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青年研究》2016年第6期 总第411期

2017-02-08

《青年研究》2016年第6期 总第411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乡-城流动人口就业部门分割及职业地位

刘丹 雷洪

摘要:本研究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四个就业部门的收入、工作时间、社会保障获得和工作类型;然后分析资本对进入四个就业部门及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存在部门分割的状况;在乡-城流动人口中,其知识人力资本增加他们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也有利于在正式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的职业地位;其政治资本是有限的,政治资本只增加他们进入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也只有利于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的职业地位;其社会资本中的弱关系更能增加他们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但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中,社会资本并不有利于高职业地位的获得。

关键词:就业部门分割 职业地位 人力资本 政治资本 社会资本

 

户籍制度与家庭团聚——流动人口流入地的身份认同

史毅

摘要:本文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流入地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原户籍"农业-非农业"的城乡身份和现户籍"本地-外来"的区域身份对其身份认同存在显著不同的影响,以获得当地住房为代表的经济融入水平有助于流入地身份认同的实现。除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外,流动人口的家庭团聚也是影响其流入地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在使用倾向值匹配法消除样本选择性之后,家庭团聚对流入地身份认同的净效应依然存在,因此增加和完善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的公共服务尤为重要。

关键词:身份认同 本地化 流动人口 家庭团聚 社会融入

 

互联网使用动机、网络密度与网民社会资本

许丹红

摘要:本研究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与2010年中国各省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层次模型分析方法,主要考察两个问题:第一,个体层次上,探讨不同互联网使用动机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第二,结构层次上,考察在不同应用密度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的社交使用更能增加网络社会资本;在网络邻近性与外部性越强的结构中,互联网的社交使用对网络社会资本的增加效果越强。

关键词:互联网 外部性 社会资本

 

互联网使用、在线政治讨论与政治参与

王建武

摘要:通过全国性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互联网不同使用类型、参与在线政治讨论对基于个体利益诉求表达的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信息获取型使用和沟通互动型使用对维权抗争参与有显著影响,但对意见表达参与没有显著影响;从群体角度看,两种互联网使用类型均对不同收入者的维权抗争参与有显著影响,沟通互动型使用会显著提高低教育程度者的维权抗争参与可能性;参与在线政治讨论对意见表达和维权抗争参与均有促进作用。总之,互联网拓展了政治参与渠道,能够缓解社会对立性情绪和矛盾,但互联网空间非理性因素也可能给低教育程度者带来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 在线政治讨论 意见表达参与 维权抗争参与

 

社区暴力接触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罗忠勇

摘要:基于对全国10省市4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本文考察了社区暴力接触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可分为身体性攻击行为和关系性攻击行为;社区暴力接触对青少年的身体性攻击行为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经由攻击性合法化认知的调节可助推后者的产生,经由移情的调节可消解后者的产生;攻击性合法化认知和移情均不能调节社区暴力接触与青少年关系性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攻击性合法化认知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社区暴力接触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合法化认知 移情 青少年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之应对——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为借鉴

郭大磊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是当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对英美国家妥善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在英美国家的形成过程、最新发展及实践运行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本文认为,在应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时,不应片面强调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处遇的恢复性特征,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应为个体化差异留有余地。可以考虑针对特定犯罪适当降低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在降低的年龄区间内适用"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关键词:犯罪低龄化 英美国家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宗族修谱活动中的代际分化与青年人的利益诉求

朱妍 林盼

摘要: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修谱活动,人们具有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宗族力量正在复兴;也有人认为,宗族将持续衰弱,直到被个体的、公民性新型社会契约所替代。在分析东南某省郭氏宗族450余封信件之后,本研究发现,宗族中的长辈更看重宗族的文化性意涵,试图重新"造族",由此特别重视"宗谱"的编纂;而青年人则将宗族视为个体化的社会资源,借助一种名义上的"公"来获取私人利益,由此重视"通讯录"而不是"宗谱"。

关键词:修谱 代际分化 青年人 利益诉求

 

顺应与抗争:当代女大学生化妆意义研究 

郝大海 朱月婷

摘要:当今社会,在个体主义和女权主义思潮以及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规训的共同作用下,女大学生的化妆实践具有多重意义。本文以参照群体理论为视角,发现女大学生的化妆行为常由生命历程中参照群体的改变而开始,具有成人礼的意涵。此外,女大学生在以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为参照时,其化妆行为分别体现了对社会的适应与自身抗争意识觉醒的意义;此种差异化意义反映出当代女大学生对传统男权社会顺应与抗争并存的局面。

关键词:女大学生 化妆 意义 参照群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留美学生“中国热”现象分析

——以“保钓、统运”刊物为视角

刘玉山

摘要: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留美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中国热"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在于60年代及7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出现左翼思潮、保钓运动的发生以及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热"的关键词是中国大陆问题。"中国热"反映了中国留美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公平正义的强烈愿景,在北美大陆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扩大了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在美国民间的影响。

关键词:世纪年代 台湾地区 留美学生 中国热

 

《青年研究》2016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