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5期总第167期

2013-09-26

《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5期总第167

目录及内容提要

论文

“公款吃喝”的隐性制度化——一个中国县级政府的个案研究

严霞  王宁

提要:“公款大吃大喝”(简称为“公款吃喝”)指政府使用公共财政资金进行的超出正式制度规定标准的公务接待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国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政府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这类政府组织“公款吃喝”行为背后的文化和制度根源。正式制度本身存在漏洞,使得人情文化得以渗透到组织制度中,变成一种隐性非正式制度,形成约束组织成员行动的主导力量,公务接待档次也因此在竞争性的接待中不断被拔高。

关键词:隐性非正式制度  隐性制度化  人情文化  “公款吃喝”

 

地方政府的非正式权力结构及经济影响

刘明兴张冬 钱滔 章奇

提要: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内部各县市经济政策差异的历史特征及其政治归因。本文认为,浙江不同地区的共产主义革命传统塑造了基层政权中不同的非正式权力结构。解放前建立地方革命武装的地区,本地干部在基层政权中的影响力较强,但他们与上级政治精英的非正式联系疏远,不仅缺乏晋升的机会,而且受到了政治打压。为了长期的政治生存,他们有激励推行保护产权和市场的经济政策,进而使地方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利用1952-1998年浙江分县数据检验了上述假说。

关键词:革命传统  地方政治  权力结构  民营经济

 

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研究——一种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

张文宏  刘琳

提要:随着女权运动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就日益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问题为核心,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2009年中国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了社会网络因素对于男性和女性实现职业流动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社会网络能够有效地提高男性和女性现职地位获得的可能性,对于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在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社会网络因素中,社会网络规模、网络资源和关系强度都呈现出了一定的性别差异;经济转型增加了女性实现职业流动的可能性。

关键词:职业流动  性别差异  社会网络

 

同胞性别结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与教育获得

郑磊

提要:已有研究发现,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家庭子女数减少是缩小教育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然而即使在给定的子女数量下,同胞性别结构的差异也会影响教育获得,但是来自中国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文在中国的父权制家庭文化背景下研究了同胞性别结构对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以及个人教育获得的影响。本文提出,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经济动机的影响,父母的儿子偏好导致家庭内部资源分配时偏向男孩,而抚养男孩和女孩的成本差异强化了这种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基于全国代表性抽样数据的研究证实了本文的解释。研究发现,拥有兄弟不利于个人的教育获得,同胞中女孩比例越高则有利于个人的教育获得,这种影响存在着复杂的性别间的非对称性。尽管同胞性别结构效应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户籍拥有者之间并不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但是其影响在不同出生队列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同胞性别结构  教育获得  家庭内部资源分配  男孩偏好  性别不平等

 

求职与收入获得的关系机制: 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张顺  郝雨霏

提要:关系网络对收入的作用机制是社会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认为,对求职结果产生影响的并非关系的形式与结构,而是关系中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基于求职者、招聘方与求职环境互动的关系网络模型,通过探讨不同求职环境下,求职者关系资源的选择及其收入效应呈现的差异性,捕捉关系资源背后的收入作用机制。本研究认为,关系资源对入职收入有三种作用机制:招聘/求职成本降低、社会交换与互信机制。研究发现,招聘方的资质需求与求职竞争性越高,基于人情资源的社会交换机制的作用空间将被压缩,而基于信息资源与混合资源的搜寻成本降低机制、互信机制更有益于求职过程。同时,招聘方资质需求与求职竞争性越高,关系资源的收入效应受到制约,但对人情资源的制约最强。

关键词:收入获得  关系 收入效应

 

惟一“真实”的基尼系数是否可得?

谢立中

提要:导致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中的部分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些原因加以清除。因此,要想通过平等讨论的途径来获得一个惟一“真实”的基尼系数是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的。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是人们在不同话语系统的引导和约束下所完成的有关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同话语建构;这些不同的话语建构之间在“真值”方面具有等价性。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话语建构

 

“调解优先”能缓解集体性劳动争议吗?

——基于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庄文嘉

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转型和劳动制度改革带来了大量的工人集体抗争。但是这些抗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却一直受到有效控制,并且逐渐呈现出个体化的演变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仲裁受理的集体性劳动争议在人数规模和发生频率上逐渐缩减。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缓解了劳动仲裁救济渠道内的集体性劳动争议?本文通过对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国家在转型期一直积极地强化各种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以吸纳和消解工人的集体抗争,劳动仲裁机构强大的调解能力显著降低了其受理的集体性劳动争议的人数规模,却没有减少其发生频率。其原因在于仲裁调解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体现为对大规模集体争议的重点防范和对小规模集体争议或个体争议的相对忽略。这些发现在理论上回应了为何转型期中国没有发生大规模工人运动的讨论,在概念上突出了国家以柔性策略疏导工人抗争的调解者角色,在经验上讨论了为何转型期劳动争议绝对数量居高不下且常常是“调而不解”。

关键词:调解 劳动争议  工人抗争  劳动仲裁  集体争议

 

企业家如何影响地方政策过程——基于国家中心的案例分析和类型建构

黄冬娅

提要:政商关系常被认为是一个无法探知的黑匣子,研究者很少能够通过详实的经验研究揭示企业家到底如何影响政府的政策以及决定企业家政策影响力的因素何在。聚焦于地方政策过程,本文认为,国家的制度结构和政策影响了企业家不得不采取哪种方式来影响政府的政策过程及其影响力大小,本文将这种国家内部的因素归结于三个维度,即“政策依赖性”、“政策监控度”以及“权力碎片化”。基于这三个维度的差异,本文区分了五种企业家影响地方政策过程的方式,即迎合政绩、坐地要价、利益疏通、借力施压和正式沟通。其中,企业越具“政治嵌入性”而非“自主性”而越具有政策影响力。基于此,本文认为,决定企业家的政策影响力变迁和政商关系变迁的因素不仅在于市场化改革本身,还在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的变迁。

关键词:政策过程  政治嵌入  政商关系  权力碎片化  政绩依赖

 

农民如何认识集体土地产权——华北河村征地案例研究

张浩

提要:本文通过对华北某村三起土地征收案例的分析,讨论农民对集体土地产权的认知。农民的土地认知有如下内容: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集体和个体同时享有土地支配权;国家有需要时可以在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征收土地,但是在使用后应将土地归还给农民或者至少在处置时征求农民意见。这一认知与国家现有政策法规不相吻合,认知的形成则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独特历史进程紧密相关。农民的土地认知对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制度改革应当沿着尊重农民土地权利的方向进行。

关键词:集体土地  产权  认知  征地

 

研究述评

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理论视角与经验研究

纪莺莺

提要: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社会组织大量兴起,引发了众多研究者试图对其政治与社会含义进行解释。过去20年间,“公民社会”与“法团主义”两大视角主导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两者试图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框架中理解社会组织,并围绕其在此框架中的具体位置展开争论。本文尝试梳理既有研究及最近进展,从中抽取可供拓展的研究线索,并探讨超越此种争论的路径。本文试提出下列三个方向供进一步研究参考:1.跳出单一维度自主性的“陷阱”;2.解释经验现象在多个维度上的分化;3.探索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生活的特征。

关键词:公民社会  法团主义  社会组织  国家与社会  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