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重要成果

  

  社会学所建所以来,在全所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量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这里主要选择社会学所主要学科领域中获得社会学所学术成果二等奖以上奖项以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的50余部学术专著,予以扼要介绍。

   

  社会学理论、历史与方法研究

 

 

  《社会调查自白》,费孝通,知识出版社,1985年。本书比较系统地辑录了作者社会研究的代表性文章,阐述了开展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如实地调查、社区分析、类型比较法、历史的考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关系、理论工作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回到实践中去等。作者在步入学术研究殿堂时提出的“有效的社会建设只有建筑在社会学的研究上”的命题,既指明了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更包含了社会学工作者科学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苏国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在当代社会科学领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是最有影响、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本书结合了作者阅读韦伯著作时的认识和体会,参考国外对韦伯的研究成果,是作者向国人介绍这位当代驰名的社会学家思想的尝试,也是国内首部较系统的介绍韦伯理论的著作。

  《九死一生: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中长期预测》,张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本书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前提,理出了发展的潜要素和在封建社会中酝酿的线索,实事求是地对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各种类型的发展道路、模式的搏斗及成败的原因、经验和教训做了评述,着重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并对未来中长期的发展做了预测。

  《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张其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本书的贡献在于将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上升为一般规律,并进而上升为社会学范畴,从而丰富了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回答了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时,作者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深度开发与系统运用,使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

  《缺席与断裂》,渠敬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本书的写作是出于对“失范现象”之命运的“关怀”。失范一般是被当作反常的、病态的或偏差的现象来研究的,而本书则从“意义的缺席”、“关系的断裂”和“制度的变迁”的新视角讨论了失范问题,指出失范既呈现为一种意义缺席的状态,也是敞开社会生活之可能性的样式;同时,失范也可理解为权力关系以断裂和逃离等形式构成的反抗关系,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主体化形式;同样,在制度的层面上,失范也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反制度的消极因素,而是构建和创造制度乃至使制度发生革命的动力。

  《近代中国社会学》,杨雅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本书详细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学在20世纪前50年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向我们描绘了20世纪前50年的中国社会,而且其中许多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观点,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启迪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阎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本书生动翔实地勾勒了中国社会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建立、发展、变迁的过程,记述了陶孟和、李景汉、陈达、吴景超、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等社会学家的学术观点、社会实践和人生探索,探讨了中国社会兴衰与社会学以及社会学者命运的联系。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见解独特,是研究中国社会学史的一部力作。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这项研究历时3年,经过问卷设计和调查、数据整理和据分析,揭示了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些新型社会矛盾,回答了究竟是什么因素会影响中国民众未来的社会选择和取向、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将围绕哪些焦点问题重组、这种力量重组将依照什么样的规则等等人们所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渠敬东,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知道对于人来说什么是善的。这就是要按照善的次序来认识善。本书首先从古典教育理论入手,讨论了哲学与诗学的两种教育传统,并通过奥古斯丁的教育观念,讨论了古今教育的转化。依此为起点,本书进一步梳理了自由教育从经院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并最终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指出自由教育乃为确立现代社会的政治秩序和道德秩序的根基所在。

 

  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

 

 

  《中国的私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主》,张厚义、刘文璞,知识出版社,1995

  20世纪80年代初,私营企业主阶层在经济社会变迁中逐渐发展起来。本书的研究工作与这个阶层的产生形成过程同步展开,对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阶级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重点描述与初步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许欣欣,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7月。这是一项宏观的实证研究,主要以1990年和1993年两次全国性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的两次重大变迁,作者认为两次结构性变迁构造了独特的中国社会分层体系与流动模式。通过实证分析最终证明:在中国,影响社会成员个人地位实现的因素除了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外,尚有因制度而造成的影响因素存在,这种制度性因素可分解为三个变量:单位部门所有制变量、户籍变量和政治面目变量。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的集体成果,在对当前社会阶层变化做了总体分析后,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把当今中国的社会群体划分为十个阶层,并对每个阶层的地位、特征和数量做了界定;对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做了初步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向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但还只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后,推出的一本社会流动研究的力作,系“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丛书之二。全书继续以文化资源、组织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占有情况为基础,对现阶段中国社会成员的地位获得、阶层流动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生历程及走向。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本书从社会转型、社会分层、企业组织、就业、乡村研究等六个方面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与规律性。作者认为:社会结构转型是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李春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本书采用丰富的实证资料及社会分层研究方法,考察和验证了理论家和学者们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分化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的不同理论观点,总结出当前经济社会分化的分流态势是多层分化的结构化趋势,并进而预测,这一分化趋势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妥协,同时也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导向。

   

  社会组织与群体研究

 

 

  《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王颖、折晓叶、孙炳耀,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本书在典型社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理论,详细描述、系统总结了社团崛起的背景,社团的主要功能、组织模式及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分析了社团在社会组织体系整合中的作用,明确指出了社团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趋势。

  《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王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本书在运用南海市大量乡村社会变革的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理论,详细描述、分析了公社解体后,集体与个体关系的演变、个体农民与社会化农业生产的关系、乡村组织与乡村组织网络的变革,指出了乡村社会发展的社区化趋势,特别是提出了新集体主义概念。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李培林、张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本书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各种文献资料,运用“过密化”这一社会学概念,围绕着“社会成本”,即国有企业用于承担非经济功能所付出的成本,对国有企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巴黎的温州人—一个移民群体的跨社会建构行动》,王春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该书是国内首部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移居巴黎的温州人群体进行实证调查和研究的专著。该书利用大量第一手的实地调查资料,用建构主义视角,探讨了移居巴黎的温州人如何凭借本群体的资源优势,并结合移居国的社会制度环境,为他们融入法国社会开辟一个跨国社会空间。由此,该书在对现有各种移民理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性的移民建构观点。

  《社区的实践》,折晓叶、陈婴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作者对一些发达村庄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追踪调查,在占有较为翔实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超级村庄的社会结构变迁进行深入的观察与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社会的结构变迁以及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

  《中国单位社会》,李汉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月。本书作者通过十几年的思索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和结构的思路。作者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单位社会中的社会控制机制,从中观上分析了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权力、资源以及依赖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与社会后果,从微观上侧重研究中国单位人的行为取向和行为特征。单位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工作场所”,更多地代表了人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依赖和寄托。

  《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以社会团结为视角》,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从社会变迁和社会团结的角度来研究“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国内社会学领域经验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本书综述了社会理论中社会团结学说的基本脉络,提出了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中必须超越类型学分析的论断。从组织团结的凝聚力维度和脆弱性维度出发,提出了有别于制度主义的研究中国组织团结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分析三次大型调查的纵贯数据,设计了统计量表,具有社会统计分析上的创新价值。

   

  文化、家庭与性别研究

 

 

  《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文化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一门科学。本书阐释了文化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介绍西方文化社会学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文化产生、发展的各种变量关系,研究了文化的传播、冲突、调适、变迁、控制的社会过程及其性质,引起大家对现代化的文化重新思考。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郭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本书致力于对中国的民间丧葬礼仪的深层结构及传统生死观进行深入考察,从这一特定角度揭示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内涵。

  《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李银河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本书在选取中国南方与北方各一个村庄进行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所搜集的资料为依据,比较了生活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在生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并探讨了这种差异所具备的理论上的意义。

  《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李银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本书作者对中国的家庭结构与规模,恋爱择偶方式与标准,结婚仪式,婚姻花费及婚后居处等做了历史考察与现实描述;同时,对我国现阶段少数人客观存在的自愿不育、独身、婚外恋、同性恋等社会现象做了实证研究和社会心理学分析;并提出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大概率价值观”的概念,指出这种“大概率价值观”的实质、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现代中国城乡家庭研究”的第一个成果。该研究的初级抽样单位为上海、成都(城市)、青浦、太仓和宜宾(农村)五市县。总样本量为2500。该书以该调查的数据为依据,从城乡比较的视角,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对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策略)、家庭之间的关系(家庭网络)和家庭制度的变迁做了比较有创意的研究。

  《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罗红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本书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交换”行为这一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作者认为: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这两个财富的社会运动相互关联,互相制约,它表达了劳动不仅生产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同时生产文化的象征意义。

  《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吴小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本书对女性主义科学批判的基本思路、主要问题、不同论点及相关争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阐述了女性主义在科学的社会结构、社会功能和认识论基础方面的主要论断,探讨了女性主义关于科学、文化与性别的诠释对于理解西方主流文化和传统知识图式的意义,以及这种诠释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和困境。

  《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苏国勋、张旅平、夏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本书从社会学角度集中探讨全球化在社会文化领域的表现及其后果,特别是从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互动,以及从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互动角度,探讨全球化在世界文明、自我认同和民族国家几个层面上的冲突和共生。作者力图从社会学视角对全球化的文化研究相关领域做纵深拓展,其中的一些见解富有新意,并对相关研究领域具有启发意义。

   

  社会心理学研究

 

 

  《市场经济与人际关系》,石秀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本书实证性地分析了人际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大量事例和调查结果说明人际关系是人们所需要的经济、社会、政治资源的通道,是市场经济中经营成功和社会生活中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且对此提出了可信的理论解释。同时,本书也分析了随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人际关系新变化,以及人们处理这些关系的方式的变化,并指出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李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本书从心理契约的结构、类型、破裂、管理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概述了当前心理契约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员工心理契约在形成、发展和变化方面的独特特点。有利于企业员工在组织中建立一种互信、互敬、互报的良性关系,构建所谓的命运共同体,并有助于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王俊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本书对监控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发展,以及韦伯、福柯、吉登斯等的监控理论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监控阈限”、“监控关系”等概念,结合“监控边界”,对监控现象进行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综合视角的研究,论述了监控与身体、控制、隐私、信任、风险、场所等问题,提出了阐释监控现象的“监控关系边界模型”和处理监控问题的监控边界原则。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研究

 

 

  《中国社会福利概论》,孙炳耀、常宗虎,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该书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分析国内外社会福利的异同,论证适合中国经验的社会福利概念。按照家庭、社会、政府、市场四维框架,分析我国为弱势人群提供的福利服务及其方式。总结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经验,研究社会福利领域如何处理国家、社会、市场的关系。分析政府、社会不同主体举办福利服务的特点,以及制度性转移支付、慈善、服务收费等不同机制的作用,提出福利服务制度评估的准则,论证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目标模式。

  《社区公共服务论析》,杨团,华夏出版社,2002年。本书依据公共经济学、新公共管理学等前沿理论,建构了社区公共服务产业分类理论系统;界定了自治型、保护型、专业型和运营型4种社区公共服务类型;清理了社区服务发展中大量服务性质界定不清、服务机制模糊混淆的现状;提出了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主要提供者的政府机构,只有从单中心体制转为多中心体制,才能在社区公共服务经济中更好发挥作用的观点。

  《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唐钧,宁波出版社,2003年。该书侧重从社会学、社会政策的角度对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各个层面进行思考,包括对小康泛指标化的批评,对“非典”危机的反思,对城市贫困的忧虑与分析,对老龄化问题的理性乐观,对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及对社区建设的未来展望。

  《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景天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月。本书提出了底线公平的概念、原则以及应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政策基本原理,论证了在社会保障事业中政府责任的底线和市场作用的边界,并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论证了坚持底线公平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城乡社会变迁研究

 

 

  《小城镇  大问题》,费孝通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该书是国家“六五”社科重点项目“江苏省小城镇研究”的成果,费孝通任学术指导,课题组按照“类别、层次、兴衰、分布、发展”原则,对江苏吴江县小城镇的历史与现状做了深入的实地调查,联系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从不同角度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的命题,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周尔鎏、张雨林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本成果是小城镇研究的继续,进一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发展的七种不同模式的特点和基本经验,分析了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和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揭示了城乡协调发展是多种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费孝通教授专为此书写了长篇后记,给予积极的评价。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陈光金,湖南出版社,1996年。本书基于对世界现代化的几个成功模式以及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理论反思,提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时序逻辑是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重复展开的过程。本书认为,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必然走向终结并与城镇工业化发展融为一体;农业现代化将以土地制度等的创新为前提;农村城市化将从以往的小城镇遍地开花模式转向以大中型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型城市为主体,以县域中心镇为依托的模式;农村社会发展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结构合理分化而实现现代转型。

  《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折晓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本书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出现的“超级村庄”这一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在小城镇研究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运用社会学个案研究方法,经过多年的追踪调查,积累了大量的调查资料。通过描述和分析,对现代工业如何进入农村,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和如从分散到合作进行了深刻研究,探讨了村庄在发生再组织时,新的外来经济动力与村庄内在结构和传统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村庄的变迁是一个“再造”的社会过程。

  《内发的村庄——行仁庄》,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该书是“百村调查”试点村的研究专著。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力求对中国村落的类型学研究有所突破。在我们的村落类型坐标上,行仁庄属于村内没有宗族组织、各个家庭直接组成村落、村组织力量大于家庭的类型。本书从经济、社会、政治、村落文化、社会意识角度论述家与村的结合原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各个侧面的特征,对目前村落的历史位置做了判断,并预测村落的未来变动方向。

  《“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陆学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本书全面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和演变,作者以社会学家的视野、哲学家的思考,以科学实证的研究态度,阐述了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从不同视角论述了农业、粮食、土地、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农民的社会分层,以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

  《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李培林,商务印书馆,2004年。本书以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城市变迁的故事,并以此为基础,从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对蓬勃发展的非农化、城市化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书中探讨了“城中村”现象,并对这些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及建筑风格并没有同步融入城市的“城中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王晓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草原情况的田野调查文集,主要通过案例调查反映草原地区农牧民在生态环境压力下的生计和应对。作者通过对内蒙古草原六个嘎查村农牧民的访谈,考察了在干旱、市场经济、与草原有关的政策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草原生态环境、农牧民生产生活所发生的变化及面临的困境。

   

  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研究

 

  《中国青少年犯罪学》,曹漫之主编,赤光副主编,群众出版社出版,1987年。本书是国家“六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规律性、发展趋势、预防、综合治理、司法、青少年犯罪与精神医学等理论和对策。既有科学性又有应用性,是一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青少年犯罪学专著。

  《中国社会指标理论与实践》,何建章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社会指标是衡量、检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本书主要探讨了社会指标体系的构成,并根据社会指标衡量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研究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和阶层状况。

  《中国社会发展报告》,陆学艺、李培林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作为第一本有关中国社会发展的报告,本书展现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对其作了“转型社会”的性质判断,提出了转型社会的内涵规定和分析框架,指出了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本书在资料翔实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改革滞后的后果、面临的困难以及战略取向和基本要点,并提出了社会改革的整体配套方案。

  《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价值观演变研究》,社会学所“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念演变”课题组(组长楼静波),北京出版社,1993年。本书是课题组在“七五”期间两次全国规模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的研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十年间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根据调查数据,全书分别就青年在人生、政治、道德、职业、婚恋和性等方面的价值观变化,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社会指标体系》,朱庆芳、吴寒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该书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使用这一指标体系来衡量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景天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本书初次尝试从时空视角研究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经验重新界定了“时空压缩”概念,提出在“时空压缩”下的发展具有“超越进化”的特征,由此批评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进化主义、普遍主义,在从理论到经验的不同层次上研究了社会发展的逻辑结构、认知结构和时空结构。

  《中国:阻击腐败》,邵道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本书从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全方位、多学科对我国存在的突出腐败现象作了系统而深刻的剖析,对处于初级阶段的腐败新规律和腐败产生原因作了科学的阐述,对反腐败为何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作了详情的回答,对十六大后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做了认真的总结,对我们社会如何展开反腐败开出了可具操作性的“药方”,是作者“二十年磨一剑”的联系国情研究之力作。

   

  (截止到2009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