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农家书屋何以发挥实效

王晓毅    人民论坛 2019(20)    2019-07-26

  为农村居民提供阅读机会,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形式的乡村图书馆纷纷建立,特别是政府推动的农家书屋项目发展迅速。2019年2月,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为农家书屋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仅在农家书屋的内部建设上下功夫还不够,我们还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发展,加强农家书屋与各部门的合作,为农村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

  让农家书屋的图书顺畅到达农村读者手中,成为公共服务最为关键的“最后一公里”

  农家书屋从2005年开始试点并获得长足发展,到2018年底,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家,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突破11亿册。农家书屋覆盖了大部分建制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文化服务的短板,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

  如果说大多数传统农民因为不识字、生活封闭和缺少新技术需求而少有读书的渴望,那么培养现代农民则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提升自我。作为一项公共服务,过去的图书馆往往集中在城市、大学,而且强调图书收藏,很少有专门服务于农村居民的乡村图书馆。对于农民来说,买书难、借书难,而借到需要的图书就更难。农家书屋不仅仅是一个配备一些书,让农民可以看书、买书、借书的阅读场所,更重要的是其发挥着教育、科技知识普及和休闲娱乐等多项功能,在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承担着尤为重要的责任。

  农家书屋往往涉及到资金、场地、出版、购买和图书管理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建设农家书屋并非易事。然而,比建设农家书屋更困难的是如何使其发挥作用,真正解决农村居民读书难的问题。要让农家书屋发挥作用,首先,要解决借书、读书的问题,让农民愿意利用农家书屋;其次,要让借书的人能够借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使图书真正发挥作用;最后,农家书屋的读者队伍要不断扩大。

  为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许多农家书屋进行了有益尝试,形成了有效实践经验

  第一,通过组织活动,鼓励农村居民参与阅读。因为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的限制,一些地方的农村居民并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也有许多农家书屋不被农民所熟悉。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就要让农村居民了解农家书屋,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其读书的积极性。对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吸引农村居民进入农家书屋的有效方式。一些农家书屋通过组织读书节、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和农家书屋进学校等活动,鼓励农村居民多读书、读好书,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居民的阅读积极性大大提高。

  第二,开展多项便民活动,方便读者借阅。居住分散、休息时间不固定,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村居民借阅图书的难度。为了方便读者,许多农家书屋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如有些书屋的管理人员就居住在书屋附近,可以随时提供服务;有的书屋在农民聚集的商店、集市等处建立图书箱、图书站,方便读者借阅;还有一些书屋将固定的书屋变成流动的书屋,走村串户,为读者提供上门服务。

  第三,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农家书屋往往面对着图书更新、人员管理和日常维护等问题,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很难满足其需求。对此,一些书屋主动整合政府部门资金、动员社会捐赠,带动了书屋的良性运转。不同部门有不同的项目支持农村开展教育、文化活动,将这些活动和资金有机整合起来,可以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四,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服务。不同乡村的人口构成不同,服务需求也不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在一些空心村,村庄居民主要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在校学生成为主要的读者群,这些村庄针对在校学生的需求,开展读书活动;在一些易地搬迁村庄,村民之间不熟悉,通过书屋的活动,可以密切村民的关系。

  实现跨部门合作,畅通“最后一公里”

  尽管农家书屋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在服务农村居民阅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农家书屋仍存在一些容易导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例如,有些农家书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农家书屋资源闲置,很少有人借阅图书。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图书的品种和质量,因为农家书屋藏书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的图书没有,现有的图书读者不需要;其次也有管理问题,部分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没有主动服务居民的意识;还有一些农家书屋缺少必要的资金和场地,难以开展活动,或者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不能及时向读者提供图书信息。

  由此可见,农家书屋需着重解决几个方面的矛盾:首先是小型的农家书屋和复杂的读者群之间的矛盾。农家书屋的藏书不是很多,但是他们所服务的读者群体却差异很大——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的阅读需求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藏书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其次是服务水平和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农家书屋不仅要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而且要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农村居民阅读。但是农家书屋的管理者通常是兼职的,无论是其知识背景还是投入时间,都很难满足读者的需要,有些管理人员可能只是提供开门、锁门的服务。

  最后是投入与服务成本之间的矛盾。城市人口集中,图书服务的成本比较低;而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服务成本较高,加上农家书屋的投入有限,更为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加了困难。

  农家书屋要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就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第一,将农家书屋纳入综合服务系统中。近年来,尽管基层政府在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整合方面有所进展,但是在技术和知识服务方面,部门分割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比如农业技术部门、农村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都为农民提供培训机会,但各部门往往分头进行。农家书屋为其提供了综合培训的可能,因为这些培训都需要农家书屋提供相应的图书供农村居民阅读。反过来说,这些部门的培训也增加了农民的阅读需求。我们应该将农家书屋与农业技术、医疗卫生、教育等部门有效结合起来,解决图书需求和供给脱节的矛盾。例如,可以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农民需求调查,协调农民的技术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图书服务。相关技术部门也要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从而将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农村知识和精神文明中心。

  第二,切实解决农家书屋的管理问题。我们可以聘请乡村知识分子承担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支持他们开展活动,推动乡村阅读和精神文明建设。在部分地区,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依托农家书屋为居民提供服务。县级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巡回报告、组织活动等方式,向农村居民传播乡村振兴的相关知识,使乡村居民与农家书屋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三,广泛整合资源,丰富农家书屋活动,将其办成集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学校课外教育、农村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从而有效发挥书屋的作用。这一举措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投入,因此,农家书屋更好地发挥作用有赖于跨部门合作。(人民论坛 2019,(2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