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社会心态是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社会心态”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频频出现在学术界的讨论和大众媒体中。身处信息化、全球化和国内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对这一表述早已耳熟能详。“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已被写入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可见,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国家政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社会心态对个人、社会、市场和国家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这种影响。
在每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作为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社会心态是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透过社会心态的状态及其改变,可以看到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是从贫穷到富裕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它一方面构成了变化的个人行为的内部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对财富的过度追求,而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负面后果。其次,对社会心态的把握和调适,也是社会变革中一项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无论是政府的宏观决策部门还是各类组织管理部门,都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的构建、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手段来调整社会心态,来调用这一社会心理资源以达致社会整合和社会合作的目的。最后,社会心态作为个体和群体社会行为的外在氛围,与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它不仅感染着社会成员,而且为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定位提供着依据和归属。
“社会心态”为何难以进入研究领域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社会观念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也更为复杂,并且具有新的特征。作为社会心态最深层的心理机制——社会价值观念,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快速分化,有些部分变得比较混乱和碎片化。社会信任缺失、公德问题较多、公共参与很少、社会合作不易、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员困难,这些都需要从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的角度去寻找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心态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态机制,通过调控社会心态来统一社会目标、整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
社会心态及其研究对于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对它的了解和分析却困难重重。第一个困难在于社会心态是十分模糊的心理事实和社会事实。它不易捕捉,又无处不在;容易回望,却难以近观;可以意会,却不够明晰;既与个人心理状态有关,又不限于个人心理状态的简单加总;是社会成员共同构建的共享的现实,又与个人的价值选择、态度感受、情绪情感、行为意向有着一定的距离。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使社会心态这一概念很难进入研究领域。
社会心态是渗透到某些看法和意见中的,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供研究者和社会成员“回望”和“反观”
社会心态是渗透到某些看法和意见中的,它表现的不仅是个体的社会心理,而且是某些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心境状态。它需要我们去分析和把握,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有比较长的时间段来供研究者和社会成员“回望”和“反观”。例如,当我们“回望”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态时,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思想解放给人们带来的舒展和畅快,其中也夹杂着犹豫和担忧,以及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强烈参与意识和效能感。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以“解放”为主调的社会心态。不仅有人跃跃欲试,而且有更多的人身体力行。人们步履匆匆,头脑活跃,愿意论辩,对未来怀抱热望。人们接受风险,不怕失败,对新事物充满热情。人们相信未来,相信自己付出努力之后将会得到回报。随后,伴随着经济进步,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对社会权力地位的占有动机也更强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更加明显。对金钱和物质财富的占有,逐渐成为形成和判断社会地位与声望的主要指标,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与规范竞争同时出现。凡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的人,恐怕都不难找出身边的例子来印证这30多年的社会心态变迁。社会心态的这些性质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有史家治“心态史”,但我们希望看到的对现实社会心态的深刻和科学的分析却不多。
《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从理论上回答了哪些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具有哪些特性?在哪些研究视角下,对社会心态的特性可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如何观测和记录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如何影响个体、群体、社会、市场和国家等社会运行的要素?社会心态又受到哪些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否可以操控、调节社会心态?是否可以对社会心态进行正确和错误的区分?是否存在相应的标准进行判断?要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诸多学科的学者通力合作,对社会心态的概念和基本结构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概括,并且需要在不断的观察和分析中认识它的规律。本书的作者多来自社会心理学领域,沿袭了这一交叉学科特有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学术传统,初步展示了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社会心态研究的最新成果。
面对社会心态这一庞大而复杂且学界积累甚少的研究对象,我们宁可从“盲人摸象”式的研究起步,期望通过我们逐渐调查、分析与思考,拼接和提升出更加接近真“象”的认识。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