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学习解读十九大报告

王春光        2018-06-01

摘 要:社会建设内涵在十九大报告中体现得非常全面, 非常丰富, 既包括发展民生事业、改善社会结构, 又包括发展社会组织、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等。本文对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社会建设内容做了总体介绍, 并就新时代社会建设工作的综合性、全面性进行了解读和探讨。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社会建设; 内容

 

一、十九大报告给国家的新定位——新时代

新时代是十九大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新时代的社会建设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历史方位的新定位。这个新定位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中, 新时代包含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体的新思想和新提法, 还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两个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两个新阶段 (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与现代化强国) , “三个基本”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 “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 七个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 十四个基本方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社会建设是指什么?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建设”概念, 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术界对社会建设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 社会建设等同于民生事业, 包括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服务等方面。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谈到民生事业, 实际上, 政府各部门就是把社会建设等同于民生事业, 认为做好民生事业工作就是搞好了社会建设。

第二种观点比较学术化, 认为社会建设就是通过社会结构的调整把社会结构变得合理化。什么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等等。人口结构中又包括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为了避免人口结构过度老龄化, 我们国家调整了原来的计划生育政策, 放开以往一对夫妻只能生一胎的规定, 变成现在一对夫妻可以生两胎。这个政策调整就可以使人口结构中年龄结构得到优化, 变得比较合理。社会结构中当然包括阶层结构, 阶层结构中的中等收入阶层壮大问题, 也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政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第三个观点是, 社会建设就是要建构一个监督政府、驾驭市场的社会。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政府内部监督, 即政府自身监督;一个是政府外部监督, 即外部要有主体监督政府。之所以要驾驭市场, 因为市场不一定就是好的。市场是中性的概念, 它可能会出现失灵, 也可能会出现过度竞争。政府要监督市场、规制市场, 同时社会也得有监督市场的能力。社会建设就是要建构一个既能监督政府又能驾驭市场的社会, 形成市场、政府、社会三足鼎立、互相合作的社会秩序。

第四种观点是, 社会建设就是社会发展过程, 包括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结构调整、社会组织建设的过程, 社会发展就是要总体性实现社会进步。

社会建设的内涵在十九大报告中体现得非常全面、非常丰富, 既包括发展民生事业、改善社会结构 (中等收入阶层怎么壮大等) , 又包括发展社会组织、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等。这里, 我将把十九大报告中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为大家先做总体性介绍, 再对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综合性、全面性进行解读和探讨。

三、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十九大有一个决定我党的方针政策和行动路线的非常重要的判断——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56年, 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社会主要矛盾, 我们所有的工作就要落实到工业和经济文化建设当中去, 后来的现代化建设就是在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基础上提出来并进行推进的。

遗憾的是, 1969年党的九大与1973年党的十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错误, 提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 以至于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错误。

经过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 我们党又重新认真判断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与八大的判断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面对的社会状况是社会发展太落后、生产力太落后, 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对国家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所有工作的重心要转向经济建设而不再是阶级斗争。为什么40年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这么巨大的进步?就是因为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党的十九大总结和思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发现我们现在的问题不只是生产落后, 因为我们有些方面的生产实际上已经相当先进, 我国经济综合实力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比如,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文明, 现在则有“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说明我们在这些方面的生产已经在世界上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当然, 我们在生产上同时也存在着很落后的方面。所以党中央说, 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 是立足于对现实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符合时代的判断。所以说新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出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如何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特别是如何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当然, 经济建设发展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仅仅靠经济发展是不足以解决的。我们要看到, 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社会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 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因为过度追求GDP而忽略了社会建设等方面。现在, 社会建设开始成为跟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方面, 当然, 同等重要的还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适应新社会主要矛盾, 我们党从原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变成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那么, 什么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呢?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分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两方面。物质生活需要包括吃、住、行、乐、教育、就医、养老等;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包括对民主、法治、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 这是更高的一种要求。人的生活需求有不同层次,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 人的生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 也有人分为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美学层次。这些不同的层次分处不同阶段, 要求各不一样。首先温饱问题得解决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问题——衣食住行都解决后, 就要提吃得好, 吃得舒服, 吃得健康。住, 不仅房间面积要够, 而且要住的环境好, 邻里要和谐。行, 出门不仅要快, 还要舒适, 还要看见人们个个满面春风、笑脸相迎。这些就不只是物质生活问题, 而是属于精神和审美上的更高层面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过去纯粹的物质层面提升到对安全、秩序、价值、理想等越来越高的精神层面。因此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 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人民对美丽环境的要求, 对空气污染、雾霾的抱怨, 意味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同时, 我们也应当看到, 在我国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方面。什么问题上不平衡?如何看待不平衡?我国发展不平衡, 体现为阶层、群体、区域、城乡, 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之间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 涉及到社会建设中不平等、社会差异、贫困等社会结构问题。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发展到世界第二, 但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还较落后。有一位曾经在中国工作的欧盟官员说, 中国的情况很复杂, 简单的说法就是中国有的地方像欧美, 有的地方像非洲。这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的一省之内, 往往也既有第一世界的发展水平, 也有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发展状态。甚至一个县也是这样。这是中国的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的不平衡。即使同一个城市, 也存在着不平衡:过去人们收入差距小, 地位比较平等, 社会比较均衡、同质;发展之后, 有的人富得快, 有的人富得慢, 有的人权力变大, 有的人权力变小, 社会出现了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距扩大, 还有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差距也在扩大。

什么是发展不充分?表现在什么方面?发展不充分, 就是说发展得还不够, 甚至还很落后。我国发展不充分体现很多地方、部门和层面。比如我们有些地方的农业还处于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状态。对于看待发展不充分问题, 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此, 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 都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 深入考察贫困地区, 走访贫困阶层, 真心真意帮助和引导人们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 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全面进入小康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既要讲求发展的数量, 使国民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更要讲求发展质量, 要着力缓解和消除发展中的不平衡与不充分,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共同富裕

我们的时代进入到了一个前现代 (农业社会) 、现代 (工业社会) 、后现代 (信息社会) 同时并存的状态。那如何解决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关系?就是体现在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方面。为此, 党中央提出发展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社会全面进步和共同富裕。这是解决新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标志,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社会建设意义上说, 我们的新时代就是由原来的“先富带后富”, 进入到现在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

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 这些问题与社会主要矛盾息息相关。如何从方法上、途径上看待,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 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我觉得, 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创业, 开拓就业渠道, 让老百姓有就业机会, 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是不够的, 同时还需要政府参与和支撑, 加强政府的第二次分配, 通过政府社会政策使更多的人享受发展的成果, 通过政府公共服务使人民享受发展的机会, 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政府文化建设丰富人们群众的精神需求。

五、民生保障和改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是我们的核心。社会要和谐稳定, 人民要生活幸福, 发展要全面进步, 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是很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一共有12次提及“民生”, 在5处提到的“短板”问题中, 有两处是“民生短板”。这是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呼应的。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主要就体现在民生短板上。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共同富裕, 民生保障是最重要的方面。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是全面发展的根本, 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共同富裕的根本,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与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和谐稳定、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等直接相关。

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九大报告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两句, 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民生事业内容。为什么要增加“幼有所育”?我国义务教育原来只是小学和初中九年, 然后是高中和大学的国民普通教育。现在, 小孩两三岁就要进幼儿园学习。不仅小孩要进幼儿园, 家庭教育也要跟上。特别是有知识的年轻父母, 从怀孕时就开始胎教。因此, 国家要给予“幼有所育”的支持。十九大报告增加“弱有所扶”, 意味着国家要让弱者、残疾人、贫困人群甚至精神有问题的人得到相应的扶助和帮助。当然, “病有所医”意味着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老有所养”意味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进入了未富先老的社会, 人口老龄化速度非常快, 大量的人口老龄化后要解决赡养问题。有人希望中央在下次出台的文件中能够增加“食有所安”, 这样, 使我们从生到死的整个社会福利政策更加全面完整。此外还有人希望增加“临终安慰”, 让人们能死得起、葬得起。总之, 民生保障包括从人的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有一套相应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支持。当然这些支持不仅仅是来自政府的民生政策, 同时包括来自家庭、社区、村落所构建的保障体系, 保证人们避免各种社会风险。因为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风险, 而抵御这些风险, 单靠个人是不够的, 靠家庭也是不够的, 需要社会 (社区、村落) 和政府共同构建一个全面和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 或者叫社会福利体系。只有构建了这样的社会福利体系的社会, 才可以称为全面进步的社会。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 已经从原来只提供物质支持、提供经济补贴转入到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我们的社会福利发展, 既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民生保障的目标、水平、方式, 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发展经验, 参考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从政府提供人民最基本的物质补助到追求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再到追求社会质量提升的发展过程。我们既要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又要解决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 民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我国民生建设一直很受中央重视, 未来民生建设更会加大力度。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由当时的参与保障人口很少, 到现在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还要推进到养老保障全国统筹的水平, 社会民生保障建设步步提高。下面我对相关方面作稍微具体的解读。

第一, 教育。在民生事业中, 就是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公平。原来我们认为农村有教育即可。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说现在农村也要讲究高质量教育,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不能认为在农村建一个教学点, 有一所学校几个老师就可以, 农村不仅要有老师, 而且老师的水平要不亚于城市老师, 教育设施也要跟得上城市。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我们把职业教育边缘化, 形成了职业教育不如国民教育好的社会心态。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考上普通高校而不要进入职业学校。现在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职业教育跟国民教育同等重要, 享有同等社会地位。因为有很多家长不愿送孩子进行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出来跟一般的工人做的差不多, 待遇也差不多, 职业教育中受到的教育也有限。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 要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要改变职业教育不如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的状况, 要提升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德国职业教育非常发达, 德国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获得的职业并不差, 所以德国制造业水平非常高, 成为支撑德国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教育对于社会流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要解决教育质量问题, 还要解决教育成为社会流动障碍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 要改变人的社会地位、能力, 提升人的竞争能力, 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避免教育阶层化, 避免教育成为社会流动的障碍。不能出现父母社会地位高, 其子女就能得到更高质量教育的情况, 使教育成为社会分层的屏障。应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就是要促进教育质量公平化, 优秀教育资源公平化, 让更多人在教育竞争中处于平等地位;就是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比如, 一个人考得不好没有上理想的大学, 但大学毕业后他还有深造和提升的机会;一个人没考上大学, 他还可以通过国家提供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方式, 获得相应教育。教育是引领全面发展一个重要枢纽, 如何改善教育, 提升教育水平, 提升教育公平, 在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 就业与收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是民生之本, 这是中央历来强调的。因为就业与收入有直接关系, 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能确保收入分配更加平衡。我国虽然现在还没有提出充分就业政策, 但在往充分就业方面发展, 也就是要让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有就业机会。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近几年我国新增就业岗位增加很快, 我国已经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比如, 2017年新增就业远远超过预期目标, 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人, 很好地解决了全面发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现在我国就业上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我国现在处于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 一方面高技术就业岗位缺乏人才, 另外一方面, 一些低端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由于结构调整而缩减了就业岗位, 使许多人不能充分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 我国每年有七八百万高校毕业生, 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部分高校毕业生虽然就业了, 但收入并不高, 甚至出现了所谓高校毕业生民工化现象, 也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条件、收入水平和农民工相差无几, 赚的钱只能维持个人生计。要让人们不仅有业可就, 而且还能使人们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 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这些都是需要大力解决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协调机制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很重要的, 就是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法》规定, 让政府、工会、企业参与到劳动纠纷的协商协调中。这在一些地方, 相关规定虽然已经实施, 但并没有得到完全推行。十九大报告提出,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这些都是调节社会结构的过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中等收入群体?每年增加多少?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来使中等收入群体得到扩大?这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在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问题上, 这几年国家在农村实施精准扶贫, 每年超1000万人口脱贫,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九大报告提出,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做好这些工作, 就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使整个社会在分配格局上成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 即大部分人处于中等收入群体, 富有阶层与贫穷阶层的比例少, 这是理想的稳定社会, 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社会结构状态。

第三, 社会保障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 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过去农民没有养老, 看病也没有保险, 全靠自身或一定的政府与社会救助, 但大部分需要农民自己承担。2003年, 我国施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农民看病开始有了报销。2009年,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 简称“新农保”, 农民也可以退休和拿养老金了。虽然现在农民的养老金不是很高, 但每个农民每月至少也有几十元, 有的地方甚至有两三百元。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民的格局。现在养老保险也已经开始城乡统筹, 下一步还将全国统筹。所谓城乡统筹, 是指在县域内的城乡统筹, 如果跨出县域范围, 就没有统筹保障了。以后, 我们将发展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也就是要权责明晰, 国家、企业、个人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都会有比较清晰的界定。我们还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我们还要有住房保障,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城市要有经济适用房、养老保障房、共有产权房、廉租房等各种保障性住房。农村也要进行危房改造, 政府对改善农村住房质量给予各种补助。现在,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比较完善, 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提高社会保障的质量、可持续发展, 使保障更加有力。

第四, 健康中国战略。我们都知道, 生病了要到医院看病, 但健康不能只依靠医疗服务保障, 还要有更多的方面, 包括健康知识、食品安全等需要保障, 所以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 即在原来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基础上提升国民健康的政策, 为全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在医改方面,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其中要着重解决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要让老百姓能就近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既要有医疗保障, 还要有药品供应保障以及医院基础设施保障等。要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到社区和农村, 构建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 很多疾病就不会发生或者延缓发生。当然, 健康中国战略还包括食品安全、社会办医、健康产业、生育政策等, 要跟社会经济政策相配套, 还包括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与社会环境建设, 推进养老和医疗服务有效结合, 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以前我们的概念是社会管理, 没有完全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概念。实际上, 不管是民生建设, 还是教育就业, 仅仅靠党委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是不够的, 还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协同, 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后来我们提社会治理由政府主导, 十九大报告改为政府负责。为什么不是由政府主导?因为政府负责比政府主导更好。事情由政府负责, 但不一定完全由政府去完成, 而是需要社会参与。社会治理提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很多情况下却是政府在做, 社会在看, 公众没有参与。现在提出由政府负责, 政府就会对社会治理提供各种政策支持、资源支持甚至是技术支持, 承担治理责任, 但政府不一定完全是主导, 而是让社会、公众来做具体工作, 因此, 这样的社会治理格局更能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

第一,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化, 就是把应该由社会做的工作交给社会去做。现在很多社会治理的事情都是由政府大包大揽, 没有交给社会去做。实际上, 把许多事情交给社会做, 由政府进行管理, 效果反而会更好。如果政府既做管理又做具体工作,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很难解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需求。比如, 有时候政府认为自己做了很多好事, 但老百姓却不认为政府是在做好事。造成这种现象,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让老百姓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 老百姓没有成就感。其后果就是老百姓对政府的要求更高, 如果政府某个方面做得不是很好, 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政府的问题, 就开始抱怨, 甚至整个社会都开始抱怨。反之, 如果让社会参与进来, 让群众来做的话, 老百姓就会感到做好社会治理工作其实很不容易, 老百姓做错了也不会把责任推给政府, 而会认清楚是自己的问题。因此, 政府应该更多地让公众和社会参与社会治理, 将很多社会治理工作交给社会去做, 让社会的主动性发挥出来。这样, 既可以缓解政府工作的压力, 又能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以及获得感、成就感。

社会治理需要法治化, 就是做事情要讲规矩, 法治建设要在社会治理方面往前推, 应该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和权力, 同时规定社会的责任和权利。大家做事情有规矩就比较好办。我们不仅要推进立法, 在法律执行的过程中也要推进法治化。法治的“治”是治理的“治”, 不是制度的“制”, 因此, 有法不等于法治化, 还要在执法的过程中人人认识到依法办事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行为都按法律来执行。这样治理社会才会有序, 社会治理就不会走偏。

社会治理需要智能化, 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 如各地都在推进的智能城市、智能社区、智能养老等。当然, 社会治理不能完全由技术统治, 因为社会治理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而人与人交往是有感情需要交流的, 如果以纯粹的技术为主导, 就会削弱人们的社会关系。智能要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 要通过智能技术让公众更好地参与, 但不是代替公众参与。这是社会治理智能化过程中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社会治理需要专业化。社会治理是有技术、有方法、有知识的, 是需要理论指导的, 是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士参与到里面的, 特别是社工队伍建设需要专业人士参与。比如, 养老服务需要有社工、有医护人员、有心理健康咨询人士等参与。社会治理不只是简单的一种工作, 还需要调动各方资源, 特别是专业力量, 使社会治理变成人民的福利, 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提升。

第二, 建全公共安全体系。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高风险的时代。很多风险我们表面上感受不到, 但这些风险却随时存在, 有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 还有各种自然灾害等, 因此要构建现代化的公共安全体系。这也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 也需要公众参与到其中, 需要与社会的多元参与。

第三, 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社会治理的实现, 还要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对于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 大家已经比较能理解。现在新提出保护人格权, 则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体现。人要活得有尊严, 就要注重人格权利, 既不能随便遭诬陷, 也不能随便造谣, 因此人格权是非常重要的。保护人格权要体现在法律之中, 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做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 就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即每个人之间都要互相尊重, 要看到他人的优点, 要尊重他人的优点, 大家要互相包容, 和谐相处, 互相尊重, 这也是文明社会的要求。

第四, 建设社区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要落实到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人们的家庭生活里, 社区是很重要的环境, 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构建社区治理体系, 就是要把社区变成人们的生活共同体, 在社区中人们邻里相助, 互相有归属感。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社区建设以来, 不断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发展, 将很多政府服务落实到社区平台上。但是, 很多城市居民在生活中感受不到社区的存在, 这是因为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没有调动所有社区居民来共同参与。很多城市社区治理居民参与是以老年人为主体, 中青年人很少感兴趣, 甚至许多人对社区根本没有归属感。如何调动居民特别是中青年居民参与到社区公益事业中来, 使居民参与有抓手, 使所有人在社区里生活有获得感、有存在感, 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还包括建立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等, 使居民小病在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而不用去大医院, 使老年居民能更方便地在社区里居家养老, 更好地让居民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医养结合。

第五,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十九大报告提出,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调节中的“社会”是什么?是各种社会组织。个体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缺少依托, 但是每个人都有社会组织关系, 因此社会的主体就是社会组织。从成本和效果两方面看, 政府跟社会组织打交道与跟个体打交道比都有显著优势, 因而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通过社会组织来协调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比如, 社区组织就属于社会组织, 现在很多社区组织多是娱乐性的, 像老年人舞蹈队、秧歌队等, 我们还要发展服务性的社会组织以及治理性的社会组织。发展多种多样的社会组织, 能够提升整个社会参与主体多样性, 使每个老百姓都能有一定的组织并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这也是近几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七、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第三部分, 仅次于供给侧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我个人认为,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限于经济振兴, 更重要的还包括政治振兴、文化振兴、社会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全方位的, 也就是“五位一体”的, 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建设。如果没有乡村社会建设和社会振兴, 乡村振兴特别是经济振兴就会缺少基础。如果社会基础不好, 那么乡村振兴就没有依托。谁来参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又是为了谁?乡村振兴, 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乡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因此, 把社会建设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 是今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中要着重抓的重要内容之一。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体现了对以前所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继承与发展。

产业发展极为重要, 没有产业的发展与兴旺, 乡村振兴就没有物质基础。除了产业发展, 生态也要优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要求, 比过去新农村建设所提的村容整洁要求显然高多了, 乡村振兴不仅要村容整洁, 还要山清水秀, 留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要求, 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 践行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就是乡村生态价值的凸显。

乡风文明是从新农村建设以来就一直在提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乡村。在过去, 乡村是主导性的, 官员告老还乡还是要回到农村, 农村是社会的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乡村农耕社会基础上。乡风文明需要把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和优良乡风发扬光大, 如爱护家庭, 邻里互助, 长幼有序, 还有对自然的尊重等。

乡村振兴要治理有效。治理有效就需要实现民主管理、民主自治、民主决策, 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 大家拧成一股绳。一些地方乡村治理不注意民主, 就搞成了乡村矛盾、乡村冲突, 越治理越糟糕, 干群矛盾紧张, 家族矛盾紧张。大家合作、凝聚、团结是治理有效的标志。自然村也好, 行政村也罢, 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家庭的团结也很重要。大家要一起干事, 积极共享共建。

乡村振兴最终还要生活富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乡村生活要求由原来的生活宽裕变为现在的生活富裕。

以上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任务。从中可以看出,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建设, 还包含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 是“五位一体”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前我们只提农业现代化, 现在加上了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固然重要, 农村现代化更重要。农业是为了发展, 发展更是为了农村。农村要现代化, 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发展都要跟进。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放在一起, 就不再是过去只从产业角度看三农问题, 变成了追求农村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这套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是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原来提的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 更多地讲以城带乡, 城乡还是分离的。现在则提倡城乡融合, 城与乡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 城中有乡, 乡中有城, 应该把城市纳入农村田园风光大背景。所以有的地方提出田园城市建设, 把农村生态环境及美好乡风纳入到城市之中。一些城市把农村的熟人关系纳入社区建设, 使社区变得更加可爱, 更加和谐。同样, 农村也要纳入城市文明, 形成城乡融合。这就是由原来城乡统筹变为现在的城乡融合。我们要在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改进政策体系、社会民生保障体系、财政体系, 使乡村与城市同样值得人们生活、工作。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 体现了中央土地政策的不变性。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富裕的基础, 农民通过土地实现生活富裕, 土地使农民收入增加, 生活有获得感。因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很重要的改革内容。在这一方面, 我们还需要更好地研究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所有权“三权”分置以后土地资源利用的具体制度设计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前我们提到现代农业, 都是讲发展大规模的农业企业。现在中央明确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要结合。我国农村有大量的无法消除的小农户, 小农户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其实不冲突。我们通过向小农户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可以使小农户变得更有竞争力。东亚地区的很多地方, 都是通过小农户经营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像我国台湾地区发展的精致农业就是现代农业, 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以往我们把小农户的存在当成落后的表现, 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乡村振兴更要振兴小农户, 要让小农户生活变得更加宽裕。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原来我们把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分开来看, 实际上它们是可以融合在一起发展的, 比如将生产过程、加工过程、服务过程融合在一起, 将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技术等融合在一起。我们要把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互联网信息产业纳入其中, 形成一个新型的农业农村产业形态, 创造农村新的就业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所有的社会问题, 包括农村发展问题, 不能不涉及到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要结合, 社会治理主体要多元, 要实现共建共享。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特别强调要发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现在有很多人不喜欢农业和农民, 一说起农民和农业就认为是落后的, 认为农民这个概念代表的就是落后的生活方式。这是不应该的。如果我们的农村工作领导干部对农村和农民没有感情, 又不懂农业, 就会出现很多笑话, 就会折腾农村和农民, 把农业和农村搞坏。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也有一个需要我们久久为功的艰巨复杂的过程。

八、精准脱贫

通过调整社会结构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减少低收入人口, 使更多的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 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精准脱贫——原来称之为精准扶贫。十九大报告在安排今后三年工作时提出, 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显然, 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之一。

中央要求, 要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从2013年开始, 我们国家大力推进农村精准脱贫,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过去五年中, 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现在剩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是最穷的, 脱贫能力是最差的, 是脱贫工作中最难啃的骨头。精准脱贫不仅要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还要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要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 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如果一个地区产业发展不起来, 贫困人口是很难得到稳定脱贫的。

中央提出, 脱贫攻坚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扶贫不能只是给钱, 要使贫困人口有志气。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 其中包括一些人已经甘愿贫困, 不想干活、不想赚钱、不想改变自己。甚至有的贫困人口认为国家每年都给好处, 每年有低保, 看病有补助可以报销, 孩子上学有补贴, 自己干嘛要努力?因此, 扶贫不能导致贫困人口有福利依赖观念。要改变这种观念, 就要提升贫困人口的志向、志气, 让他们自己解决贫困问题, 去谋发展、求富裕, 充分发挥贫困人口自身脱贫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更多贫困人口确实是因为能力有限, 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缺乏致富的技能技术。因此要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 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人力资本的提升才是可持续的。因此, 中央提出扶贫攻坚不仅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 更要解决观念问题、能力发展问题, 这也是精准脱贫的难点。我们要从原来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这个转变过程会有很多困难, 因为即使在许多发达国家, 救助贫困人口做得最多的还是发挥输血功能而没有造血功能。

中央强调要确保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面脱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做到脱真贫, 真脱贫。这是针对有些地方为了完成任务弄虚作假产生的形式主义提出的, 就是要防止地方政府造假。我们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 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政策制度转化。在下一步农村社会建设中, 这也是很重要的要求和机会。

九、社会心态

美好生活需求与社会心态有关。每个人对于“美好”的理解和想法不一样, 不同社会阶层对“美好”也有不同的标准。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情况, 就是“拿起筷子吃肉, 放下筷子骂娘”, 总觉得自己在改革中不是获益者, 没有享受到发展的好处。这种心态很不好。如果整个社会处于这种严重不平衡的浮躁心态, 那么美好生活又能是什么呢?所以,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如果我们每天都抱着一种好的心态, 那么我们对生活的感觉就会不一样, 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育和引导好的社会心态, 是培养美好生活需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政策体系、人才体系、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等方面。政府要支持对社会心态的调查活动, 通过调查结果的公布, 调节和引导整个社会心态的变化。我们需要培养一群既懂社会心理又能提供各种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 通过他们的专业工作, 促进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归根结底要落实到社会心态的健康上来。只有社会心态积极健康, 民众才会感觉到社会很美好, 生活很美好。如果有理性和平和的心态, 我们就不会发脾气, 就会减少纠纷, 就不会争着插队、超车、超速……因为人的幸福感与社会心态直接相关。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营造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手段和机制。

十、社会风险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这是因为我们现在进入了大众风险时代。所谓大众风险时代, 是传统社会风险和现代社会风险并存的时代。现在有很多风险是我们自己不能通过常识感觉到的, 只有专业人员才可能察觉。还有许多社会风险是超越国界的, 比如许多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与我们并不遥远, 和我们很多人都有关系。经济全球化发展, 人口自由流动, 不仅使各种流行病跨越了空间的隔离, 还使得自然灾害、科技风险、战争风险、管理风险、工业风险、金融风险等等都具有相当大的不可控性,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外, 我们还面临核风险、全球变暖的风险、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等人类共同风险。我们现在普遍缺乏对风险的深刻认知, 因此, 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加强全社会风险知识普及, 同时要加强政策研究, 支持组织体系、人才体系建设, 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风险、控制风险。

十一、现代化社会

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社会, 我们一直在追求现代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就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十九大报告为我国未来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 十九大报告对社会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比如全面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消费社会、现代化社会、智慧社会、和谐社会等。这些都涉及到社会建设, 需要党委、政府、社会、企业、公众多元参与。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 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四方面中, “美丽”是新添的。“美丽”既针对生态, 又针对社会关系。因为社会关系不仅要和谐, 还应该是温馨、美丽、美好的。

要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未来规划, 既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政府的有效治理, 更离不开社会共同参与。只有社会共同参与, 才能形成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合理格局。因此要用制度、政策、理念和专业使大家拧成一股绳,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要求, 这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使命和任务。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过去我们的社会建设不太受到重视。现在, 我们要重视起来, 尤其是要注重社会参与, 培育良好的社会治理格局, 培育合理的社会结构, 使民生得到更大改善, 使人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使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强大。这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和要求。

十二、社会建设实践及其效果

一百年前,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早已经提出社会建设这一设想, 其内涵就是让老百姓获得社会参与权力, 也就是让老百姓去投票、选举, 参与管理社会的过程。2004年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 这个社会建设的含义为通过民生建设、改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也就是通过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民生建设, 使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社会秩序变得更加稳定和良好的过程。后来, 中央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队伍建设都纳入社会建设领域。

在实践中, 全国各地争相开展社会建设, 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类型、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建设发展中, 全国发展了各种经济建设模式, 如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进入21世纪, 全国各地探索社会建设模式, 也形成了相应的典型, 包括深圳龙岗的“大盘菜”、佛山的社会创新中心、广州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厦门的共同缔造、太仓的政社互动、成都的院落治理和社区营造等模式。深圳龙岗“大盘菜”模式, 就是把公共服务、公共事业做成“大盘菜”, “菜”有各种类型, 让老百姓自己选择分配。广东佛山则在政府机构之外配置了一个社会创新中心, 这个中心既不是行政机构, 也不也是事业单位, 更不是纯粹的社会组织, 它是介于政府、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桥梁, 把政府、社会、企业、市民力量整合起来, 进行社会建设, 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广州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则是由社工开展各种服务。厦门的共同缔造模式, 就是党、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企业共同参与到社区之中, 改变原来的政府单独做事状态。江苏太仓提倡政社互动, 把政府和社会的职能分开, 政府和社会建立合作关系。成都则出台了公共服务基金, 用于院落治理社区营造。

全国各地创造的各种社会建设模式, 虽然各有侧重, 但是都基本上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格局。民生建设越来越受重视, 民生建设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社会组织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2017年国家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已经有70多万个, 人民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和机会参与社会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 正如十九大提出来的新社会主要矛盾所揭示的, 民生依然有许多短板, 民众对民生依然有许多不满。比如医疗体制改革, 虽然国家非常重视, 投入了很多资源, 作了很多努力, 但是人民对医疗服务还有很多不满;还有教育方面, 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很不合理, 存在城乡区域阶层矛盾。此外, 新的社会需求也不断涌现, 社会公平、公正、法治、生态等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人们对这些价值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社会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迫切。

总之,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通过扎实工作和努力创新, 使我国社会建设达到更高要求、实现更高水平, 为真正有效解决新社会主要矛盾、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出积极贡献。

根据中国干部学习网录音报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