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及内容提要
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基于福建、湖南和贵州三省高校的调查
彭国胜
摘要: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体现为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行为践行三个维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均呈现出“中度偏高”的特征,且受大学生个体健康、家庭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认同
物质主义、社会联系与生命意义的权衡——大学生价值观标准的社会性别差异
李洁 石彤
摘要:本文以“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之“士大学生群体调查”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了结构方程的方法,探究了男女大学生在成功评价标准上的社会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当评价对象为男性时,男性应答者更多地强调生活富足、身居要职等“物质主义”因子;而当评价对象为士性时,女性更多地强调“社会联系”和“生命意义”因子;研究继而通过引入“社会支持”因子和“社会性别观”因子作为控制变量来说明:这一性别差异并非“本质主义”的,而是在社会处境与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出现的。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 社会性别 物质主义 社会联系 生命意义
代差与代同: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
康岚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两代人在家庭主义认同的不同维度上的代差与代同后发现,青年人对于家庭主义的认同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导致青年人身上出现了以家庭价值的稳固和个体意识的崛起为双重特征的“新家庭主义”,青年人更多地强调家庭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这有别于父辈认同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传统“家庭主义”。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是中国社会个体化进程的有力佐证。
关键词:新家庭主义 代际差异 价值变迁
青年成长与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王勇
摘要.2011年“国际合作社日”的纪念主题是“青年,合作社的未来”。国际合作社运动将青年作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参与。,需要探讨青年成长与合作社发展的关系,总结青年参与合作社事业的经验和青年参与合作社事务时面临的困境,设计和实施促进青年参与合作社事业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青年 合作社政策 可持续发展
合力赋权:富士康后危机时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动力来源的一个解释框架
操家齐
摘要: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一个不能取得平等公民权问题。如何实现平等公民权,必须为农民工赋权。本文提出宪政赋权、外力赋权、行政赋权、市场赋权、社会赋权、自力赋权等六重赋权概念,这六重赋权主体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冲突也有合作,但不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只要是在博弈基础上形成的合力指向农民工权益保障方向,就会起到促进农民工公民权进步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各种赋权主体发挥作用的力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在当前市场赋权作用较大,在今后行政赋权乃至宪政赋权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合力赋权 农民工 公民权 富士康
“工作贫困”及其社会风险探析——以韩国青年贫困现象为例
芦恒
摘要:20世纪末以来,欧美等国相继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管制,致使国家、市场、社会的关系失衡。最终出现了勤奋工作而仍然贫穷的“工作贫困”现象。韩国自1997年采取“美国式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后,也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工作贫困阶层”,大部分青年成为该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年“工作贫困”现象具有边缘性、高学历化、综合贫困、隐形贫困等特点;如果社会保障制度继续缺位,青年“工作贫困”扩大化将会带来较大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工作贫困 新自由主义原子化阶层固化
人际关系网络对事业生涯发展影响的质性研究——以三所重点本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为例
傅安国 郑剑虹
摘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取向,通过深度访谈的研究方式,探讨了三所重点本科院校的七个“优秀毕业生”事业生涯发展受人际关系影响的情况。结果发现:(1)在当今不完全竞争的社会背景下,人际关系网络的编织,是获得重要信息资源的关键因素;(2)通过人际关系网络的编织与经营,把握人际关系网络所带来的各种机会,是奠定事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并获得成功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社会资本 人际关系网络 事业生涯发展
中国未婚青少年多性伙伴危险因素研究
林婷 陈鹤 郑晓瑛
摘要:本研究使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未婚青少年过去12个月内拥有多性伙伴情况。分析发现,中国青少年多性伙伴行为是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危险因素包括首次性行为年龄过小、收入水平高等等。而具有商业性行为、有过性骚扰和强迫性交经历、经常浏览黄色网站等因素愈加值得关注。
关键词:多性伙伴 未婚青少年 危险因素
“临时主干家庭”: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动与策略化——基于N市个案资料的分析
姚俊
摘要:本文通过对N城15个家庭及其成员的观察和访谈,发现了“临时主干家庭”这种新的家庭结构形态。在这种家庭形态中,家庭结构出现了时空分离的现象,家庭结构的选择成为一种家庭策略;而具体的家庭结构的形成反映出了满足个体需求、代际不平衡、女性主导以及“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建构逻辑。
关键词:临时主干家庭 核心化 代际关系 实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