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综述】低碳消费与城市软实力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2-03-09

 

低碳消费与城市软实力研讨会暨课题组工作会议于202234日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办。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发言,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广泛分享与深入研讨,并对低碳消费与城市软实力研究的未来方向与路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克斌致开场词,首先介绍了上海研究院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的智库,立足于总结上海经验、讲好上海故事、服务国家战略和扩大世界影响。上海研究院将城市软实力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城市软实力包含诸多方面,消费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低碳消费对于城市软实力建设关系密切,上海研究院很高兴能够共同参与到这一研究课题。中央近期下发关于加强学科融合和实验室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非常重要,对于持续推进中国三大体系建设、深化哲学科学社会研究都有重大意义。上海研究院成立了城市软实力建设国际比较实验室,可以在实验室框架下共同开展相关研究,为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和交流平台。

 

 

会议由“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调查研究与大数据分析”课题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朱迪研究员主持。朱迪研究员首先感谢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聚在一起共同召开这次工作会议,并重点介绍这一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朱迪研究员认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而消费领域的减碳则是挑战与机会并存。一方面,我国消费领域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凸显,另一方面,我国生活消费端减排极具潜力,低碳消费也能够极大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从生活消费端减碳,不仅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在内的要求和重要途径,也是创新消费模式、激发内需潜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本课题将集合消费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力量,综合使用社会调查和大数据挖掘等不同研究方法,着力打造低碳消费研究数据库,并针对如何推动居民低碳消费提出建设性对策建议。朱迪研究员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线图做了进一步阐述。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李岩教授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角度讨论消费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李岩教授分析了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关联,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距离。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环境设计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希望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企业的绿色生产。在环境社会治理体系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必须严格环境管制,保证企业环境信息的畅通,以及构建绿色品牌的价值体系;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要在环境治理方面守法合规,不断改进生产过程和环境产品,完善企业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体系,不断完善并提供产品的环境数据信息;利益相关方包括直接利益相关方和间接利益相关方,通过绿色金融与绿色消费行为来刺激企业的绿色生产和转型升级。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崔岩副研究员围绕现环境现代化,从理论、实践路径和指标体系全方位分享了低碳消费的研究思路。崔老师细致梳理了生态环境现代化的历史背景,提出人类社会进入到知识社会阶段,在价值观层面从物质主义价值观逐渐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换,很大程度为我们真正实现环境现代化、实现低碳消费奠定非常重要的契机。崔老师认为传统的生态环境现代化指标关注污染,在今天新的发展时点上,要构建更合理、更具有前瞻性、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环境现代化指标,要从以污染防治为核心转向以消费为核心。崔老师重点介绍了以往社会调查中关于生态环境现代化的有关题目和指标设计,认为未来的低碳社会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建设需要在理论维度分析基础上,充分聚合大数据、微观调查数据、宏观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形态,结合传统研究方法与新技术进行更富前瞻性的讨论和研究。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高文珺副研究员从社会心态角度分析环保行为的研究视角和思路。通过列举青少年生态文明观与低碳行为调查的数据发现,高老师展示了青少年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以及行为的表现,提出从社会心态考虑环保行为,可以发现认知价值观和环保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行为受到观点、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的影响,同时行为又在价值观层面上影响我们形成整体共识性认知。在环保行为的调查设计上,高老师认为可以通过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行为进行综合测量。在以往调查发现媒体宣传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媒体的信息审核,尤其是新媒体渠道的信息准确性会影响环保观念和环保行为。如何立共识价值观,从价值观角度促进低碳消费行为,是值得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的。

来自上海大学上海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的博士后胡文博,分享了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碳消费结构分析与碳金融途径研究的成果,主要围绕“双碳”经济大数据和“双碳”金融与碳治理两部分内容展开。在数据方面,胡老师展示了不同人力资源、消费类型的碳数据分布,企业与产业链类型、分布、产能、效能分析,生产及消费的碳排放分布、强度分析,碳排区域、程度、相关产业的分析四大方面的数据分析,通过不同数据的交叉分析,可以知道某一区域碳排放跟哪些因子关联度最高,基于综合因子分析构建多影响因素下的碳排放量变化预测模型,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碳足迹的降幅进行预测。胡老师通过尼龙PA666这一材料的使用为例,展示了碳交易制度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企业经营发展以及成本溢价等问题,进而提出基于碳金融来调节消费和企业行为,促进低碳产业链升级,达到就业、碳达峰、土地利用、产业链四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利用大数据作为研究的最终目的。未来可以考虑建立全国碳排放数据库,可以在更广的范围里分析如何通过碳交易推动低碳社会的建设。

来自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马静副研究员从环境化学角度分享了对全球碳循环的认识,以及生活消费碳排放测算和影响因素研究。马老师提出排放量计算的关键是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消费品的碳排放因子由各种供应链提供,活动水平则是消耗量,同时引入了消费品的碳生命周期,也就是消费品的碳足迹,涉及到原材料、制造过程、运输、销售、使用情境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最后还要考虑末端治理和回收。碳生命周期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细分的次级分类,对应不同的排放因子,通过建立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档案库,最终来实现排放量的计算。针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计算,包括居民生活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的碳排放测算,通常还会关注城乡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在二手物品回收处理方面,马老师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如何计算回收产生的环境效益,以及不同回收处理方式带来不同的碳排放量。马老师的分享为课题未来在消费碳排放量计算方面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案。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张劼颖从环境社会学视角分析“双碳”、低碳消费与减废。“双碳”作为环境叙事,背后有很宏大的生态学图景和逻辑。“双碳”从目标到治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有政策、有科技、有话语和有效执行。“双碳”的治理系统建立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环境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环境认知如何转化为行动,需要考察的是环境行动如何作为实践有效嵌入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同时考虑技术、设计与基础设施在转化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这其中还涉及“双碳”叙事到日常实践的转译,即“双碳叙事“如何本土化,从抽样到具象,从宏观到微观,转化为有效的环境认知,再到行动。具体到“双碳”和减废的问题上,观察既有的低碳消费促进项目可见,一类是政府发起的,大多以建立个人碳账户的方式,一类是企业项目,主要抓手是减废。我国目前的废弃物治理本身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垃圾分类存在标准的一刀切和多元复杂的现实以及地方差异的张力,另外还需要前后段的匹配建设、行动主体的协同、循环再生产业链条的完善。打通低碳消费和废弃物减排的机制和关系,可以二者的达到有效结合和相互增益的。

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助理研究员李浩东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龚顺共同分享了关于低碳消费的日本经验,主要关注氢能产业对低碳消费的促进作用。日本把氢能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氢能社会”,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行整个氢能产业链,具体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日本发展氢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为达成碳中和目标,二是氢能是为数不多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含能体能源,三是氢能应用场景多元。日本氢能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大力支持消费端,通过环保汽车减税、环境性能减税、绿色化特例、CEV补助金等方式鼓励消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补贴为主的刺激政策能够持续、氢能源的缺乏限制了日本氢能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方面丰田一家独力难支。李老师总结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六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一是氢源不绿,二是创新不强,三是成本不菲,四是场景不多,五是热度不减,六是政策不全。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赵克斌副院长提出,课题真正体现了多学科的融合,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共同探讨低碳消费,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期待研究能尽快出成果。上海大学张敦福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何光喜研究员、同济大学讲师章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龚顺和于琴以及上海研究院挂职的马晔风、孙小雨和马峰等学者参与了讨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和博士生也参与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