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文本形式呈现,例如论文、专著、调研报告等。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载体、新形式。如何对其进行学术评价,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即以人类学纪录片为例,提出建立新形式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构想。
影片与文本同等重要
影视人类学于20世纪70年代即在国际范围内取得学术合法性。随后,人类学最重要的国际学术共同体组织“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成立了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从那时起,影片与文本同等重要成为国内及国际影视人类学界共识。国外一些名校,如曼切斯特大学、南加州大学等,授予影视人类学博士学位已有十余年。现在,每年有许多重要的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活动,如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美国米德民族志电影节、法国让·鲁什电影节等。这些影展每届收到来自世界各国人类学者上千部影片投稿,聚集数千学界同行及大量社会各界观众,规模庞大,影响深远。近些年来,随着视频网络、多媒体和VR等新技术的发展,影视人类学作品在公共领域和普通社会民众中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加。总体上看,影视人类学是一个结合了新兴技术的朝阳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势头之中。
影片这种新兴体裁与文本相比,在抽象程度和理论概括能力方面确有不如。传统学者对它最主要的一个批评也就在于“非抽象,不理论”。确实,理论性曾是社会科学的传统基石和诉求。但是随着现代学术的进步,其方法论也有新的发展。文本无论如何“深描”,仍然是符号性的、抽象的信息传递,挂一而漏万;是一个主体(研究者)对另外一些主体(研究对象)的反映,即“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在这方面,影视有着远超文本的先天优势。影视的动态画面和声音,是迄今为止人类表达手段中唯一可称为 “准全息性”的方式。镜头几乎传达了一切细节,一切可观测到的信息,以及完整的“语境”(context)。其丰富度甚至超出作者的原初意旨;其真实呈现的客观性也超越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体区隔。因此,影视人类学具有独特的方法论视角。同时也缘于这个原因,学术影片在某些具体应用领域有着文本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另外,影片在运动过程的呈现、直观人类情感的传递这两方面,也有文本难以替代的能力。总体上看,从学理上讲,影视与文本并非谁是谁的补充或附属的关系;它们各具独立的“学术人格”,互相不可替代。
纳入学术成果考量
根据对兼顾文本作品、学术电影成果的“双栖”研究人员的调查,制作一部质量较好的人类学纪录片通常需要不少于一年的时间。其投入的时间、资金、技能、田野劳动量非常大。一个主题系列学术影片,更是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一个族群/社区/社会现象,比一部学术专著所需投入的工作量通常更多。另一方面,从作品的影响力来看,人类学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主要在本学科领域产生影响;而一部优秀的影视人类学作品,其影响和传播常常遍及社会各界,甚至能形成改变社会观念的力量。因此,从生产作品所需的工作量,以及作品产出之后的影响两方面来看,影视成果都值得与文本成果受到同等重视。
社会科学文本成果的评价遵循“同行公议”的基本原则。学术期刊都建立有同行学者库的“匿名外审”制度。因此,一篇论文如果在专业期刊上刊载,就意味着它至少已经得到了学界同行对其学术质量的基本认可。而编辑部门的审核,又对其格式、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认可。期刊发行后,论文在同行中传播并继续受到检验。
与文本成果一样,影视成果的考核也应该遵循“同行公议”这一原则,比照核心期刊论文的外审制度来划定学术门槛。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这方面的条件正日趋成熟。目前,国内的影视人类学从业队伍日趋壮大,已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学者来组建外审专家库。
影视人类学具备独立的学术人格和普遍的学术价值,应该且能够建立起以“同行公议”为基础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这个制度的设计和建立,对于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的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