科技赋能的转型。学者们一致认为,废弃物的处理,从后端的再回收、再利用,到前端的消费者行为这种改变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重构主体和物体的行动者网络,实现前端消费行为的质的变化。



分组讨论后,参会学者进行了开放式互相提问和交流。浙江农林大学的蒋培表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更需要多元化或者更加因地制宜的解决方式。同济大学的杜欢政认为,各种主体对垃圾分类效果认可度不同的原因在于评价标准不同,实践中点也不能代表面。垃圾分类是系统性工程,久久为功。政策既要跟上实践需求,也要有传承性,既要有基本共性,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李雪石指出,食物社会学本身属于环境社会学,ANT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的张辉认为,地方性的知识和输出或许更应该是在地化的讨论,但可提炼的抽象的规律是可以推广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晓毅对此次交流会做出了总结致辞。他认为,大家的研究充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色彩,希望大家可以扩展研究的视角,更好的理解行动者,以及更多地从底层看待可持续生活或者可持续生活与废弃物当中的一些关系,期待息壤共同体的可持续成长和学者们硕果累累!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访了园区外围的大梅沙村和海滨栈道生物多样性图片展。大梅沙滨海文旅艺术小镇的“海洋”元素、白墙灰瓦的古朴民居、以及色彩斑斓的建筑外墙带给大家美的享受。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息壤学者的废弃物田野故事正在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