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合著/独著 | 发表期刊名称或出版社名称 | 发表时间/出版时间 | |
所 领 导 | ||||||
景天魁 | 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 论文 |
| 《吉林大学学报》 | 2003年第3期 | |
作为公正的发展 | 论文 |
| 《社会科学战线》 | 2003年第6期 | ||
社会公正与城乡发展 | 论文集 |
| 社会科学文献 |
| ||
| 出版社 | |||||
社会学方法的思考 | 论文 |
| 《光明日报》 | 2003年5月6日 | ||
北欧社区管理体制考察及相关建议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6月3日 | ||
报告 |
| |||||
李培林 | 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 | 论文集 | 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 | 2003年4月 | |
出版社 | ||||||
中国小康社会 | 专著 | 合著 | 社会科学文献 | 2003年7月 | ||
出版社 | ||||||
《村落的终结》 | 专著 |
| 商务印书馆 |
| ||
走出生活逆困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业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源关系”研究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3年第5期 | ||
网络化:企业组织变化的新趋势 | 论文 |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第2期 | ||
2003年社会发展趋势展望 | 论文 |
| 《人民日报》 | 2003年2月14日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关键问题 | 论文 |
| 《人民日报》 | 2003年5月23日 | ||
努力回答社会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 | 论文 |
| 《人民日报》 | 2003年6月11日 | ||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发展 | 论文 |
| 《经济日报》 | 2003年11月10日 | ||
谁再改变生活的逻辑 | 论文 |
| 《科技日报》 | 2003年6月24日 | ||
Social network of rural migrants in china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 2003年第4期 | ||
李汉林 | 关系强变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 | 论文 |
| 载《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3年 | |
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 | 论文 | 合著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年第6期 | ||
陆学艺 | 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 论文 |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3年第1期 | |
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演变 | 论文 | 合著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2003年第1期 | ||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 | 论文 |
| 《特区理论与 | 2003年第7期 | ||
| 实践》 | |||||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流动 | 论文 |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年第3期 | ||
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 | 论文 |
| 《宏观经济研究》 | 2003年第9期 | ||
关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说法的剖析 | 论文 |
| 《求实》 | 2003年第11期 | ||
社会心理学研究室 | ||||||
陈午晴 | 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社会心态调查研究 | 研究报告 | 合著 | 呈交中央国家工委 | 2003年8月 | |
杨宜音 |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所在 | 译文 | 合著 | 《社会心理研究》 | 2003年第3期 | |
2003年第4期 | ||||||
张潘仕 | 中国禁毒任重道远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2003年6月26日 | |
流浪儿童的越轨行为初探 | 论文 |
| 《青少年犯罪 | 2003年12月 | ||
| 研究》 | |||||
青少年犯罪学与青少年法学 | 研究 |
| 《中国法律年鉴》 | 2003年8月 | ||
综述 |
| |||||
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 | ||||||
赵 平 | 男性气质 | 译著 | 合著 | 社科文献出版社 | 2003年7月 | |
回归的解释与应用 | 译文 | 合著 | 《国外社会学》 | 2003年第6期 | ||
社会理论研究室 | ||||||
徐 冰 | “情理沟通中的真诚性——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社会科学阐释 | 论文 |
| 《东洋社会思想(韩国)》 | 2003年第8期 | |
“韦伯的‘理解’方法论与社会心理学 | 论文 |
| 《社会心理研究》 | 2003年第3期 | ||
郑 菁 | 组织中的信任 | 译文 | 合著 | 城市出版社 | 2003年4月 | |
“社会移动的国际比较及其趋势” | 译文 |
| 《国外社会学》 | 2003年11月 | ||
“茶艺馆之再传入” | 论文 |
| 香港大学出版社 | 2003年11月 | ||
覃方明 | 全球化与不平等:概念化与解释的论题 | 译文 | 合著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6月 | |
|
|
|
|
| ||
苏国勋 |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 | 论文 |
| 《中国社会学》 | 2003年第2期 | |
“共生”的社会学解读 | 论文 | 合著 | 载于《共生思想的探求》论文集 | 2002年 | ||
全球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 | 论文 |
| 《国外社会科学》 | 2003年3、4期 | ||
全球化意识形态批判(两篇) | 论文 |
| 《院报》 | 2003年3月27日 | ||
| 2003年10月9日 | |||||
张旅平 | 社会科学教育的演进 | 译文 |
| 《国外社会学》 | 2003年5月 | |
渠敬东 | 教育思想的演进 | 译著 | 编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年6月 | |
孟德斯鸠与卢梭 | 译著 | 编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年8月 | ||
乱伦禁忌的起源 | 译著 | 合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年10月 | ||
启蒙辩证法 | 译著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年5月 | ||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 | ||||||
张宛丽 | 2002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 | 论文 | 合著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第2期 | |
女性主义社会学方法论探讨 | 论文 |
| 《浙江学刊》 | 2003年第1期 | ||
《他们是谁--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初步研究》(日文) | 论文 |
| 《中国研究月報》(日本) | 2003年2月号 | ||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特征 | 论文 |
|
| 2003年第4期 | ||
谭 深 |
|
|
|
|
| |
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 | 综述 |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第2期 | ||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 | 论文 |
| 《财经》杂志 | 2003年5月16日SARS专刊 | ||
对农民工的主要问题 | 论文 |
| 亚洲基金会圆桌会议发言 | 2003年9月广州 | ||
弱者的反抗——围绕一次搜身事件中女工集体行动的分析 | 论文 |
| 香港中文大学研讨会论文 | 2003年10月 | ||
项目设计中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 论文 |
| 亚洲基金会项目会议论文 | 2003年广州 | ||
农村外出女性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 论文 |
| 北京:社科院讨论会论文 | 2003年8月 | ||
潘 杰 |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 | 工具书 | 合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3年2月 | |
当代西方社会学新词典 | 工具书 | 合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3年2月 | ||
“东亚移动人口与城市贫困”2002年项目报告 | 调查 | 合著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2003年1月 | ||
报告 | ||||||
“社会经济状况本底调查及社会影响评价” | 调查 | 合著 | 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LNG) | 2003年10月 | ||
报告 | ||||||
张志敏 | 《2001: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 | 综述 | 合著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2月 | |
村落经济组织与社区整合 | 论文 |
| 浙江社会科学 | 2003年4月 | ||
罗红光 | 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 | 工具书 | 主编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3年7月 | |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 | 工具书 |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3年2月 | ||
农村与产业社会学研究室 | ||||||
张厚义 |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 | 论文集 | 编辑 | 社会科学文献 | 2003年7月 | |
出版社 | ||||||
| 《社会公平理论与政策》 | 专著 | 编辑 | 社会科学文献 |
| |
王 颉 | 出版社 | |||||
| 《家与村》 | 译著 |
| 社会科学文献 |
| |
|
| 出版社 | ||||
| 《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特性看中国的社会变迁》 | 论文 | 合著 | 载于《转型中的日本社会与社会学》桐书房 | 2003年8月 | |
李国庆 | 《转型中的日本社会与社会学》 | 论文 | 合著 | 载于《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3年5月 | |
樊 平 | 要重视农村的六个流失 | 论文 |
| 《中国党政干部 | 2003年第二期 | |
| 论坛》 | |||||
湘村湘民调查实录 | 论文 |
| 《中国党政干部 | 2003年第一期 | ||
| 论坛》 | |||||
大百科全书《社会学》有关辞条 | 工具书 |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 ||
| 出版社 | |||||
兼顾农户发展与村落发展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10月 | ||
农村基层组织 | 教材 |
| 农业出版社 | 2003年年底出书 | ||
农村社会管理 | 教材 |
| 农业出版社 | 2003年年底出书 | ||
| 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 | 论文 | 编辑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03年第1期 | |
陈光金 | 块状民营经济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 | 论文 |
| 载于《中国农村观察》 | 2003年第2期 | |
| 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来源、阶层意识与政治-社会参与分析 | 论文 |
|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3年 | |
| 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成就、困境与出路--云南省南华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探析 | 研究 |
| 载于《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3年 | |
| 报告 |
| ||||
| 2002年中国第五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及分析 | 研究 | 合著 | 载于《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0-2001)》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 | 2003年 | |
| 报告 | |||||
| 党员私营企业主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 研究 | 合著 | 载于《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3年 | |
| 报告 | |||||
| 关于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调研报告 | 研究 | 合著 | 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题调研 | 2003年8月 | |
| 报告 | |||||
| 我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 研究 | 合著 | 载于《中国民营经济前沿问题研究(2003-2004)》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3年 | |
| 报告 | |||||
| 突破、转换与扩张:中国社会分化与流动机制的形成和公正性 | 论文 |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 2003年第4期 | |
| 中国小康社会 | 专著 | 合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3年 | |
| 住房:社会阶层的地标 | 论文 |
| 《品质》杂志 | 2003年第1期 | |
| 依法治国 处理好新时期的社会矛盾��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论文 | 合著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2003年 | |
| 12月25日 | |||||
| 农村土地权益问题需引起重视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2003年 | |
|
| 11月27日 | ||||
| 我国农村土地侵权问题及有关对策建议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 | 2003年第33期 | |
| 《2002年中国城乡居民社会态度、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调查》 | 研究报告 |
| 载于《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3年1月 | |
许欣欣 | 《关于农民合理流动》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参阅” | 2003年第28期 | |
| 报告 |
| ||||
| 《2003年: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革运动在民间悄然兴起》 | 研究 |
| 《清华社会学评论》 | 2003辑 | |
| 报告 |
| ||||
组织与社区研究室 | ||||||
孙炳耀 | 农村医疗社会保障的政策空间 | 论文 |
| 《经济参考报》 | 2003年8月6日 | |
沈 红 | 教育在贫困社区的文化嵌入:贵州案例 | 论文 |
| 教育与农村社会研讨会发表 | 2003年3月 | |
中国扶贫政策评述 | 研究 | 合著 |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论文 | 2003年 | ||
报告 | ||||||
| 小巷总理与社区未来 | 论文 |
| 《上海法制报》 | 2003年1月14日 | |
王 颖 | 论社区自治建设 | 论文 |
| 《北京社会科学》 | 2003年第2期 | |
| 民主自治:社区建设的核心 | 论文 |
| 《唯实》杂志 | 2003年8-9期 | |
社会政策研究室 | ||||||
杨 团 | 公司与社会公益Ⅱ | 专著 | 合著 | 社会科学文献 | 2003年11月 | |
出版社 | ||||||
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 | 论文 |
| 《党员天地》 | 2003年8月 | ||
黄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调查 | 调查 |
| 《开放时代》 | 2003年第5期 | ||
报告 |
| |||||
黄陵社区卫生服务的经验和启示 | 调查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5月3日第13期 | ||
报告 |
| |||||
建议尽快进行社会政策应急研究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5月16日第36期 | ||
报告 |
| |||||
黄陵社区卫生服务的启示 | 论文 |
|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 2003年11月第6卷第6期 | ||
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议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第26期 | ||
报告 |
| |||||
关于中西部农村防治非典的建议 | 研究 |
| 《信息导报》 | 2003年5月第29期 | ||
报告 |
| |||||
我国学者关于防治非典的建议 | 研究 |
| 《信息导报》 | 2003年4月28日 | ||
报告 |
| |||||
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看农村威慑功能政策的完善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5月 | ||
报告 |
| |||||
NPO的理性分类与思考 | 论文 |
| 上海NPO会议 | 2003年5月 | ||
| 论文集 | |||||
关于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对策建议 | 研究 |
| 国办专供信息 | 2003年10月28日 | ||
报告 |
| |||||
解决公营事业运营难题的新思路 | 论文 |
| 《中国环境发 | 2003年12月 | ||
| 展评论》 | |||||
葛道顺 | MOST案例再研究—大连市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过程的案例分析 | 论文 |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4月 | |
公司与社会公益(2) | 专著 | 合著 | 社会科学文献 | 2003年11月 | ||
出版社 | ||||||
关于建立公正、积极、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 | 研究 |
| 《领导参阅》27期院报65期 | 2003年9月25号 | ||
报告 |
| 2003年9月2号 | ||||
张时飞 | 用参与式贫富排序方法识别农村低保对象 | 论文 |
| 《香港社会工作 | 2003年12月 | |
| 学报》 | |||||
建议用贫富排序法识别农村低保对象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第75期 | ||
报告 |
| |||||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职能的转交 | 论文 |
|
|
| ||
社会政策视野中的全面小康 | 论文 |
| 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论文 |
| ||
我国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 | 2003年第89期 | ||
报告 |
| |||||
唐 钧 | 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 | 专著 | 合著 | 华夏出版社 | 2003年1月 | |
城市扶贫与可持续生计 | 论文 |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年第2期 | ||
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 论文 |
| 《科学中国人》 | 2003年7月 | ||
社会政策要代表老百姓的利益 | 论文 |
| 《社会保障研究》 | 2003年8月 | ||
城镇贫困:中国发展的新挑战 | 专著 | 合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03年3月 | ||
中国经济蓝皮书 | 论文集 | 参与工作 | 社科文献出版社 | 2003年1月 | ||
问题与障碍: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 | 专著 |
| 宁波出版社 | 2003年10月 | ||
阎明 | 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 | 专著 |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3年12月 | |
家庭与性别研究室 | ||||||
王震宇 | 《从尿布到约会》-美国家庭性教育 | 译著 |
| 接力出版社 | 2003年12月 | |
非典对我国婚姻家庭的影响 | 论文 |
| 《家庭》 | 2003年6月增刊 | ||
唐 灿 | 亚太地区工作场所的性别歧视问题及其治理 | 译著 | 合著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 |
农民工为什么集体逃离 | 论文 |
|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中国经济导报” | 2003年5月 | ||
马春华 | 《公司利益、伦理与公共福利》 | 论文 |
| 载于《与地球重新签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
| |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承担力的企业》 |
| 2003年 | ||||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家庭性别关系》 | 论文 |
| 载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地位》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03年 | ||
转化性发展指标指引 | 译文 |
| 宣明会 | 2003年9月 | ||
李银河 | 性文化研究报告 | 专著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3年8月 | |
性爱与婚姻 | 专著 |
|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2003年7月 | ||
女性的感情与性 | 专著 |
|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2003年7月 | ||
李银河文集(四卷本) | 专著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3年9月 | ||
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 | ||||||
单光鼐 |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研究 | 专著 | 合著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2003年1月 | |
全球化与国家安全 | 专著 | 合著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03年7月 | ||
建立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 | 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 | 2003年第26期 | ||
报告 |
| |||||
李 炜 | 中韩两国社会阶级意识比较研究 | 论文 |
|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者交流论文2003年度 | 2003年9月 | |
当前中国新中产阶级趋向 | 论文 |
| 载于韩国延世大学《人文科学》 | 2003年8月 | ||
论Bourden的阶级分析思想 | 论文 |
| 韩国延世大学社会发展月刊 | 2003年6月 | ||
李春玲 | 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3年第3期 | |
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察 | 论文 |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第3期 | ||
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想象 | 论文 |
| 社会学工作论文 | 2003年8月 | ||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Opportunity | 论文 |
|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 2003年冬季号 | ||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经济分化 | 论文 |
| 《中国研究月报》(日文) | 2003年2月号 | ||
吴小英 | 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 | 论文 |
| 《社会学研究》 | 2003年第1期 | |
与地球重新签约 | 译著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3年7月 | ||
沈 杰 | 《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 | 论文 |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3年第1期 | |
《组织中的信任》 | 译著 | 合著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2003年2月 | ||
《社会学的未来取向》 | 论文 |
| 《光明日报》 | 2003年5月6日 | ||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论文 |
| 《光明日报》 | 2003年8月7日 | ||
《北京青年发展报告》 | 研究 | 副主编 | 人民出版社 | 2003年12月 | ||
报告 | ||||||
科研处 | ||||||
陈 昕 | 消费与救赎 | 专著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3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