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报告会预告:过犹不及——过度教养与中小学青少年儿童发展

2016-09-18

  讲  题:过犹不及——过度教养与中小学青少年儿童发展

  主讲人:郑旭智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时  间:9月21日下午13:00——14:00

  地  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广言厅

 

  郑旭智 (Simon Cheng) 教授于2003年取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社会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社会学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研究兴趣包含教育,家庭,族群以及定量研究方法等。有多篇研究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Social Forces,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等重要学术期刊上。

 

  讲座内容:同中国父母一样,美国家长普遍在儿童教育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众多研究表明,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和父母对教育资源以及课外活动的投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美籍华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的《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Mother)于2011年出版以后, 迅速在美国乃至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蔡教授认为,严厉和高强度的教养方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促进未来的发展,但是公众对于这种高压教养方式的益处持有普遍的怀疑态度。关于虎妈式教育的热议也引发了社会科学研究对过度教养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在过去的50年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不同的术语用于描述过度教养,例如,高强度教养(hyperparenting),直升机式教养(helicopter parenting),以及老虎式教养(tiger parenting),并且着重强调了过度教养的弊端,但是,学术研究关于高强度教养方式利弊的争辩还在继续。

  目前关于过度教养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依靠分析小型、定量、临床样本,然而这些样本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总体人口的体征。通过分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全国代表性纵贯数据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 Kindergarten Class (ECLS-K)(2000-2007),本研究综合考察了父母过度教养的概念——高强度教养对儿童发展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父母教养的三个重要维度:文化培养,父母期望,和亲子交流对儿童从小学到初中学业成功和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父母教养对儿童学业和心理发展有着显著的正面效果,但是随着教养强度的增加,其正面效果呈递减趋势,当其达到某个临界点,父母教养不再具有正面效果,反之,教养程度的增加对儿童的长期发展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首次通过分析大型全国代表性数据对过度教养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究。这一研究结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父母教养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同时,本文对父母如何能够更优化地参与到子女教育的过程之中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